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志同

作品数:51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地震
  • 13篇应力场
  • 10篇断层
  • 9篇震源
  • 8篇震源机制
  • 8篇位移场
  • 7篇地震对
  • 7篇应力
  • 7篇教学
  • 7篇构造应力
  • 7篇构造应力场
  • 6篇震源机制解
  • 6篇库仑应力
  • 5篇应力场特征
  • 5篇应力影响
  • 4篇地震序列
  • 4篇断层面
  • 4篇应力场反演
  • 4篇聚类
  • 4篇构造应力场特...

机构

  • 50篇防灾科技学院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山东省地震局
  • 3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馆陶县实验中...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50篇靳志同
  • 31篇万永革
  • 16篇黄骥超
  • 12篇王福昌
  • 9篇崔华伟
  • 7篇张丽娟
  • 5篇杨帆
  • 4篇任晴晴
  • 4篇张艳芳
  • 4篇盛书中
  • 3篇李祥
  • 3篇张珊珊
  • 2篇赵玲玲
  • 2篇霍振香
  • 1篇张新超
  • 1篇张小涛
  • 1篇王晓山
  • 1篇何珊珊
  • 1篇李林锐
  • 1篇钱小仕

传媒

  • 6篇地震地质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Applie...
  • 2篇数学学习与研...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系统科学与数...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大学数学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新疆皮山Ms6.5地震对周围地区的静态应力影响
<正>1、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http://www.ceic.ac.cn/)测定,2015年7月3日当地时间9时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7.6度,东经78.2度)发生Ms6.5级地震。震中距皮山县城...
靳志同万永革黄骥超崔华伟李祥张珊珊
关键词:地震活动
文献传递
九寨沟Ms 7.0级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基于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在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周围地区产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以及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触发.
靳志同万永革刘兆才黄骥超李瑶杨帆
关键词:地震学库仑破裂应力位移场
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向东北传播的应力作用证据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采用混合大地测量数据反演得到的破裂分布模型,从库仑应力的角度计算北川断层的破裂过程,为北川断层从西南向东北破裂提供应力作用上的证据。将北川断层分为5个断层,分别计算前续断层在后续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1)映秀-虹口段在龙门山-清平段上、龙门山-清平段在高川-北川段上、高川-北川段在北川-屏东段上和北川-屏东段在南坝-青川段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占绝大部分;2)高川-北川段上有约81.7%的区域破裂主要是由龙门山-清平段的破裂触发,而前续断层(映秀-虹口段)对高川-北川段上的破裂影响很小;3)北川-屏东段上有约83.2%的区域破裂主要是由高川-北川段的破裂触发,而前续断层(映秀-虹口段和龙门山-清平段)对北川-屏东段上的破裂影响很小;4)南坝-青川段上有约99.4%的区域破裂主要是由北川-屏东段的破裂触发,而前续断层(映秀-虹口段、龙门山-清平段和高川-北川段)对北川-屏东段上的破裂影响很小。同时,计算北川断层对彭灌断裂的应力触发作用,推测映秀-虹口段的破裂触发了彭灌断裂上大部分区域的破裂,龙门山-清平段的破裂触发了彭灌断裂上一小部分区域的破裂。
靳志同万永革万永革王福昌杨帆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库仑应力汶川地震
大学生建模素质培养教学策略探究
2019年
大学生建模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工作是建模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建模素质培养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建构性教学和抛锚式教学分别在传统教学、建模课程教学、竞赛培训三种教学形式下的应用进行了探究,给出了对大学生建模素质培养的系统化教学思路。
张艳芳赵宜宾靳志同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2023年土耳其两次强震对周围地区的静态应力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M_(W)7.8地震和M_(W)7.5地震的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两次强震在周围地区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以及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对M_(W)>4.0的余震的应力触发。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在地表产生了较大的位移,其中,M_(W)7.8地震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3.1m,最大隆升约为0.4m,最大沉降约为0.6m。