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研究
- 翟建伟苏伟陆兰芬卢兰芳唐作翼黄晓棠韦柳丹何淑燕文金金缪
- 任务来源:项目由河池市科学技术局于2017年07月批准立项,合同编号:河科B1717-0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以黄斑囊样水肿最为常见,其中炎性反应是造成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白内障
-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监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眼压的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对青光眼患者诊断时,主要依据患者在日常门诊单次测量眼压而判断患者的病情,而无法对患者的眼压水平实施24h连续的监测,导致其病情无法被准确地诊断,影响疾病的治疗。由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在白昼和夜晚有着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患者的眼压进行24h监测。文章主要就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监测情况进行综述。
- 陆兰芬申勇唐作翼韦柳丹
-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眼压
- 超声乳化术中较低累计能量复合参数有助于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治疗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中不同累计能量复合参数对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252例(252眼),根据不同的累计能量复合参数,分为A、B两组,A组150例(150眼),累计能量复合参数为8;B组102例(102眼),累计能量复合参数为10,同时将无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作为对照组,累计超声能量参数为10。3组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分析黄斑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视力、术后渗漏发生情况,包括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等阶段。结果 3组在进行超声乳化术前后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明显好于术前。术后3月A组视力<0.1、≥1.0的比例、黄斑厚度、最佳矫正视力、渗透率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A组与对照组的视力无差异,A组视力<0.1的比例小于B组(P<0.05),视力≥1.0的比例大于B组(P<0.05)。术后1月,A组总渗漏率31.1%高于对照组21.1%,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A组的弥漫性渗漏11.7%高于对照组的2.2%(P<0.05);术后3月,A组的总渗漏率10%小于B组的32.4%(P<0.05),主要是弥漫性渗漏与局部渗漏的差异。结论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并对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效果明显,同时较低的累计能量复合参数有助于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治疗。黄斑厚度、局部性渗透和弥漫性渗透可作为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稳定的参考。
- 翟建伟苏伟唐作翼陆兰芬黄晓棠韦柳丹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2年
- 通过回顾性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眼压控制欠佳病例,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2例(127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分析术前情况、治疗方案、术后眼部情况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 127眼中124眼眼压控制良好,5眼眼压控制欠佳,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为97.64%;术后不同瞳孔大小眼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9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8眼术后视力无改变。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可靠,可有效控制眼压及恢复患者视力;术后眼压控制欠佳眼,原因为虹膜瞳孔括约肌功能下降,虹膜根部术后仍堵塞房角引起。
- 韦柳丹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房角分离前房穿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溃疡7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继发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继发角膜溃疡患者7例(7只眼,其中2例为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创面较深)。角膜绷带镜选用博士伦高含水量、高透氧率Pure Vision纯视镜片,若21 d后角膜溃疡未完全愈合,予换新镜片。结果治疗2周后角膜溃疡愈合4例,3周、1个月和2个月后愈合各1例。结论佩戴角膜绷带镜可作为胬肉切除术后继发角膜溃疡常规治疗手段。
- 韦柳丹翟建伟唐作翼欧足国苏伟石春香
- 关键词:角膜溃疡翼状胬肉病例报告
- 巩膜扣带术失败病例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巩膜扣带术失败原因和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观察60例(60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第一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手术失败的病例。再次手术选择行巩膜扣带调整术、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
- 韦柳丹
-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PVR
- 文献传递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早期并发症发病进展情况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分析2014年7月—2014年9月73例(9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出现角膜水肿58眼,高眼压22眼,前房内炎症反应8眼,眼内炎1眼;术后出现并发症时间,术后4h6眼,术后8h20眼,术后12h28眼,术后24h10眼。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8~12h容易出现角膜水肿、高眼压,需要及时观察并给予处理。
- 唐作翼韦柳丹翟建伟欧足国苏伟石春香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高眼压
-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黄斑裂孔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4岁。2012年8月8日因"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缺损20余天"入院。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查体:BP 18.13/10.4kPa,VOD=0.1,VOS=0.05,NCTOD=2.26kPa,NCTOs=2.13kPa,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角膜透明,双眼晶状体轻混,左眼玻璃体液化,三面镜检查见9点~6点视网膜脱离隆起,上方视网膜脱离呈泡状,黄斑部浅脱离,于赤道部1∶30位见1个马蹄形裂孔,约1.5PD,孔盖翻转。
- 唐作翼韦柳丹李安欧足国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硅油类黄斑裂孔
- 多媒体训练与传统训练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媒体训练和传统弱视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弱视患儿94例(132眼)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传统组,观察组采用多媒体训练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弱视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且观察组的轻度、中度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视力及视觉诱发电位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01)。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弱视训练方法,尤其是对于轻、中度弱视患儿效果更佳。
- 唐作翼韦柳丹黄晓棠陆兰芬黄晓学谭丽桃
- 关键词:儿童弱视
- 不同月龄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出生后不同月龄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320例(434眼)按不同月龄分入A组(0~6个月龄)、B组(2~3个月龄)、C组(4~6个月龄)、D组(7~12个月龄)、E组(12个月以上月龄),A组采用泪囊区按摩法治疗,B,C,D,E组均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各组的疗效和手术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愈率为43%;B组患儿行泪道探通术治愈率为95.83%,与A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227,P=0.000);B组与C组(治愈率91.67%)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78,P=0.182);B组与D组(治愈率为81.25%)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343,P=0.001);B组与E组(治愈率为50%)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26,P=0.000);B组第1次手术成功率88.33%,C组第1次成功率70.83%,两组第1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57,P=0.000).结论:尽早行泪道探通术可以提高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和减少2次手术概率.
- 唐作翼韦柳丹李安陆兰芬石春香
- 关键词: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不同月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