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峰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273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骨折,外科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缓解疼痛、稳定脊柱和保护脊髓神经,并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近年来,随着脊柱Denis三柱理论的确立、CT及三维重建与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各种内固定器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各种手术治疗已普遍开展,但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多争议。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因其解剖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较容易,成为临床医生所青睐的方法。
- 汤国良陈涛陈顺宝秦波韩利峰黄协赞周许辉
-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骨折DENIS影像学检查
-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椎体形态变化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中伤椎固定及非伤椎固定的椎体变化情况,探讨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7年4月收治并经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病例各40例,分为伤椎上下一个椎体固定组(A组),经伤椎固定组(B组)及伤椎上下两个椎体固定组(C组),通过胸腰椎影像学比较三种手术方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度。结果A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90.1%±8.8%和15.6±4.7°,术后9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88.6%±7.4%和16.1±4.1°,B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93.0%±6.5%和3.2±1.2°,术后9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92.8%±7.0%和5.3±2.4°;C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93.7%±6.2%和2.6±1.4°,术后9个月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93.8%±5.8%和3.6±2.1°。B组、C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9个月椎体高体及后凸cobb角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伤椎固定后椎体形态明显优于非伤椎固定,为骨折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有利于植骨融合,降低了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因此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是可行的并且有效的。
- 汤国良陈涛陈顺宝秦波韩利峰黄协赞仲平
- 关键词:内固定后路爆裂骨折
- 闭合复位内锁式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汤国良陈顺宝韩利峰仲平
-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髓内针内固定骨折治疗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治疗
- 应用Buck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峡部裂是位于椎骨后弓峡部处的骨质缺损,可导致椎体向前方滑脱,是儿童及青少年腰痛的常见原因。我院对2005-02~2010-07收治的0型或Ⅰ型不伴有椎间盘退变的20例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采用Buck技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2~18岁,平均15岁。
- 陈涛汤国良张薇陈顺宝秦波黄协赞韩利峰
- 关键词:峡部裂腰椎
-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后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1
- 2007年
- 本科自2002年3月-2005年4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病人2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常恒王继荣陈顺宝李陵江韩利峰陈川江
- 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器腰椎滑脱
- TF-PELD治疗部队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TF-PELD)治疗部队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03~2016-02在我院应用TF-PELD治疗的部队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后3d,术后1、3、6个月的腰腿痛恢复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9.2个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40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67%。术后各时间点ODI指数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部队战士应用TF-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陈涛汤国良张薇陈顺宝黄协赞韩利峰向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术椎间孔入路战士
- 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双铜板固定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结果:术后21例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3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1%。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Schatzker VandⅥ失为一种好办法,术后结合适当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韩利峰汤国良v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双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