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带发
- 作品数:72 被引量:2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多西紫杉醇周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每周用药时辰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求对NSCLC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7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按性别、年龄、UICC-TNM分期和细胞病理1:1配对,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化疗。治疗组采用多西紫杉醇每周用药时辰化疗,对照组应用足叶乙甙联合卡铂(CE)方案,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测评。结果共配成36对,治疗组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58.33%,9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56%,72.22%);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每周用药时辰化疗对NSCLC患者QOL的影响优于CE方案,说明多西紫杉醇是一种适合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药物。
- 张丽辉刘旭涛黄带发李学彦
- 关键词:紫杉烷类生活质量
- 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表达与喉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p5 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自 5 5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中 ,分别取配对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以下检测 :(1)提取DN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结合DNA直接测序 ,检测喉鳞癌组织中p5 3基因第 7外显子 (p5 3E7)和第 8外显子 (p5 3E8)的突变情况 ;(2 )提取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 ,以 β actin为内对照进行PCR扩增 ,分析STK15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 5 5例喉癌组织中 ,17例 (30 .9% )发生p5 3E7突变 ,未发现p5 3E8突变 ;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与 β actin表达平均密度比值 (ADV)为 1.2 2± 0 .4 9。癌旁正常组织发生p5 3E7突变 1例 (1.8% ) ,p5 3E8突变 1例 (1.8% ) ;癌旁正常组织ADV为 0 .99± 0 .5 4。喉癌组织p5 3E7突变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χ2 =8.6 6 ,P <0 .0 1)。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t=4 .5 39,P <0 .0 1)。 17例p5 3基因突变的患者中 ,14例 (82 .4 % )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38例癌组织STK15基因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患者中 ,14例 (36 .8% )存在p5 3E7突变。 2 5 .5 %的喉癌患者同时发生p5 3E7突变与STK15基因表达增高。结论 同时发生p5
- 赵旭李福才李英慧富伟能黄带发叶燕徐振明孙开来
- 关键词:STK15基因癌旁正常组织喉癌P53基因突变银染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现状与前景被引量:5
- 2013年
- 背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心脏生物瓣和机械瓣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而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有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成为瓣膜替代物的理想选择。目的:探讨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分析关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文献,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三大要素为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种植。结果与结论:心脏瓣膜修复和置换是目前治疗心脏瓣膜性疾病的主要外科手段。目前,主要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种子细胞有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经脱细胞处理的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细胞种植后支架表面会形成一层连续的细胞层,其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可行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 孙艳丽韩宏光黄带发贺顺川李予杰
- 关键词:心脏瓣膜种子细胞主动脉瓣膜脱细胞生物支架
- 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干二科收治的550例65岁以上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对患者进行测评。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550例脑卒中患者中,235例(42.7%)发生睡眠障碍。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与烟酒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NFDS评分及SCL-90评分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心理问题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与糖尿病、冠心病、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
- 梁春波李江黄带发
- 关键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
- 大剂量^(153)钐-乙二胺四甲基撑磷酸联合帕米磷酸二钠对肺癌骨转移生存质量的影响
- 2002年
- 张丽辉黄带发唐建华徐竟
- 关键词:大剂量帕米磷酸二钠肺癌骨转移
-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0年
- 张丽辉黄带发唐建华徐竟刘大为
- 关键词:恶性肿瘤D-二聚体
- β受体阻滞剂在高龄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高龄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用药现状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高龄(年龄≥80岁)HF患者209例,分析其病因及诱因、不同的心功能分级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数量、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种类、剂量、心率达标情况、不良反应,以及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高龄HF患者的病因及诱因:病因依次为冠心病(87.1%)、高血压性心脏病(37.3%)、心律失常(26.8%)等;诱因依次为肺部感染(43.5%)、心律失常(26.8%)、心肌缺血(20.1%)等;(2)172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82.3%),其中心功能Ⅱ级37例,Ⅲ级110例,Ⅳ级25例;(3)β受体阻滞剂的种类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使用率分别为29.1%,30.8%和40.1%;(4)心率达标情况:清晨心率低于55次/min者4例(1.9%),55~69次/min者97例(46.4%),70~79次/min者89例(42.6%),80~100次/min者17例(8.1%),100次/min以上者2例(1.0%);(5)不良反应出现13例,发生率6.2%,主要与药物剂量、心脏及呼吸系统本身疾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高龄HF患者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应用的药物种类均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且为指南推荐药物,剂量以中小等剂量为主,心率达标率较高,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龄HF患者。
- 王聿杰黄带发张晓琳
-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高龄心力衰竭安全性
- 肺癌腰椎骨转移疑诊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析
- 2000年
- 张丽辉黄带发唐建华徐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骨转移
- 人参皂甙Rbl通过PKC途径抑制ET-1诱发的乳鼠心肌肥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 Rb1(Gs-Rb1)是否可通过蛋白激酶 C (PKC)系统减轻内皮素-1(ET-1)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将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s-Rb1组、ET-1组、Gs-Rb1+ ET-1组、ET-1+CHE 组(PKC 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组和 Gs-Rb1+ET-1+CHE 组;干预96 h 后,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总蛋白含量、PKC 活性、c-fos 和 p-c-jun 表达。结果:(1)Gs-Rb1+ ET-1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显著少于 ET-1组(P <0.05~<0.001);而与 Gs-Rb1+ET-1+CHE 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 =0.569);(2)Gs-Rb1+ET-1组 PKC 活性较 ET-1组显著下降[(9.3±0.6)pmol·min^-1·mg^-1比(14.1±0.9)pmol·min^-1·mg^-1],但显著强于 Gs-Rb1+ET-1+CHE 组[(2.7±0.2)pmol·min^-1·mg^-1],P 均<0.001;(3)ET-1组 c-fos、p-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 均<0.001);与 ET-1组比较,Gs-Rb1+ET-1组 c-fos [mRNA/蛋白:(0.53±0.05/0.39±0.02)比(0.43±0.03/0.31±0.03)]、p-c-jun [mRNA/蛋白:(0.64±0.04/0.44±0.02)比(0.33±0.05/0.37±0.03)]表达和 ET-1+CHE 组 c-fos [mRNA/蛋白:0.41±0.05/0.31±0.02]、p-c-jun [mR-NA/蛋白:0.31±0.05/0.36±0.03]表达均显著下降(P <0.05或<0.001),Gs-Rb1+ET-1+CHE 组 c-fos、p-c-jun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 Gs-Rb1+ET-1组和 ET-1+CHE 组(P <0.05或<0.001)。结论:Gs-Rb1显著抑制 ET-1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PKC 系统是介导此生物学效应的途径之一。
- 孔宏亮黄带发王聿杰
- 关键词:人参皂甙蛋白激酶C
- 8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运动、心理康复治疗的综合方案对80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2例8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中36例肢体活动无障碍患者分为运动康复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锻炼。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心理状态及生存状况。结果:(1)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BNP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心脏功能NYHA分级中I级分别为16例和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0,P=0.124);(2)运动康复组患者6MWT步行距离和MLHF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52例患者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发生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运动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截至2012年2月,52例患者中仍生存38例,其中超过5年病期的3例;死亡14例(均为长期卧床患者)。运动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8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结合运动锻炼和心理疏导可使其心脏功能、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及次数。但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黄带发贺顺川王聿杰刘艳霞于伟
- 关键词:高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