黎凡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唇腭裂对婴幼儿体重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唇腭裂对婴幼儿体重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科收治的 10 0 0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体重资料 ,并按年龄、性别、病种进行分组比较。 【结果】 ①唇裂患儿在出生后 3、4个月时体重与同龄婴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生后 5~ 8个月时体重较正常同龄儿低 (P <0 .0 5 )。②腭裂患儿在 3个月、4岁及6岁时体重与正常同龄儿无差异 (P >0 .0 5 ) ,其它年龄段则偏低 (P <0 .0 5 )。③唇腭裂患儿出生后 4个月时体重与同龄正常婴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其它月龄体重较正常儿低 (P <0 .0 5 )。④不同月龄男性唇裂、腭裂、唇腭裂婴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唇裂、腭裂、唇腭裂患儿体重较正常为低 ,但与性别、裂隙种类无关 ;
- 王洪涛黎凡王慧菁
- 关键词:唇腭裂婴幼儿体重
- 腭裂术后复裂的原因分析及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腭裂术后复裂的原因,探讨预防复裂的方法。方法:通过105例腭裂术后复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复裂的原因。结果:腭裂术后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病人自身因素,有手术医师的技术操作,还有术前、术后的护理等因素。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并加以预防,腭裂术后复裂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结论:腭裂术后复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加以重视,复裂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 邓细河翟佳羽黎凡王慧菁王洁崔颖秋王洪涛
- 关键词:腭裂整复婴儿
- 唇腭裂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其特点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2004-01—2005-05共收治567例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将患儿分成单纯唇裂组、单纯腭裂组及唇裂合并腭裂组3组,对3组患儿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7例唇腭裂患儿中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37例,总发生率为6·53%,主要的先心病为: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其中单纯唇裂组和单纯腭裂组患儿先心病发生率分别为5·08%、10·56%,唇裂合并腭裂组患儿先心病发生率为5·21%。运用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患儿的先心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先心病在唇腭裂患儿中发生率较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准确地诊断各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用于唇腭裂修复术前的常规检查。
- 虢艳于明华刘特长张丽王洪涛邓细河黎凡崔颖秋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发生率
- 271例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及初步观察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探索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的可行性 ,并对其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对 2 71例 3~ 12个月婴儿完全性唇腭裂进行了一期修复 ,同时对 2 4例裂隙宽大的患儿进行术前腭部矫治 ,对术后 1~ 4年的 116例患儿唇的外形及语音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 2 71例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修复手术 ,术后除 2例发生呼吸困难 ,6例腭部瘘孔形成及 5例伤口渗血外 ,全部愈合良好。研究发现 19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腭部矫治后 ,齿槽部裂隙左右距离较矫治前平均缩小 6 1mm ;前后距离较矫治前平均缩小 6 6mm ;唇外形评价优良率达 93 1% ,语音评价优良率达 94 8%。结论 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是安全的、可行的。术前腭部矫治可明显缩小齿槽部的裂隙 ,有利于宽大裂隙的修复。
- 邓细河王洪涛翟佳羽崔颖秋裴霞姜杰黎凡程宁新邓慧
- 关键词: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唇裂腭裂
- 儿童颌面创伤急诊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口腔颌面部暴露于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虽然对生命的威胁不如重要脏器伤那样严重和直接,但对咀嚼功能、形貌的破坏及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远远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伤后使潜在寿命损失的年数显著高于其他常见病[1,2].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是本科急诊的一种常见病.1996年8月-2003年5月,本科急诊收治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53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邓细河翟佳羽姜杰裴霞黎凡崔颖秋王慧菁
- 关键词:急诊颌面创伤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潜在寿命损失脏器伤
- 旋转推进法与“Z”成形术相结合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被引量:3
- 2003年
- 王洪涛黎凡王慧菁
- 关键词: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单侧完全性唇裂手术方法
- 唇腭裂婴儿与正常婴儿体重的比较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 4~ 10个月唇腭裂患儿与正常同龄婴儿的体重比较 ,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 ,并分析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在婴儿期主要影响其体重的原因。方法 将 2 75例 4~ 10个月龄唇腭裂患儿与 35 0例正常同龄婴儿、单纯性唇裂及单纯性腭裂同龄患儿之间体重作比较 ,各得出以上两者之间的区别。结果 唇腭裂婴儿体重较正常同龄儿体重明显偏低 ,单纯性唇裂与单纯性腭裂婴儿体重则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别。结论 唇腭裂患儿于婴儿期的体重与正常同龄婴儿相比较明显偏低 ,其原因主要在于唇腭裂患儿本身生理结构易致感染导致体格发育不良、同时合并其他先天畸形 ,以及家长护理。
- 黎凡王洪涛
- 关键词: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体重
- 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报道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正常婴儿新鲜头颈标本5例、婴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新鲜标本2例、婴儿双侧完全性腭裂标本1例。采用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主要观察腭帆提肌和腭升动脉的走向。在2例新鲜腭裂标本的软腭区摹拟该术式进行解剖。结果:腭帆提肌至翼钩的距离为(4.5±1.6)mm,此处肌宽为(8.0±1.8)mm。软腭部Z瓣的角度取60°~70°,臂切口长度根据裂隙大小取中轴长的1/2或2/3。临床手术35例,有11例术后来院复查。经语音耳测评定,优良率达90.8%。结论: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式设计合理,操作得当,不会损伤腭帆提肌、血管主干和神经。能有效地重建腭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延长和后退软腭,又可避免直线疤痕。
- 邓细河翟佳羽姜杰裴霞崔颖秋黎凡徐达传
- 关键词:腭裂解剖学
- 婴儿期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治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在婴儿期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的同期 ,矫正唇裂鼻畸形。方法 采用Millard术式 ,同期经唇入路矫正鼻畸形 ,即分别经由鼻小柱与鼻翼基部锐分离鼻大翼软骨与鼻翼皮肤 ,在使大翼软骨恢复正常解剖之后 ,其内侧面软组织也随之整体移动 ,故无需解剖大翼软鼻内侧面、鼻中隔软骨及鼻骨。口轮匝肌的修复则恢复了鼻周肌肉的动力平衡 ,经Millard术式 ,矫正鼻小柱偏斜 ,恢复鼻底的完整 ,初步完成了鼻畸形的矫正。结果 8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经此法矫正后 ,效果满意者 52例 ,效果一般者 1 7例 ,差者 1 1例。结论 在功能性修复唇裂的基础上 ,由唇入路行较简单而创伤小的鼻畸形矫正术 。
- 王洪涛黎凡崔颖秋
- 关键词:MILLARD术式婴儿期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治
- 18q缺失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 CMA)分析18q缺失综合征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方法选取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18q缺失的胎儿样本2例及患儿样本6例,按照美国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CytoScanTM 750K芯片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样本DNA进行CMA分析,并用计算机软件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CMA在8例样本中均检测到染色体18q的DNA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缺失片段长度介于6.612Mb到22.973Mb之间,涉及多个疾病易感基因,其中NFATC1、MBP、GALR1、MBP、SALL3和TSHZ1基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腭裂的可疑致病基因。结论CMA技术能精确定位18q缺失的断裂点,有助于识别可疑致病基因并确定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为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依据。
- 冯杰彬郝建锁陈亦阳黎凡韩瑾李茹张永玲雷婷缨陈斐斐郭乔丽廖灿王洪涛
- 关键词:生长发育迟缓腭裂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