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例鹿科动物出血性肠炎的病原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从两例突然死亡的鹿科动物中都分离到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其中变形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 2个种。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很强 ,且对多种药物不敏感。通过病原分离与鉴定以及毒力试验 ,结合病理剖检 。
- 潘秀文马强袁耀华桂剑峰严亚贤潘良言
- 关键词:鹿科动物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出血性肠炎病原
- A型产气荚膜梭菌灭活苗免疫梅花鹿体外免疫效力检验及免疫持续期测定
- <正>上海动物园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草食兽患出血性肠炎而突发死亡的病例占40%左右.由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抗菌素无法拮抗该菌产生的毒素,因此患兽往往不治身亡.由此,我们对产气荚膜梭菌病原进行了研究,以上海动物园野生草...
- 马强潘秀文桂剑峰王权勇
- 文献传递
- 动物园野生猫科动物“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
- 犬瘟热病毒(CDV)除了引起犬、貉、貂、狐、小熊猫等多种犬科与浣熊科动物发病死亡外,近年来又发现还可以引起狮、虎、豹等猫科动物感染发病.通过电镜观察、RT—PCR扩增,犬瘟热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等手段对动物园野生猫科动物的犬...
- 马强桂剑峰袁耀华凌铭德夏咸柱高玉伟
- 关键词: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大捻角羚羊体内李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 1997年
- 从急性死亡的大捻角羚羊内脏器官和肠道分离到一株疑似李氏杆菌的菌株,通过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及生化特性、药敏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厌氧的球杆菌,其生长的营养要求不苛刻,血平板上呈β溶血,能发酵多种糖醇类,产酸不产气。其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pH6.0~9.0),耐低温和高温生长(4~60℃),在较高浓度的NaCl(25%)和40%的胆汁中仍能生长,它对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醋酸铊、硫氰酸钾、吖啶橙等化学物质有较强的抵抗力。
- 朱国强庄国宏王永坤万夕和陈一兵丘博生马强袁耀华汤锡珊
- 关键词:羚羊李氏杆菌
- 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青鹿猝死被引量:5
- 2001年
- 对上海动物园 1头猝死的青鹿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学研究。在死亡动物的肠组织中分离到粗大正直的杆菌 ,有荚膜和芽孢 ,并能使牛乳培养基海绵状发酵 ,可致死小白鼠 ,LD5 0 为 5× 1 0 4CFU。结合肠内容物的毒素中和试验、青鹿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特征 ,确诊该青鹿的猝死是由于感染了毒力较强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
- 严亚贤潘秀文潘良言马强
- 关键词:猝死症状病理解剖
- 岩羊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 2001年
- 从 1只突然死亡的 1月龄雄性岩羊体内分离到 1株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和 1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 ,经毒力试验测得大肠埃希氏菌LD50 为 4.4× 10 8CFU ,A型产气荚膜梭菌LD50 为 6 .1× 10 9CFU ,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 ,为今后预防和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 潘秀文马强桂剑峰
- 关键词:岩羊A型产气荚膜梭菌药敏试验动物园
- 袋鼠“粗颌病”诊治的探讨被引量:9
- 2001年
- 魏迎涛马强
- 关键词:袋鼠圈养
- 野生草食兽“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及防治研究
- 通过对患病和死亡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查清了上海动物园野生草食兽“出血性肠炎”的发病历史、发病范围、发病特点和发病诱因.通过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培养与鉴定、毒力试验、动物试验等大量研究工作,确定了“出血性...
- 马强潘秀文袁耀华桂剑峰
- 关键词:出血性肠炎病原
- 文献传递
- 豚鹿混合感染A型魏氏梭菌及病原性大肠杆菌病例被引量:8
- 2001年
- 潘秀文马强魏迎涛袁耀华桂剑峰
- 关键词:A型魏氏梭菌病原性大肠杆菌病状病理剖检病原鉴定
- 狐猴疑似病毒性脑脊髓炎的报道
- 2001年7月初节尾狐猴、斑狐猴前往南方某地流展,不几日部分节尾狐猴、斑狐猴先后发病.发病初期食欲减退,体温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明显上升.3 至7d出现后肢无力,逐渐波及上肢,呈持缓性瘫痪.输液、抗茵等对症治疗无效,死亡...
- 陈丽华马强
- 关键词:狐猴脑脊髓炎病毒性传染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