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
- 作品数:62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共计纳入感染组患者18例,未感染组患者96例。检测2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R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者[(26.5±5.2)mg/L vs.(19.7±4.6)mg/L,t=5.638,P<0.01];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L-8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者[(39.6±7.3)ng/L vs.(16.9±3.8)ng/L,t=19.600,P<0.01]。2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4.6)ng/L vs.(17.3±5.2)ng/L,t=0.914,P=0.363]。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2.14 ng/L为截点值,术后24 h外周血IL-8预测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9.58%,曲线下面积为0.926,优于CRP。肝癌患者介入术后24 h外周血CRP水平与IL-8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t=0.352,P<0.01)。结论肝癌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炎症介质异常升高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其中IL-8对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较高。
- 马明马颖孟塬陈雄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C-反应蛋白白介素-8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囊型包虫病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肝囊型包虫病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完整包虫外囊切除术的38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7~70岁,中位年龄4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ERAS方案治疗者24例,设为ERAS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者14例,设为传统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ERAS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5±0.4)、(1.4±0.6)、(6.4±1.1)d,明显少于传统组的(3.4±0.6)、(2.6±0.5)、(8.2±1.3)d(t=-2.56、-3.91、-2.75;P<0.05)。ERA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25)min、(240±30)ml,传统组相应为(26±21)min、(191±1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80;P>0.05)。ERAS组中转开腹2例,传统组无中转开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4/24)、14%(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无发生腹腔积液、重大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ERAS应用于腹腔镜下肝囊型包虫病根治术有效,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 孟塬巴合提·卡力甫马志刚王锦国卢爽依马木·阿布拉宋魏田广磊马明陈雄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肝切除术腹腔镜
- 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及腹腔镜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46.0±21.6)岁,均有畜牧区接触史。术前完善包虫免疫实验、腹部超声、腹部CT检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6月。对术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情况、手术方式、包虫病复发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术前肝包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11例为囊性包虫病阳性,6例阴性。腹部CT诊断结果示17例均为肝囊肿。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示14例患者为肝囊肿,3例示肝囊性占位,囊型包虫病不除外;更换高频探头后9例患者观察到肝囊性病灶顶部节段双轨征或局部增厚囊壁,诊断为CE1型肝囊型包虫病,8例仍诊断为肝囊肿。17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均明确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5.0±54.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84.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2.5)d;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微胆漏,术后5~10 d自行痊愈;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失访,未见肝脏及腹腔包虫复发。结论在肝脏单囊型病灶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与单纯性肝囊肿的鉴别诊断,腹部螺旋CT、包虫免疫实验、腹部超声有效鉴别率低,易误诊、漏诊,腹部超声高频探头可一定程度提高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诊断率。腹腔镜技术既是有效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包虫病灶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安全、可行。
- 马志刚李玉鹏孟塬陈雄
- 关键词:肝囊肿彩色多普勒超声腹腔镜
-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0例临床体会
- 2024年
-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0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10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年龄53~81岁,60(56,62)岁,均存在肝脓肿高危因素。平均住院时间为(23.10±9.67)d。腹痛(60.00%)和发热(40.00%)为主要症状,胸腔积液和肺炎为主要并发症。肝脓肿直径2.20~9.63 cm,平均(6.13±2.78)cm。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功能损伤,7例患者行微创肝部分切除术,3例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10例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均使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安全可行。
- 李智德宋巍马志刚李玉鹏田广磊梁建豪陈雄
-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细菌性肝脓肿
- 十二指肠巨大Brunner腺瘤一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患者男,57岁,因间断黑便10个月再发3d伴呕血1次入院。查体:血压110/60mmHg,贫血貌,脐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4次/min,未闻及血管杂音。
- 高峰苏莎莎陈雄
- 关键词:BRUNNER腺瘤十二指肠血管杂音反跳痛肠鸣音
-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常发生在胃肠道,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原发于肝脏的NET非常罕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经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及术后密切随访,并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诊断1例,现报道如下。
- 戈小虎陈雄熊炬马志刚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原发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前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
- B超或CT引导下腹部精准穿刺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腹部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很多年时间,最早是用于诊断性穿刺,后随着套管针的出现,开始出现穿刺引流。但多为相对的盲目穿刺。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穿刺材料的改进,穿刺治疗领域不断扩大,穿刺准确性不断提高。这一方法越来越显示出他的优势和重要性。
- 陈雄马志刚
- 关键词:下腹部CT引导B超诊断性穿刺穿刺技术穿刺引流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系统性评估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由两名研究者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以及Science Citation Index数据库中Cochrane中心注册的有关LCBDE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均无术后30 d之内死亡的报道,一期缝合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T管引流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OR=–24.76,95%CI为(–29.21,–20.31),P<0.000 01〕和〔OR=–2.68,95%CI为(–3.69,–1.67),P<0.000 01〕;一期缝合组再次手术率比T管引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0,95%CI为(0.05,0.81),P=0.02〕;对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面,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4,95%CI为(0.26,1.12),P=0.10〕结论与T管引流组相比,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而并发症发生方面T管引流组也无优越性,反而增加治疗费用等。故LCBDE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巴合提.卡力甫戈小虎孟塬依马木.阿布拉陈伦牮马志刚熊炬陈雄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一期缝合
- 带针胸管穿刺置管治疗肝包虫术后残腔感染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包虫病为人畜共患病,70%包虫好发于肝脏,其余为肺、骨、脑、皮肤等脏器组织。囊性包虫多见,在治疗囊性肝包虫手术方式上,内囊摘除及外膜下全囊切除为常见两种手术方式。内囊摘除在复发包虫、位置较深、靠近肝门等重要结构时仍经常采用。内囊摘除常见并发症为残腔感染,
- 依马木熊炬陈雄
- 关键词:置管治疗肝包虫带针胸管术后穿刺内囊摘除
- 沉默PHLDA2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EMT和自噬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沉默人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域家族A成员2(PHLDA2)基因通过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自噬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采用qRT-PCR检测人胰腺癌细胞PANC-1、SW1990和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中PHLDA2 mRNA表达水平。然后选择PANC-1细胞分组为对照组、PHLDA2沉默组和阴性组,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包括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自噬标志物包括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以及p-PI3K、p-AKT和p-mTOR蛋白。结果:与HPDE6-C7相比,PANC-1和SW1990中PHLDA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PANC-1高于SW1990(P<0.05)。与对照组相比,PHLDA2沉默组PHLDA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凋亡率升高,E-cadherin增加,Vimentin、N-cadherin、Beclin1、LC3、p-PI3K、p-AKT和p-mTOR降低(P<0.05)。结论:PHLDA2基因上调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肿瘤EMT和自噬的发生,PHLDA2可作为胰腺癌靶向干预的新位点。
- 阿木提江·马合木提买热帕提·艾尔凯西郑坚江迪里夏提·阿里木陈雄
- 关键词: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