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晓慧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海洋酸化
  • 2篇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摄食
  • 1篇摄食率
  • 1篇生物量
  • 1篇水蚤
  • 1篇铜污染
  • 1篇歧化酶
  • 1篇镉污染
  • 1篇污染
  • 1篇物量
  • 1篇小型底栖生物
  • 1篇酶活性
  • 1篇活性
  • 1篇急性毒性
  • 1篇急性毒性效应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韦晓慧
  • 3篇慕芳红
  • 1篇付姗姗
  • 1篇杨世超
  • 1篇王玉堃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洋酸化条件下铜、镉对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发育、繁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洋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已经对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导致了海洋酸化的产生,海水pH值的降低将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并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1.桡足类在海洋生...
韦晓慧
关键词:铜污染镉污染超氧化物歧化酶
文献传递
海水酸化对日角猛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日角猛水蚤(Tisbe sp.)和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试验生物,采用高纯度CO_2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调配试验所需酸化海水(pH值8.10、7.70、7.30、6.90、6.50),研究了海水酸化对2种桡足类摄食率的影响。海水酸化对日角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2种猛水蚤的摄食率随着海水pH值的下降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日角猛水蚤的摄食率在pH值8.10和7.70时保持稳定,之后显著下降,而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在pH8.10~7.30之间保持稳定,之后却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酸化对桡足类摄食率的影响具有物种差异,来自不同生境类型的桡足类对酸化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
孙艳桃慕芳红韦晓慧曹志泉付姗姗
关键词:海洋酸化摄食率
海洋酸化条件下铜、镉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14
2014年
以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试验生物,采用高纯度CO2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调配试验所需酸化海水(pH值7.70、7.30、6.50),研究不同海水酸化条件下铜、镉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单一CO2酸化海水对日本虎斑猛水蚤存活的影响不显著;海水酸化对铜和镉急性毒性的影响效应有差异。铜在低pH值(6.5)时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毒性最强,96h LC50浓度为0.64 mg/L,明显低于pH值为8.0、7.7、7.3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96h LC50浓度,其分别为1.98,1.19,1.05 mg/L,随pH值下降,96h LC50下降了近3倍。海水酸化使镉的96h LC50略呈下降趋势,但对其急性毒性影响效应并不显著;pH值为7.7和7.3时,铜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1.9、10.5μg/L,接近于中国海水二类水质标准。本研究表明随着海洋酸化的进程我国近海水域将面临铜污染加剧的威胁。
韦晓慧慕芳红孙艳桃曹志泉
关键词:海洋酸化急性毒性
青岛薛家岛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7
2013年
于2008和2009年对青岛薛家岛砂质潮间带进行了4个季度的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1384.69±424.97)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286.70±225.13)μg·10cm^-2共鉴定出11个类群,丰度方面,线虫占绝对优势,占年平均丰度的86.59%;涡虫居次,占4.89%。生物量方面,线虫也占绝对优势,占37.30%;多毛类居次,占18.90%。在垂直分布上,表层0~4cm的数量最多,占39.65%,其它各层分布依次递减。小型底柄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呈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潮区差异。相关分析未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环境的显著相关性。
韦晓慧慕芳红杨世超王玉堃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