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璇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36例出血性脑梗塞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林顺发黄旭璇肖壮伟庄伟端
- 关键词:脑梗塞脑出血影像学
-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和溶栓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溶栓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并对其中20例经溶栓治疗2周后的患者进行同机同条件复查。结果52例中8例肺动脉成像未见异常,1例为动静脉瘘,5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38例诊断肺动脉栓塞。38例肺栓塞中共累及各级肺动脉236处,其中肺动脉干5支,左右肺动脉30支,叶动脉81支,肺段动脉103支,亚段动脉17支。20例经溶栓治疗后复查,病灶均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16层螺旋CT能及时发现和诊断肺栓塞,也可指导溶栓治疗及评价疗效。
- 黄朝华林顺发黄旭璇林珏慧李彩霞江森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溶栓治疗
- 骶髂关节炎CT与MRI对照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评估CT和MRI对骶髂关节炎分级相关性,分析CT分级与MRI的关节(旁)骨髓水肿、脂肪沉积的关系,CT分级与CT的骨质疏松的关系,以及脂肪沉积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56例强直性脊柱炎或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112个骶髂关节,在10d内行CT,MRI检查。总结其影像表现,按照修订的纽约标准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χ2统计学分析。结果骶髂关节炎CT级别与MRI级别两者具有相关性(P<0.005);CT级别与MRI关节(旁)骨髓水肿也具有相关性(P<0.005),Ⅱ,Ⅲ级关节面(旁)水肿较明显,分别为63.2%,38.4%。髂侧脂肪沉积的显示与CT级别无关(P>0.05),而骶侧脂肪沉积显示率与CT级别有关(P<0.01)。骶髂侧骨质疏松显示率均与CT级别有关(P<0.05及P<0.01)。髂侧骨质疏松与脂肪沉积两者无相关性(P>0.05),而在骶侧两者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MRI可大致作骶髂关节炎分级;MRI显示CT未能表现的SIJ关节(旁)骨髓水肿和脂肪沉积,前者以Ⅱ、Ⅲ级较显著;骶侧脂肪沉积和骶髂侧骨质疏松与分级有关;而在骶侧脂肪沉积和骨质疏松两者相关。
- 黄旭璇刘源苏筠洁吴林发
-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磁共振成像
- 颈椎管立体影像的三维重建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螺旋 CT对 10 2例颈椎病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 ,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 ,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评价颈椎椎管、横突孔及椎间孔的狭窄情况 ,并可术前提供病变的逼真立体诊断信息。结论 三维重建 CT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 ,可直观地了解颈椎狭窄症的三孔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显示 ,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 林顺发周实黄旭璇陈树霓
- 关键词:颈椎管螺旋CT三维重建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间血肿(IMH)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10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证实的IMH,男6例,女4例。使用16层螺旋CT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成像等后处理方法显示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结果10例IMH中,A型2例,B型8例,其中2例局限于胸主动脉,6例累及胸腹主动脉(止于肾动脉上方2例,髂总动脉分叉上方2例,2例累及双侧髂总动脉)。MSCT表现为主动脉腔内新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内壁较光整,钙化内膜片内移及局灶性尖角样穿透溃疡形成,主动脉腔内无明确内膜片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 黄朝华林顺发黄旭璇林珏慧李彩霞江森
- 关键词:主动脉壁间血肿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
