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昊
- 作品数:46 被引量: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自主的地外天体起飞流程设计方法
- 一种自主的地外天体起飞流程设计方法,根据地外天体起飞任务需求,确定起飞准备过程的关键事件和飞行动作,按照完成不同功能的指令序列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对功能模块进行建模,并分解为终端标识、触发单元、执行单元和输出标识;确定汇...
- 盛瑞卿杨孟飞张伍张高黄昊谭志云张瑞康
- PCM遥控体制和分包遥控体制融合设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M遥控体制和分包遥控体制融合设计方法,其包括:当通过PCM遥控航天器的上行信道发送指令给分包遥控航天器时,在PCM遥控帧的遥控应用数据域填充分包遥控帧,由PCM航天器对上行遥控数据进行解析以识别出目标...
- 杨孟飞白崇延张伍黄昊杜颖崔帆金晟毅程慧霞盛瑞卿邢卓异
- 一种基于状态机的航天器模型化技术状态控制方法
- 本发明一种基于状态机的航天器模型化技术状态控制方法,针对深空探测器AIT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方法理论对AIT阶段探测器技术状态及状态转移过程进行了建模;提出了AIT阶段各个状态转移的技术状态管理维度和管...
- 白崇延曹瑞强赵洋张杨苏若曦谭志云张瑞康徐宝碧黄昊逯运通舒燕盛瑞卿
-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时统设计及验证被引量:2
- 2016年
- 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在第二宇宙速度下实现服务舱和返回器分离,返回器以半弹道跳跃方式准确地再入并着陆在预定回收区,为了保证返回器的导航精度,对返回航天器的时间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为此,文章提出适用于二级信息拓扑结构的多舱段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维护系统(简称"时统")和相应的地面验证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并结合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真实在轨飞行数据分析,证明此时统设计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使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精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 金晟毅白崇延张伍黄昊李溟
- 嫦娥五号探测器地面试验验证技术被引量:10
- 2021年
- 嫦娥五号探测器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探测器地面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试验需求覆盖大系统级、系统级、分系统级、组件级等多个层级,必须针对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高速再入返回等关键过程进行地面试验验证,试验项目多,试验难度大.在分析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地面试验验证的特点、各层级试验需求之后,重点介绍了主要大型综合试验的试验系统、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等,最后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的创新点进行了梳理,对未来复杂航天器或深空探测器的地面试验和设计验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任德鹏李青张正峰杜颖黄昊舒燕彭兢阮剑华张伍张高杨孟飞
- 一种深空再入返回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姿态设计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空再入返回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姿态设计方法,根据返回器分离后的飞行姿态和姿态机动能力,确定服务平台和返回器分离的基准姿态;在基准姿态的基础上,分析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测控条件、服务平台和返回器的分离安全性、...
- 陈春亮杨眉黄昊杨孟飞彭兢张伍杜颖张正峰邹乐洋赵洋
- 一种一体化集成设计数据转换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化集成设计数据转换系统,包括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其中:系统控制模块采用冷备份设计,实现1553B总线通信以及数据交互,实现搭载设备RS422通信以及LVDS通信控制,主份和备份两块控制板完全一样...
- 周成英张溢程慧霞王春雨王帅白崇延陶灼董振辉张伍黄昊张高王翠莲栾晓娜赵建宇章志君
- 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飞行程序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21年
- 针对嫦娥五号飞行程序多舱段、多任务、系统控制复杂的设计特点和难点,采用传统的飞行程序设计方法工作量大,状态控制困难,很难满足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转移的方法对飞行程序进行系统建模,首先将整个飞行过程分解成若干模块状态机;然后针对每个模块状态机的功能划分为状态触发器、评估器、执行器和确认器,并分别开展建模设计;最后通过状态触发器和确认器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连接,形成整个飞行程序的有限状态机描述。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等特点,对于规范飞行程序设计,描述复杂的飞行任务过程有很大的优势。采用该方法对嫦娥五号飞行程序进行了建模和设计,并给出了典型飞行过程的设计结果。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飞行任务的要求,确保了嫦娥五号在轨飞行控制任务圆满成功。
- 盛瑞卿赵洋邹乐洋陈春亮朱舜杰黄昊杜颖彭兢
- 关键词:飞行程序多任务协同控制
- 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动力下降点确定及验证
- 2021年
- 动力下降点确定是实施月面软着陆的重要环节,是多系统间复杂迭代的过程,涉及轨道设计、制导律设计、着陆目标的采样区确定、着陆及起飞安全分析。其设计结果直接影响了最终着陆点的位置和着陆过程的着陆安全,也间接影响采样安全和采样工程目标的实现结果。针对嫦娥五号在实施月面软着陆前确定动力下降点的任务需求,提出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与最优标称制导轨迹搜索联合控制策略的动力下降点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设计总结了动力下降点确定原理和约束条件;然后,详细论述了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软着陆过程动力下降点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嫦娥五号在着陆前主要的几次轨控实施结果分析了其对动力下降点的影响,同时综合了着陆区地形分析及着陆、起飞安全性分析,对动力下降点进行确定并根据最终在轨飞行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逐次逼近寻优方法”的月面软着陆环节动力下降点的确定方法有效,可以为后续地外天体软着陆等任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 赵洋盛瑞卿陈春亮张晓文邹乐洋高珊黄昊
- 关键词:着陆安全
-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包括天线馈电子系统、天线结构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及信道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根据上位计算机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向天线结构子系统发送转动指令;天线馈电子系统安装在...
- 李晓光刘适强晖萍曾锋赵洋李炯卉孔令哲王孖杰陶灼徐宝碧黄昊张伍苏伟陈刚雪霁韩宇张婷程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