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泥
  • 2篇污泥系统
  • 2篇聚糖菌
  • 2篇活性污泥
  • 2篇活性污泥系统
  • 1篇厌氧
  • 1篇厌氧-好氧
  • 1篇碳源
  • 1篇纤维素
  • 1篇硝化
  • 1篇硝酸盐
  • 1篇磷缺乏
  • 1篇菌群
  • 1篇固体碳源
  • 1篇好氧
  • 1篇反硝化
  • 1篇废水
  • 1篇报纸
  • 1篇PHA

机构

  • 3篇北京市环境保...

作者

  • 3篇傅海霞
  • 3篇麻倩
  • 3篇李建民
  • 2篇董志英
  • 2篇杜义鹏
  • 2篇王凯丽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以纸为固体碳源去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批实验和连续实验对以报纸为固体碳源的反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批实验结果表明,以报纸为碳源的反硝化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室温条件下(25℃左右),细菌活力旺盛,代谢速度快,反硝化速率很高,是低温条件下的2.73倍。在连续实验中,室温条件下反应器启动快;稳定运行了2个月时间,进水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20.5~105.1 mg/L,当进水NO3--N浓度为20 mg/L左右时,出水NO3--N浓度最低为0.12 mg/L,去除率为99.41%;随着进水NO3--N浓度的升高,NO3--N去除率逐渐下降。实验后期,由于报纸表面变得光滑,没有足够的表面积供细菌生长附着,导致反硝化效率持续下降。
傅海霞麻倩李建民杜义鹏董志英王凯丽
关键词:反硝化碳源纤维素报纸硝酸盐
活性污泥系统聚糖菌的富集与菌群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在实验室规模续批式反应器(SBR)内,采用人工配水作为系统进水,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限制进水磷浓度,调整适宜的运行方式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富集聚糖菌。90 d的培养过程中,系统的进水COD浓度始终维持在260mg/L左右,进水PO3-4-P浓度从20 mg/L逐渐降至2 mg/L,系统除磷能力逐渐丧失。系统内活性污泥的TP/TSS从40.5%降至10.4%,污泥中的糖原/TSS从14.5%增至38.2%,同时COD去除率能保持在90%以上,说明系统中成功富集聚糖菌。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该系统的活性污泥菌群结构,发现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 3类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比例达83.78%。在属的等级上,Tepidicella占活性污泥菌群的比例最高,为20.60%。
李建民麻倩傅海霞董志英王凯丽
关键词:聚糖菌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中聚糖菌富集条件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2014年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聚糖菌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聚糖菌的种群类型和代谢机理,主要阐述了厌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泥龄、水力停留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对聚糖菌生长的影响。结合富集聚糖菌的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内的实际应用价值,展望了对聚糖菌的研究前景。
麻倩李建民傅海霞杜义鹏
关键词:聚糖菌PH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