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连山

作品数:63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23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3篇神话
  • 18篇文化
  • 11篇民俗
  • 7篇民俗学
  • 7篇节日
  • 6篇文学
  • 5篇学术史
  • 5篇传说
  • 5篇春节
  • 4篇中国民俗
  • 4篇中国民俗学
  • 4篇神话学
  • 3篇端午
  • 3篇新文化
  • 3篇新文化运动
  • 3篇知识分子
  • 3篇中国古代神话
  • 3篇中国神话
  • 3篇文化运动
  • 3篇习俗

机构

  • 62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民俗学会

作者

  • 62篇陈连山
  • 3篇安德明
  • 2篇吕微
  • 2篇杨利慧
  • 2篇巴莫曲布嫫
  • 1篇刘魁立
  • 1篇张勃
  • 1篇刘晓春
  • 1篇王卫华
  • 1篇陈泳超
  • 1篇靳大成
  • 1篇江帆
  • 1篇王杰文
  • 1篇叶舒宪
  • 1篇朝戈金
  • 1篇刘宗迪
  • 1篇陈岗龙
  • 1篇尹虎彬
  • 1篇马昌仪
  • 1篇万建中

传媒

  • 12篇民间文化论坛
  • 5篇前线
  • 4篇文史知识
  • 4篇民俗研究
  • 3篇河南教育学院...
  • 3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文化遗产
  • 2篇中国非物质文...
  • 1篇人民论坛
  • 1篇紫禁城
  • 1篇中华儿女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天中学刊
  • 1篇中国德育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居在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理论依据被引量:2
2017年
隐居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治性的,一种是宗教性的。当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来临之际,诸子百家对于隐居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经典性论述在塑造中国文化模式、影响后世隐居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认为隐居是在无道时代保持道德操守的基本手段,所以儒家的隐士大都是政治性的,但这种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中远离社会的隐居理念远远强于儒家思想,他们给予隐居的文化地位也远远高于儒家,道家认为隐居才能保护人类的自然天性,他们不仅否定政治,甚至否定一切价值观,因此,道家思想是最能体现隐士精神、最能揭示隐居文化意义的理论;法家则唯专制君主马首是瞻,完全排斥隐士。道教和佛教均主张脱离世俗社会而修行,但得道之后仍然会出世引导世人修行。总之,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关于隐居的阐释,总体上肯定了隐居的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光芒闪耀的一个组成部分。
陈连山
关键词:隐居文化经典儒家道家
“家乡民俗学”众人谈
2024年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的情况,并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反思和探讨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同时,参照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并结合自己在家乡进行田野研究的经验,探讨民俗学的家乡研究在学术史上的表现及其优劣得失等问题。
朝戈金巴莫曲布嫫陈连山陈岗龙杨利慧万建中林继富王卫华江帆刘晓春张士闪郑土有毛巧晖张勃安德明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青年论坛学术现象田野研究学术史
当代民间文学界对民众主体性的重构被引量:3
2022年
一、《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工作原则从理论上再次肯定了民众主体性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实是社会需要,这不是学者个人的爱好趣味能够决定的。民俗学的存在与发展符合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社会的需要,它是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没有现代社会,中国民俗学其实是不可能发展的。
陈连山
关键词:民间文学中国民俗学新文化运动
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被引量:25
2004年
春节是中国最普遍、最重要的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些节日民俗活动在哲学、伦理、社会关系和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统一的春节民俗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形成,而现代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分裂,社会上层和大众百姓之间的节日文化观念大相径庭,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未来节日文化政策的制定必须汲取过去教训,充分尊重传统,尊重大众。
陈连山
关键词:新年春节文化政策文化现代化
论月亮神话与中秋赏月
2021年
人类在野性思维状态下分别创造了东西方两种彼此矛盾的月亮神话,中国神话中月亮象征长生不死,而西方神话中月亮意味着恐怖与死亡;中国人把圆月看作美的化身,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并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而欧美人则传说圆月会使人发疯。当代社会人类思维基本被物质需要所驯化,迫切需要从古代神话和民间习俗中去恢复思维的野性状态,让人类思维均衡而自由地发展,从而实现理性与趣味并存的人生理想。
陈连山
关键词:月亮神话中秋赏月中西比较
如何实现民俗学研究方法的转向
2016年
人生礼仪是很重要的事。众所周知,"五四"以来传统礼仪被破坏了,造成现在我们见面不知道怎么称呼,尤其是陌生人之间,叫小姐、同志都不合适,意思都变了;服装上也是,不知道怎么穿合适。下面落实到人生礼仪研究的话题上。以往我们民俗学研究只是学理方面的,不干涉实际生活,但是现在面临人生礼仪当代传承与重建,这个课题中的"重建"就涉及到干预问题。可是,一干预就会影响到我们研究的客观性,跟古代知识分子讲"制礼作乐"是一个意思。
陈连山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人生礼仪制礼作乐古代知识分子文化重建学理依据
四大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被引量:19
2007年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她作为广大民众极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当中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历纪年,除春节之外,其他传统节日均没有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在确定国家时间制度的时候,没有把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当作整个社会的公共时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有历史传统的文化情怀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抒发;另一方面,从行政领导的角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公共时间资源,没有在国家的节假日体系中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给予恰当的安排,忽视了这种可以在多方面发挥重大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传承、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从而成为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个郁结。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国家文化部委托中国民俗学会完成“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课题组成员为刘魁立、高丙中、金泽、陈连山、黄涛、施爱东。本期笔谈即为结题报告中的主要内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流变”、“内涵与功能”、“象征符号”、“节日符号”等,其中主体部分由刘魁立撰写,春节部分由陈连山撰写、清明节部分由施爱东撰写、端午节部分由高丙中撰写、中秋节部分由黄涛撰写。
刘魁立陈连山施爱东高丙中黄涛
关键词:民族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公历纪年夏历习俗
春节
2007年
人类每一种历法体系都有自己的新年,并伴有相应的纪念或庆祝活动。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现存史料中最早的新年庆祝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巴比伦和亚述分别把各自的新年定在最靠近春分的新月(大致在公历3月中旬)和最靠近秋分的新月(大致在公历9月中旬)。庆祝新年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传统。而中国传统历法(夏历,或称农历)的新年就是现在的春节,目前它仍然是我国最大、最普遍的节日。根据《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的材料统计,春节是我国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汉族、满族、朝鲜族、
陈连山
关键词:春节《不列颠百科全书》民族节日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
鲧、禹神话原型研究中的“捞泥造陆说”献疑被引量:3
2010年
鲧、禹父子治水相关记载既有超自然的神话,也有远古历史传说,一般认为先有超自然的神话,经过历史化改造,转变为远古历史传说。鲧、禹故事无论历史化发生之前,还是之后,其基本内容都是治理洪水,和创世神话似乎无关。部分神话学家认为这组治水神话的原型是创世神话之一即所谓"捞泥造陆"型似乎根据不足。
陈连山
论七夕节的源流被引量:6
2013年
传统观点认为,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始见于《古诗十九首》。其实,睡虎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秦简《日书》显示,牵牛、织女之间已经含有爱情故事。考之典籍,正式的七夕节始于西汉,后来,七夕节习俗逐步包含了乞巧、求爱情、求子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又以乞巧为核心。
陈连山
关键词:七夕牵牛织女节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