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良燕

作品数:50 被引量:722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降解
  • 7篇农药
  • 7篇污染
  • 6篇土壤
  • 6篇安全评价
  • 5篇毒性
  • 4篇生物降解
  • 4篇水生
  • 4篇废水
  • 3篇对硫磷
  • 3篇色谱
  • 3篇杀虫
  • 3篇生物测试
  • 3篇四环素
  • 3篇农药残留
  • 3篇转基因
  • 3篇溴氰菊酯
  • 3篇微生物降解
  • 3篇硫磷
  • 3篇菊酯

机构

  • 25篇南京大学
  • 24篇环境保护部南...
  • 6篇同济大学
  • 3篇国家环境保护...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常州师范专科...

作者

  • 49篇陈良燕
  • 17篇尹大强
  • 14篇石利利
  • 14篇林玉锁
  • 12篇徐亦钢
  • 10篇周军英
  • 5篇龚瑞忠
  • 5篇郑寿荣
  • 4篇浦海清
  • 4篇蔡道基
  • 4篇张洪昌
  • 4篇焦少俊
  • 2篇汤国才
  • 2篇程树培
  • 2篇花铭
  • 2篇胡双庆
  • 2篇胡芳
  • 2篇于红霞
  • 2篇王晓蓉
  • 2篇陈锐

