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阳
- 作品数:35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 目前中国大约有1.5-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增强了农村和城市之间资金、信息、文化等要素的交...
- 黄宁阳
- 文献传递
-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被引量:1
- 2003年
- 老年人是社会宝贵财富。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早在1986年就责承民政部门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等地区和富裕地区分别实施3种不同类型的基层养老办法。1991年6月民政部又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方案)。
- 黄宁阳
-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小康社会小康建设养老基金法律
- 经济因素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的影响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方法
- 2015年
- 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逐年增加,城乡经济差别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的主要动因。通过经济因素分析,分别提出粮食产量、农用机械、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进出口额与城市化这些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均有影响的假设,利用统计年鉴的数据和主成份分析方法,克服这些经济指标之间的共线性,部分证实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与这些经济变量的相关性,多元回归模型与现实拟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3次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具有推动作用,但产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有差别。进出口贸易增加与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 黄宁阳李治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主成分分析
- 湖北省不同规模城市外来人口分布研究——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湖北城镇率水平逐年提高,外来人口迁入省内地级以上城市逐渐增加,表现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则是户籍人口超过常住人口,然而湖北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少,使外来人口过于集中在少数超大和特大城市。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城市生活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外来人口偏爱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不是中等城市或小城市的原因,从而为探索农民工在不同类型城市的市民化提供可行路径。
- 刘芳黄宁阳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成本收益分析
- 迁入省经济人口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与跨省迁移进行聚类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迁入省的经济特征与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进行假设,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与迁入省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对外依存度、城镇失业率、区域总人口和文盲率等因素显著相关。
- 黄宁阳龚梦
- 关键词: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
- 湖北省投资环境研究
- 2000年
- 一、湖北省投资环境总体分析 1.优越性分析第一,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90年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与龙尾三峡工程相呼应的长江经济开放开发由东向西推进,香港。
- 黄宁阳
- 关键词:投资环境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劳动力灰色局势决策法
- 湖北农村污水治理现状调查与思考被引量:7
- 2016年
- 湖北农村污水治理研究对于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湖北省的5个乡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北农村污水问题较为严重,其中工业污水是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农村污水处理能力较弱和政府投入力度不够是农村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农民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水污染问题。针对湖北省农村污水治理现状提出了污水治理的对策。
- 黄宁阳尚斌斌
- 关键词:农村污水
- 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Logit回归模型被引量:31
- 2010年
- 本文根据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和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性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影响,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打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家庭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对是否跨省转移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实施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利用,从而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稳定而彻底转移。
- 黄宁阳龚梦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LOGIT回归模型
- 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就业中的变化
- 2016年
- 21世纪以来,我国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增长趋缓,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比重增加。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在乡镇企业以第二产业就业为主,约占七成,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到三成。第二产业就业中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就业集中在批发业和运输业。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略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增长点。增加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合理分布。
- 黄宁阳尚斌斌杨俊怡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
- 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分析
- 2015年
-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人口、经济和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是一个长期过程的原因。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总量大、劳动参与率高以及经济活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任务艰巨。从经济方面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降低以及三次产业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也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具有长期性。从制度方面看,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 黄宁阳马强陈武霞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