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玲

作品数:80 被引量:41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皮瓣
  • 13篇外科
  • 9篇外科皮瓣
  • 8篇缺损
  • 7篇真皮下
  • 7篇皮下
  • 7篇细胞
  • 6篇血管网
  • 6篇窄蒂
  • 6篇真皮下血管
  • 6篇真皮下血管网
  • 6篇解剖学
  • 6篇肋间
  • 6篇激光
  • 6篇薄皮瓣
  • 5篇乳房
  • 5篇疗效
  • 5篇面部
  • 5篇肋间神经
  • 5篇分化

机构

  • 4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蚌埠医学院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日本医科大学
  • 2篇宁波市第二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0篇颜玲
  • 28篇高建华
  • 14篇胡瑛
  • 12篇罗锦辉
  • 12篇胡志奇
  • 12篇郭栋
  • 11篇钟贵玲
  • 11篇黄胜华
  • 10篇钟世镇
  • 10篇张立宪
  • 9篇李素霞
  • 8篇罗力生
  • 7篇白莉
  • 7篇冯传波
  • 7篇朱蕾
  • 7篇罗盛康
  • 6篇陈林峰
  • 6篇徐达传
  • 4篇邵正仁
  • 4篇罗盛康

传媒

  • 1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1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实用美容整形...
  • 3篇伤残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新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1
  • 10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β-雌二醇对脂肪细胞内脂滴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h A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脂滴相关特异基因DNA断裂因子相似蛋白C(The 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45-like effector,CIDEc)、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Plin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例患者行脂肪抽吸术,并进行h ASCs培养及传代,鉴定表面标志物;经典鸡尾酒法诱导其成脂,不同浓度(10-8、10-7、10-6mol/L)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于细胞,分别于24 h、4、7、11d收获细胞,用RT-PCR检测CIDEc、Plin1 m RNA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作用后,脂肪细胞中CIDEc及Plin1 m RNA的表达水平随着17β-E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CIDEc及Plin1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于7 d和4 d达到高峰期,其后逐渐下降。当17β-E2浓度为10-6mol/L时,细胞中CIDEc及Plin1 m RNA的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加入雌激素受体阻滞剂ICI182780的一组细胞,雌激素对CIDEc及Plin1 m 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7β-E2能够显著降低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IDEc及Plin1的m RNA表达,并可能通过这一途径抑制脂肪细胞内脂滴的增殖。
邓婷颜玲
关键词:17Β-雌二醇脂滴脂肪细胞成脂分化
激光多谱勒血流计对移植皮瓣活力预测被引量:3
1996年
激光多谱勒血流计对移植皮瓣活力预测颜玲,罗力生关于皮瓣移植后血流变化,许多学者认为存在早期血流下降,1~2周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对皮瓣移植后血流变化与成活关系缺乏报道。作者就此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激光多谱勒血流计对皮瓣不同部位进行血流测定,得出初步经...
颜玲罗力生
关键词:皮肤移植皮瓣血流测定
游离削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1
2005年
目的探讨游离削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首先对手腕部创面控制感染,减少分泌物,术中彻底清创,对受区血管状况做出判断,保证吻合血管质量,其次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后,断蒂前修薄皮瓣至浅筋膜层,一般保留穿支血管周围1.5~2.0 cm血管袖组织,可仅保留1支穿支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后密切观察血供,及时处理血管危象. 结果临床应用19例,移植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手术后24 h出现血液循环危象,经及时处理后恢复皮瓣血液循环. 结论削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厚度适宜,供区隐蔽,简便实用,可用于手腕部创面缺损修复,尤其适用于较大面积及肌腱、血管、神经外露创面的修复.
罗盛康高建华罗力生张立宪胡志奇颜玲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手腕部软组织缺损薄型
调Q1064nm激光和点阵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调Q1064nm激光和点阵1064nm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24例,用调Q1064nm激光治疗,每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B组:22例,用点阵1064nm激光治疗,每2周治疗1次,每例患者治疗10次。两组患者均在疗程结束随访1年后进行评估。结果:A组24例患者经过调Q1064nm激光治疗5次后,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79.17%;B组22例患者采用点阵1064nm激光治疗10次后,临床治愈1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86.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调Q1064nm激光和点阵1064nm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有效、安全、无副作用,是目前治疗面部黄褐斑最有效的方法。
钟贵玲胡瑛白莉李素霞朱蕾颜玲
关键词:黄褐斑激光治疗
国产注水式假体隆乳术94例
1998年
采用硅胶囊乳房假体材料的隆乳术目前报道其乳房硬化发生率为5%,并且对此所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有报道。因此,我科自1995年以来应用威宁公司国产的注水式乳房假体隆乳94例,年龄18岁~38岁,随访半年,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1.1 术前设计及假体准备根据身高、胸围及乳房腺体大小选择160ml~220ml 假体。
颜玲罗锦辉高建华张立宪
关键词:隆乳术乳房假体假体材料硅胶囊胸大肌
全文增补中
颞骨组织切片三维结构重建的制作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陈合新刘小蓉颜玲
关键词:颞骨三维重建组织切片
调Q1064nm激光和点阵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调Q1064nm 激光和点阵1064nm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 组24 例患者用调Q1064nm 激光治疗,每月治疗一次,连续5次治疗。B 组22 例患者用点阵 ...
钟贵玲胡瑛白莉李素霞朱蕾颜玲
关键词:面部黄褐斑激光治疗临床疗效
颈浅动脉薄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被引量:5
1997年
为解决颌颈部瘢痕的功能和外观问题,1990年以来应用窄蒂颈浅动脉薄皮瓣修复13例。皮瓣最大面积22cm×10cm,蒂宽3~5cm。断蒂时间7~10天。1例皮瓣远端1/3坏死,2例远端早期出现水泡,3~5天后渐转红润,其余均成活良好。随访半年至2年,外形良好。该皮瓣与颌颈部色泽相近,蒂窄,穿支较恒定,供瓣面积大,供区隐蔽,皮瓣修薄后减少对蒂部血供依赖性,断蒂早,缩短疗程。
颜玲罗力生高建华罗锦辉
关键词:窄蒂
自体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及隆鼻后鼻尖并发症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评价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及隆鼻术后鼻尖并发症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隆鼻术后发生鼻尖并发症的患者、12例鼻尖整形患者,使用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修复并发症及进行鼻尖整形。结果:本组48例,随访3~18个月,术后肿胀及疤痕不明显,再发并发症少,鼻部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修复隆鼻术后并发症及鼻尖部整形效果确切,简单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郭栋黄胜华钟贵玲颜玲胡瑛欧阳春
关键词:鼻中隔软骨鼻整形术
无血清培养促进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被引量:11
2013年
背景:无血清培养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影响的报道甚少。目的:观察无血清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后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贴壁培养法获得雄性SD大鼠脂肪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实验组细胞无血清培养24 h,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然后应用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培养3周。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可呈多角形或梭形贴壁生长,并能稳定传代。传代后大鼠脂肪干细胞极低表达细胞表面标志CD31。大鼠脂肪干细胞定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呈鹅卵石样,CD31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诱导后大鼠脂肪干细胞能够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在基质胶上形成2D小管样结构,其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结果证实无血清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
郭峘杉颜玲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无血清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细胞表面标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