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继晓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时三维超声左心室造影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左心室造影(3D-CE)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包括轻中度心力衰竭组(n=20)和重度心力衰竭组(n=12),健康对照20例(对照组),1周内所有受检者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3D-CE和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GSMPI)测定。利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得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左心室16、12节段达收缩末最小容积的时间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经心率校正后值即非同步指数(16R-SDI、12R-SDI);GSMPI应用4DM软件获得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相位直方图带宽(BW)、相位标准差(SD),比较3组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差异。以对照组BW、16R-SDI最大值为界值,超过此界值诊断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统计3D-CE和GSMPI诊断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RT3DE显示,重度心力衰竭组Tmsv16-SD、16R-S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E显示,重度心力衰竭组Tmsv16-SD、Tmsv12-SD、16R-SDI、12R-SDI均低于对照组和轻中度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MPI诊断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者中2例3D-CE诊断为左心室收缩同步,GSMPI诊断为左心室收缩同步者中5例3D-CE诊断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0)。结论3D-CE可以准确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GSMPI有较好的一致性。
- 张梅青王秋霜安秀芝王淑华杨菲菲黄党生雷继晓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肝脏体积和密度变化对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脏体积和密度变化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09-01—2012-03收治的1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患病期间及治愈后肝脏CT图像,测量肝脏体积以及肝脏密度变化,并总结分析。结果 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患病期间肝脏CT图像,其中治疗前肝脏体积增大32例,肝脏体积为(1604±315)cm3,治疗后体积明显缩小,体积为(1129±297)cm3,体积增大率约42.07%;治疗前肝脏密度减低65例,肝脏密度为(46±7)Hu,治疗后CT图像显示肝脏密度逐渐恢复正常,肝脏密度为(58±6)Hu,密度减低率约20.69%。结论通过CT平扫加增强扫描测量肝脏体积和密度对急性胰腺炎所致肝脏损伤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陈维亮雷继晓李善杰许伟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CT成像
- PET/CT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在PET/CT中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11例经病理证实GCT患者的PET/CT影像及临床资料,总结PET/CT在该病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优势。结果:11例GCT患者中,发生部位分别为:颈椎3例,胸椎2例,腰椎2例,四肢长骨4例,其中2例术后复发,2例转移。11例GCT患者的PET/CT影像学表现为:11例GCT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FDG摄取异常增高,SUVmax平均值为10.15±4.42。同机CT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11例,其中3例可见钙化及骨硬化影存在,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偏心性生长7例,侵犯周围软组织6例,伴有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11例GCT患者中,病理分级Ⅰ级4例,SUVmax平均值为7.73±3.15;Ⅱ/Ⅲ级7例,SUVmax平均值为12.17±4.45。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在GCT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GCT患者PET/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排除恶性疾病,指导临床决策。
- 沈智辉徐白萱关志伟雷继晓杨辉徐晓丹刘亚超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作CTA(320排CT)和对比增强MRA(CE-MRA)检查,并于1周内作DSA检查,评价CTA成像所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并与CE-MRA、DSA检查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经CTA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清晰显示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畸形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空间位置关系。CE-MRA检查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病变范围,但仅显示8例患者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弥补了DSA、CE-MRA单一成像的不足,对SDAVF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程少容雷继晓王鹰熊飞王翅鹏李锋
- 关键词:脊髓疾病动静脉瘘
- 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在核素全身骨显像中的特点以及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成人骨转移癌进行比较。结果 (1)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阳性率为24%;(2)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常见于长骨干骺端,并呈对称性分布;(3)骨转移灶放射性浓聚较浅淡;(4)<10个转移灶者占总数的82%,转移部位以四肢骨多见占46.83%,其中股骨最常见,为23.4%。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在核素全身骨显像中有独特的特点,核素全身骨显像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焦光丽欧阳巧洪段中响雷继晓王焕民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放射性核素显像肿瘤转移儿童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