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小琼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2篇血性
  • 2篇肢体
  • 2篇肢体功能
  • 2篇缺血
  • 2篇最低有效剂量
  • 2篇脑卒中
  • 2篇老年
  • 2篇比卡因
  • 2篇布比卡因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性别差异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肢体功能恢复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社会
  • 1篇手术
  • 1篇疼痛
  • 1篇尿管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黄小琼
  • 3篇彭为平
  • 2篇梁秀萍
  • 2篇彭志勇
  • 2篇郑映金
  • 2篇王仁儒
  • 1篇刘茂东
  • 1篇莫平
  • 1篇邵泳尧
  • 1篇陆立仁
  • 1篇檀谊洪
  • 1篇郭海燕
  • 1篇梅婷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喷他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喷他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40例,年龄19~5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每组20例。两组均静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时喷他佐辛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1,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1。记录术毕至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评定拔管后RSS评分及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并记录需要追加哌替啶镇痛的例次,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结果喷他佐辛组苏醒时间(5.5±1.1)min、拔管时间(7.1±1.0)min、拔管后RSS评分中位数2.5分;曲马多组苏醒时间(5.3±0.9)min、拔管时间(6.7±0.8)min、拔管后RSS评分中位数3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喷他佐辛组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中位数均为1分,追加哌替啶3例;曲马多组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中位数均为2分,追加哌替啶9例。
彭为平莫平黄小琼刘茂东邵泳尧
关键词:喷他佐辛曲马多瑞芬太尼
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联合排尿日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拔除导尿管时机选择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联合排尿日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拔除导尿管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80例缺血性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联合排尿日记;比较两组拔除导尿管后首次顺利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容量、再次插管率,排尿2次后膀胱残留尿量及排尿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顺利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容量大于对照组(P<0.05),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尿2次后膀胱残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尿失禁、尿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联合排尿日记可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膀胱功能提供参考,为确定拔除导尿管时机提供依据,有助于降低再次插管率.
梁咏娴黄小琼吴笑君周桂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留置导尿拔管时机
MDT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MDT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立专业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临床应用MDT护理模式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肌力评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梁咏娴黄小琼罗晓欣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肢体功能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社会参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2021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社会参与水平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住院治疗的284例脑卒中患者,在其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采用重返正常生活指数(RNLI)调查其出院后的社会参与水平,将评分≥60分的患者纳入良好组,<60分的患者纳入不良组。对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巴塞尔指数(BI)及修正的Rankin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5例RNLI评分<60分的患者被纳入不良组,249例RNLI评分≥60分的患者被纳入良好组,良好组的RNLI评分为(92.30±8.33)分,高于不良组的(30.82±10.22)分,2组间RNL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次数、有无规律服药、是否复发、BI评分均对患者的RNLI评分有影响(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次数≥3次、无规律服药、存在复发、BI评分均为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住院次数、有无规律服药、是否复发、BI评分可影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社会参与水平,临床应针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升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社会参与水平。
吴笑君黄小琼陈秀兴
关键词:脑卒中
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低有效剂量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低有效剂量(MLAD)。方法采用序贯法设计,选择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ASAⅡ~Ⅲ级,按设定的剂量梯度及方案给药,测定阻滞平面进行评估麻醉效果,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观察不良反应。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布比卡因的MLAD,即ED50。结果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时,轻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最低有效剂量4.7 mg,可信区间(95%CI)为4.1 mg^5.2 mg,能满足2 h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无需留置导尿。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4.7 mg为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蛛网膜下腔注药的最低有效剂量。
彭志勇王仁儒黄小琼彭为平梁秀萍郑映金
关键词:布比卡因脊椎
品管圈活动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康复锻炼情况。结果研究组院内、外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QCC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院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梁咏娴黄小琼谌晓莉张凯航
关键词:QCC活动偏瘫康复锻炼肢体功能恢复
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脊麻的最低有效剂量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测定轻比重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患者脊麻的最低有效剂量(MLAD)。方法:采用序贯法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按设定的剂量梯度及方案给药,并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镇痛效果以测定阻滞平面进行评估。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的MLAD。结果:单侧脊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2h内手术时,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的MLAD分别为6.1mg(95%可信区间5.5~7.1mg),4.7mg(95%可信区间4.1~5.2mg)。结论:轻比重0.305%罗哌卡因6.1mg或0.235%布比卡因4.7mg为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蛛网膜下腔注药的MLAD,值得临床推荐。
彭志勇王仁儒黄小琼彭为平梁秀萍郑映金陆立仁
关键词:酰胺类剂量效应关系
广东省某三甲医院老年人疾病谱及性别差异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区级三甲综合医院住院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非病)疾病谱及性别差异随年度推移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2006-2014年老年人出院资料。结果住院老年人疾病谱中名列前位的疾病除了肺炎、急性胃肠道疾病,余为慢非病。慢非病比例逐年下降(65.8%~57.8%,P〈0.01),疾病谱明显变化:脑血管疾病由第一位占21.3%降至17.0%居第二,恶性肿瘤从10.4%升至18.8%居第一。性别有差异:男性慢阻肺和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多于女性;慢非病比非慢非病、男性比女性慢非病的人均住院总费用高(P〈0.05)。结论总结9年来南海区三甲综合医院住院诊治的慢非病居高及攀升病种、性别差异,制定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郭海燕檀谊洪梅婷黄小琼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谱性别差异住院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