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巍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交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B超
  • 2篇血肿
  • 2篇手术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镜
  • 2篇尿管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治疗
  • 2篇脑出血
  • 2篇结石
  • 2篇PCNL
  • 2篇X线
  • 2篇出血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状态
  • 1篇造瘘
  • 1篇增生
  • 1篇增殖
  • 1篇溶酶
  • 1篇上尿路

机构

  • 10篇山东省交通医...

作者

  • 10篇魏巍
  • 7篇李明杰
  • 7篇王祥涛
  • 7篇徐洋
  • 2篇于庆飞
  • 1篇张彤
  • 1篇孙良伟
  • 1篇王岩
  • 1篇李季
  • 1篇刘鸿玉
  • 1篇冯肖亚
  • 1篇邹本杰
  • 1篇郇英
  • 1篇陈兴旺
  • 1篇赵修敏
  • 1篇曹淑珍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2007年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铸型肾结石ESWL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国产复式脉冲HB—ESWL—VG型的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铸型肾结石的适应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症,积极预防并减少并发症。资料和方法:应用国产HB—ESWL—VG型液电式低能量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
魏巍王祥涛李明杰徐洋
文献传递
B超、X-线双定位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150例报告
目的:对150例肾结石的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B超、X-Ray双定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中心采用B超、X-Ray双定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150例,男81例,女...
魏巍王祥涛李明杰徐洋
文献传递
B超、X线联合使用在PCNL手术中的优势(附380例报告)
魏巍王祥涛李明杰徐洋
输尿管镜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一附810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临床资料本组共810例,男429例,女38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08例,输尿管中
王祥涛魏巍李明杰徐洋于庆飞
文献传递
脑出血微创治疗中血肿液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从未间断,以期望获得更好的疗效[1,2]。近几年,脑出血后血肿对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成为热点,为脑出血后快速清除血肿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大量的临床对照研究也证实快速清除血肿的有效性[3~5]。目前血肿清除的方法有,
魏巍吕涌涛
关键词:微创治疗脑出血HEMORRHAGE病理生理变化清除血肿脑组织损伤
同位素90锶/90钇对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增殖与凋亡状态影响的研究
魏巍张彤邹本杰曹淑珍董保忠李季王岩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和排尿障碍。 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β放射源)腔内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证实有效,但其治疗机理尚未清楚。
关键词:
关键词:细胞增殖凋亡状态
经皮F16与F24肾造瘘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体会(附156例报告)
目的探讨与评价 F16、F24两种经皮肾造瘘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156例上尿路结石采用 B 超定位穿刺,分别应用 F16及 F24两种经皮肾通道,采用Ⅰ期、Ⅱ期、气压...
魏巍王祥涛刘鸿玉李明杰徐洋于庆飞
文献传递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病变时入镜的方法技巧
目的:总结和讨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病变时入镜的方法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在2002年4月~2008年3月间,收治的961例行输尿管镜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61例患者,存在输尿管开口狭窄76例,其中乳头...
王祥涛魏巍李明杰徐洋
文献传递
脑出血患者血肿和血浆中纤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内及血浆中纤溶酶原、D-二聚体的含量,以探讨颅内血肿纤溶活性及外周血纤溶活性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例。同时期选择20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组。留取手术组患者血肿及外周静脉血标本及对照组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上清液纤溶酶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手术组患者外周血及血肿测得纤溶酶原比较,手术组外周血纤溶酶原均值(12.36±3.54)ng/ml,手术组血肿内纤溶酶原均值(14.99±3.70)ng/ml,两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t=2.293,P=0.027<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患者血肿及外周血纤溶酶原相关性检验具有正相关性(R=0.670,P=0.001<0.01);手术组患者血肿及外周血测得D-二聚体相关性检验无相关性(R=0.128,P=0.591>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内存在纤溶酶原,血肿内平均纤溶酶原的含量要高于外周血,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魏巍吕涌涛陈兴旺孙良伟赵修敏郇英冯肖亚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血肿纤溶酶原D-二聚体
B超、X线联合使用在PCNL手术中的优势(附380例报告)
目的使用B超、X-线双定位PCNL手术380例,探讨B超、X-Ray双定位的优势。方法所有病例均逆行插管留置F7输尿管导管,首先用凸阵B超检查患肾位置及与周围脏器关系,确定目标肾盏并测量穿刺点到目标盏内的距
魏巍王祥涛李明杰徐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