- SPECT脑血流显像与EEG,CT在儿童癫痫诊断的价值对比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对 43例儿童癫痫患儿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与脑电图 (EEG)及CT结果对比分析 ,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3例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进行了99mTC -ECDSPECT ,EEG及CT扫描检查。结果 SPECT异常阳性率高达 72 % ,明显高于CT阳性率 14 % (P <0 0 1)和EEG的阳性率 60 % (P <0 0 5 )。癫痫病灶的分布 ,以颞叶最多 ,SPECT定位诊断优于EEG(P <0 0 1) ,有产伤及脑外伤儿童的SPECT异常率高于其他病因的儿童患者 (P <0 0 5 )。结论 SPECT对儿童癫痫病灶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
- 欧利民杜登青黄旭璇
- 关键词:癫痫儿童SPECTEEGCT
- 移植肾气肿型肾盂肾炎一例被引量:3
- 2003年
- 黄旭璇林顺发
- 关键词:肾移植术病例CT平扫
- 肝转移瘤CT征象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肝转移瘤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肝转移瘤患者的资料,并观察其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HAP)和门脉期(PVP)增强的征象。结果:CT平扫44例中39例为多发病灶[以结节或(和)巨块出现,而结节可以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钙化及囊肿等多种形式出现],5例单发病灶[1例单发巨块型瘤灶(>3 cm),1例等密度灶,3例低密度结节]。HAP和PVP增强扫描36例,HAP瘤灶边缘部出现不均匀强化,密度高于同层肝实质低于主动脉,PVP瘤灶边缘部的环形强化范围不扩大,密度高于或等于同层肝实质,此种方式见于4例巨块型瘤灶及16例低密度结节灶,或PVP瘤灶边缘部的环形强化下降,密度低于同层肝实质,见于2例巨块型瘤灶及10例低密度结节灶;2例低密度结节灶HAP等密度强化而PVP密度下降低于肝实质;7例低密度结节HAP、PVP无强化;10例低密度结节HAP全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PVP密度下降;2例囊性转移瘤为囊壁不均匀强化及结节样强化,6例等密度灶及1例高密度结节瘤灶呈结节样或边缘环形强化。结论:肝转移瘤常见征象为多发低密度结节,瘤灶大于1.0 cm时以动脉供血为主,表现为HAP边缘环形强化或全瘤均匀、不均匀强化而PVP强化密度下降呈等或低密度,其中典型征象表现为"瞳孔征"或"牛眼征";而少见征象为平扫病灶以高密度结节或等密度结节存在,HAP、PVP则表现为少血供/乏血供征象;不典型征象表现为单发转移瘤灶、全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及囊性瘤灶。
- 黄旭璇林珏慧陈素华李彩霞吴敏陈建伟
- 关键词:肝肿瘤转移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 单层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运动性伪影上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单层螺旋CT(SCT)与多层螺旋CT(MSCT)两种扫描方法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显示的差异性。方法40例患者同时或3个月内分别行SCT和MSCT扫描。主动脉运动性伪影依其形态分夹层样搏动伪影与内膜搏动伪影,分别统计两种伪影各自的显示率、部位和伪影上下径累及的层面数,然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SCT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率为50%,其中夹层样搏动伪影有17.5%的显示率,对内膜搏动伪影的显示率是82.5%;而MSCT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率是58.8%,其中对夹层样搏动伪影显示率为35%,对内膜搏动伪影的显示率是82.5%。两种扫描方法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5)。SCT与MSCT对内膜搏动伪影的显示率一致,无差异;而对夹层样搏动伪影的显示率不同,但两者统计检验结果仍然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5)。结论SCT与MSCT两种扫描方法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 黄旭璇郑邦豪陈素华林珏慧刘源林顺发
- 关键词:单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
-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治疗前后肺癌的螺旋CT影像动态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 (RFA)治疗前后肺癌的CT影像变化。方法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多弹头射频电极行热凝固治疗。对经病理证实的 37例 5 6个病灶进行术前及术后 30min、 1个或 3个月后的CT分析。结果 :治疗后30min ,36个病灶密度减低 ,11个增高 ,9个无改变 ;治疗后 1个或 3个月 ,单点治疗组中 2 9个病灶缩小 ,4个消失 ,多点治疗组中 9个病灶增大 ,3个缩小 ,11个无改变。全部靶病灶中 ,2 6个病灶合并空洞。并发症 :气胸、胸水及肺炎等。结论
- 黄旭璇林顺发刘源
- 关键词: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肺癌螺旋CT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