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振轩 作品数:16 被引量:136 H指数:5 供职机构: 贵港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2年 胃肠间质瘤(GIST)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GIST的检出率逐步提高。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难以早期诊断。经过多年深入研究,该疾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该疾病患者,主要应用手术切除方式。结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结合不同的基因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另一方面准确评估GIST危险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GIST是专科化较强的实体肿瘤,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最佳治疗模式是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真正提高GIST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韦振轩 周永淳 张伟 陈小勋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治疗大肠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韦振轩 周永淳 张伟 张兆明 陈夏武 曹洪华 李水梅 杨喜光 黄克伟 郑逸川 陈小勋 该项目是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文件编号是[2013]2号文件,合同编号是贵科攻1302024,计划类别是科技攻关。结直肠癌临床常见,手术是其能达到治愈的唯一手段,腹腔镜、内镜技术的发展为结直肠肿瘤提供了微创治...关键词:关键词:大肠肿瘤 结肠镜 腹腔镜 肿瘤治疗 围手术期不同营养干预方案对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年 分析围手术期不同营养干预方案对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3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肠癌患者120例,根据营养方案分为普通配方组、免疫强化组、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组,每组各40例。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预后指标情况。3组干预前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型配方组、免疫强化组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普通配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型配方组各营养指标与免疫强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前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IgG、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组、免疫强化组CD3+、CD4+、CD4+/CD8+、IgG、IgA均高于普通配方组,CD8+、IgG、IgM低于普通配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组、免疫强化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配方组;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组QOL评分高于免疫强化组、普通配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型配方或免疫强化开展早期营养干预可改善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但是采用免疫+维生素同步强化型配方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覃英容 韦振轩 张伟 陈小勋 谭治霞关键词:肠肿瘤 围手术期 预后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在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49例(联合组),单纯腹腔镜治疗53例(腔镜组).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腹,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腔镜组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其中各1例需二次手术处理,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腔镜组术后3个月结肠镜随访时发现3例合并较大结肠腺瘤性息肉而需再次住院手术治疗.联合组术中结肠镜检查同时治疗结肠息肉22例共47枚,术后肠粘连3例,切口感染5例,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发生.两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下极距结肠残端距离、切除肠管长度、切缘阳性情况、平均肿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小肿瘤(直径<5 cm)及术前肠镜不能通过的癌肿者,选择腹腔镜联合术中结肠镜,能即时精确定位病灶、避免漏诊多源发癌及合并结肠息肉,避免分期手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创伤及治疗费用,是安全、合理的微创手术方法。 韦振轩 陈小勋关键词:结肠镜 双镜联合 结直肠肿瘤 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肠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贵港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268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单纯开腹手术组(简称单纯组)有136例患者,腹腔镜联合肠镜组(简称联合组)132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并发症及KPS评分。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KPS评分高于单纯组;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9%)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26%);而联合组术后追加手术0.00%低于单纯组3.16%。所有切除标本均予解剖测量,研究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肿瘤下极距结肠残端、平均肿瘤数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身体恢复快,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韦振轩关键词:双镜联合 开腹手术 老年 人结直肠癌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穿孔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例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韦振轩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消化性溃疡穿孔 X线辅助内镜置入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梗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探讨X线辅助内镜置入支架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并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2月75例符合条件的降结肠及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其中37例行X线辅助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联合组),38例行开腹手术加术中结肠灌洗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前资料有可比性。联合组经肠镜置支架成功率89.19%(33/37),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3.94%(31/33),手术失败的6例患者排除出组。与传统组比较,联合组除治疗费用增加外(3.06万元vs.2.55万元),术中诊断息肉阳性率(35.48%vs.7.89%)、根治性切除率(83.9%vs.71.1%)、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6.45%vs.23.68%)、手术时间(175.45 min vs.202.24 min)、切口长度(4.88 cm vs.16.84 cm)、清扫淋巴结数(16.80枚vs.11.92枚)、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及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6.13%vs.39.47%;6.45%vs.26.32%)、术后住院时间(7.36 d vs.11.05 d)、二期手术率(6.5%vs.28.9%)、术后3个月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阳性率(3.23%vs.23.68%)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术后1、3、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X线辅助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并梗阻安全、可行,且手术根治效果好,能有效降低二期手术率。 韦振轩 陈小勋关键词:肠梗阻 腹腔镜 X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创伤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创伤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为126例患者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4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开放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指标包括术前1 h及术后4 h、24 h、48 h、72 h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术前1 h IL-6、CRP、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24 h、48 h、72 h,腔镜组IL-6、CRP、WBC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微创、术后患者康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杨喜光 陈小勋 张兆明 周永淳 郑逸川 韦振轩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创伤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34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38例(开腹组)。结果两组术前资料有可比性(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止痛药使用及切除淋巴结的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优于开腹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总并发症、肿块下缘距切缘距离及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较优于开腹组,远期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相当。 陈小勋 周永醇 张兆明 韦振轩 黄克伟 周维模 龙雪峰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46例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肿瘤。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治疗与研究进步迅速,尽管分子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格列卫)对其疗效显著,但手术切除仍是原发GIST获得临床治愈的最佳途径。 韦振轩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