M_(W)7.5地震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4.3m,最大隆升约为1.9m,最大沉降约为0.8m。两次强震后地表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4.15m,最大隆升约为1.9m,最大沉降约为0.8m。(2)M_(W)7.8地震震中南北两侧为面膨胀区,东西两侧为面压缩区,震中区域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主张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M_(W)7.5地震震中北东和南西侧为面膨胀区,南东和北西侧为面压缩区,震中区域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主张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3)M_(W)7.8地震在M_(W)7.5地震震中处的库伦应力增加约为0.28MPa,说明M_(W)7.8地震对M_(W)7.5地震的发生是有触发作用的。两次强震的发生使得有限断层周围出现较大范围的应力卸载,库伦应力增加的区域主要出现在两个地震的有限断层的两端,应该注意库伦应力增加区域发生地震的危险性。(4)M_(W)7.5地震对M_(W)7.8地震所在断层的南段和北段上M_(W)>4.0的余震是有促进作用的,14~25km深度上的M_(W)>4.0的余震主要发生M_(W)7.8地震所在断层北段与M_(W)7.5地震所在断层东段的交叉区域,M_(W)7.5地震震中西侧的M_(W)>4.0的余震是由M_(W)7.5地震所触发。
靳志同崔华伟刘佳璐崔华伟余海琳
关键词:位移场应力场
计算方法课程改革初步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主要讨论了计算方法作为学校的一门选修课,应该如何在课时较少,没有学时安排上机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置,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作业及考核方式等.希望通过合理的安排,既满足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需求,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不会知难而退.
靳志同靳志新王寿娟
关键词:大学教育计算方法选修课教学改革
根据形变资料反演唐山地震序列的破裂分布
万永革万永魁靳志同崔华伟高熹微张珊珊冯甜
九寨沟Ms 7.0级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基于九寨沟Ms 7.0级地震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在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周围地区产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以及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触发。结果表明:1)九寨沟地震造成虎牙断裂中段库...
靳志同万永革刘兆才黄骥超李瑶杨帆
关键词:主压应力库仑应力库仑破裂应力
文献传递
由余震分布确定大地震子断层及其参数的模糊聚类方法被引量:10
2012年
大地震的破裂过程一般涉及多个断层的活动,发震断层并非是单一断层平面,而是由多个断层平面组合而成.利用成丛小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假定震源点围绕子断层面中心服从三维正态分布,使用GK模糊聚类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给出了一种可以重构活动断层网络三维空间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全部震源点目录使用GK模糊聚类方法得到它的划分矩阵,再利用划分矩阵及合适的阈值,剔除离群震源点,提取出平面型分布的子类,最后对每个子类在三维正态分布的假设下确定断层面分布的95%置信矩形断层区域位置、走向角和倾向角参数.当给定地震目录事件后,可以给出符合假设的一系列最优断层面区域,每个子断层由它的中心位置、长度、宽度、走向角和倾角所刻画.为检验新方法的性能,先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算法可成功地重建模拟地震目录的断层部分.最后将新方法用于南加州兰德斯(Landers)地震部分余震精确定位数据中,得到的重建结果与已知的研究结果比较吻合,说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王福昌靳志同钱小仕任晴晴霍振香
关键词:断层面解模糊聚类兰德斯地震
2018年帕卢M_(W)7.6地震震源及苏拉威西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8
2021年
为分析帕卢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构造应力场特征,基于1976年1月至2018年4月全球CMT目录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帕卢地震震源区及苏拉威西地区构造应力场,得到以下初步认识:赤道0°两侧南、北区域的应力场呈现出整体的一致性和局部的不均匀性,北部是以向北倾伏的低倾伏角挤压和向南倾伏的高倾伏角拉张作用为主;南部是近水平的NNW-EW向挤压及低倾伏角的近N-S向拉张的应力状态.摆堆易逆冲推挤及西里伯斯海阻挡导致北部地区的应力场显示俯冲带的特征,也导致北苏拉和马纳都块体的应力场出现差异性.在班达海自东向西的挤压及西部马卡萨盆地的阻挡作用下,南部地区呈现出近E-W向的挤压状态,并沿着NNE-SSW向呈现出地壳物质的构造逃逸现象.深部地幔物质上涌致使苏拉威西中部的R值偏小,形成活火山.受到桑吉双俯冲带和麦纳哈撒海沟的推挤及火山喷发作用,东部交汇区的应力场呈较大倾伏角的拉张为主及R值复杂突变.西部交汇地区的应力场是走滑为主兼有正断应力机制,该应力场有益于此次地震的触发及超剪切波破裂现象的出现.
崔华伟万永革王晓山万永革王晓山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天然地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