传媒

  • 6篇农村生态环境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化学
  • 3篇农药科学与管...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杀虫单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从农药厂废水排放沟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杀虫单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LY 4,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 .其生长的最适pH为 7,最适温度为 30℃ .该菌对杀虫单有很强的耐受性 ,在杀虫单浓度 ρ =5 0 0 0mg/L时 ,仍能较好地生长并发挥降解作用 .当杀虫单初始浓度高于一定值时 ,一定量的菌剂对杀虫单的降解率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而绝对去除量则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与不加菌的对照相比 ,加入LY 4后 ,可使杀虫单浓度在很短的时间内降到很低的水平 .图 5表 1参
周军英林玉锁徐亦钢石利利陈良燕
关键词:杀虫单降解菌降解特性农药污染
氧化铈载钯催化剂加氢还原脱氯药物分子双氯芬酸钠的研究
本文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沉积法制备了以Pd/CeO2 为代表的负载钯催化剂,并测试其催化还原双氯芬酸钠的活性.结果表明Pd/CeO2 催化还原双氯芬酸钠的活性最高,30分钟内可以将初始浓度为60 mg/L的双氯芬酸钠完全脱氯...
吴可郑寿荣陈良燕
关键词:负载钯催化剂生物毒性
利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监测和评价长江南京大厂江段的水环境质量
对长江南京大厂江段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现场调查,并应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指数法对大厂江段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生物评价.所调查的三个断面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差异显著,每一采样断面上南岸和北岸2...
陈良燕金解民裴大平尹大强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生物监测水环境
苏南地区土壤和作物中农药残留监测被引量:7
2001年
报道了对江苏省苏南地区稻田土壤和稻粒中农药残留采样调查结果。监测农药品种为杀虫单(双)和甲胺磷。监测结果表明,在所有调查采样的土壤和稻粒中,该两种农药均有检出。其中杀虫双在土壤中的浓度范围为 0.000 3— 0.030 mg· kg- 1,米壳中为 0.055— 0.350 mg· kg- 1,米粒中为 0.002— 0.224 mg· kg- 1;甲胺磷在土壤中残留浓度为 0.003— 0.042 mg· kg- 1,米壳中为 0.008— 0.508 mg· kg- 1,米粒中为 0.034— 0.210 mg· kg- 1。
石利利林玉锁徐亦钢周军英陈良燕
关键词:农药残留土壤水稻污染监测作物
钩虾胆碱酯酶(ChE)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研究了有机磷农药甲基嘧啶硫磷、有机氯农药林丹、菊酯类农药氯菊酯、表面活性剂直链苯磺酸钠和重金属Zn对钩虾 (GammaruspulexL .)胆碱酯酶 (ChE)和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活性变化以及毒性影响 .结果表明 ,在暴露 2 4h和 48h后 ,仅有机磷农药甲基嘧啶硫磷显著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在暴露 48h后 ,有机氯农药林丹和菊酯类农药氯菊酯能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 ,在暴露 2 4h后 ,仅林丹导致谷胱甘肽转硫酶明显升高 .作为生物标志物 ,胆碱酯酶比谷胱甘肽转硫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这两种生物标志物较毒性试验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尹大强金洪钧于红霞陈良燕
关键词:胆碱酯酶谷胱甘肽转硫酶敏感性水生生态
DLL-1菌在土壤中对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性能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研究了邻单胞菌 (DLL 1)在土壤中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性能与影响因素 .DLL 1菌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与河北砂壤土中均能发挥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农药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农药浓度在 1 5— 45 0mg kg范围内 ,DLL 1菌作用2 4h后 ,降解率达 86 0 %— 95 2 % .在模拟水田与旱田试验中 ,加菌 2 4h后土壤中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率均达到 95 %以上 ,而对照试验中降解率仅为 18 8%、42 2 %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 :当DLL 1菌剂用量大于 3g m2 时 。
石利利林玉锁徐亦钢周军英陈良燕
关键词:土壤降解土壤污染微生物降解
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评价被引量:31
1997年
研究了在稻田-鱼塘生态系统中,模拟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后遇大雨,田水中残留农药流入鱼塘,对塘内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鱼、贝类未发现死亡现象;残留、毒性测定结果与危害性实测结果相符。排水口附近供试虾类大量死亡。排水口较远处,虾类的危害影响较轻。虾类对溴氰菊酯有明显的回避性,自然水域中虾类的危害程度比关在网箱内的要小。鱼塘中浮游动物受害十分严重,但2周后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稻田养鱼无危害影响。
蔡道基龚瑞忠汤国才陈良燕
关键词:溴氰菊酯水生生物安全评价稻田养鱼鱼塘
邻单胞菌DLL-1对土壤中甲基对硫磷的降解被引量:21
2002年
应用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1对土壤环境中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DLL-1对甲基对硫磷具有高效降解作用,不论是菌原液、菌体细胞还是离心去菌体的培养液都表现出很好的降解作用.DLL-1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移动性.当从土壤表面施加菌剂时,对0~6cm深的土层中的甲基对硫磷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对土壤中一定含量的农药来说,降解菌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适菌量.
周军英林玉锁徐亦钢石利利陈良燕
关键词:DLL-1土壤甲基对硫磷降解污染治理
生物测试法应用于判别除草剂环境污染被引量:1
200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阿特拉津、乙草胺、甲磺隆3种除草剂对玉米根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玉米对3种除草剂的敏感顺序为甲磺隆>乙草胺>阿特拉津。将此结果应用于农药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与诊断工作中,对污染因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判定。
陈良燕林玉锁石利利
关键词:除草剂环境污染乙草胺甲磺隆生物测试污染事故
四环素在乌栅土中的吸附与解吸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批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环素(TC)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中的吸附解吸,以及pH和典型二价阳离子Ca2+和Mg2+对TC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TC在乌栅土中的吸附可以用线性方程拟合,所得Kd和Koc值分别为419.38L·kg-1和19782.07L·kg-1,Kd和Koc值较高,这表明乌栅土中的TC不易迁移和淋溶,对太湖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等饮用水源的影响风险较小。对单次吸附解吸过程的结果采用滞后性指数评价TC的解吸的滞后性,得到滞后性指数为2.58,显示TC在乌栅土中的解吸存在明显的滞后性。TC在乌栅土中的吸附也受pH条件和二价阳离子的明显影响,低pH条件可以明显地促进TC在土壤中的吸附,而高pH条件下,TC吸附受到抑制,并更易于达到最大吸附量。通过对低pH条件TC+离子含量分数的分析表明,TC+离子能明显地增加TC在土壤上的吸附,并且其离子所占比例与分配系数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典型二价阳离子Ca2+和Mg2+的存在也可以明显降低TC在土壤上的吸附。
焦少俊孙兆海郑寿荣尹大强浦海清陈良燕
关键词:四环素吸附解吸PH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