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舒颖

作品数:10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发光
  • 2篇电化学发光免...
  • 2篇电化学发光免...
  • 2篇人乳
  • 2篇乳头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细胞
  • 2篇瘤病毒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分析
  • 2篇聚体
  • 2篇抗原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化学发光免疫
  • 2篇化学发光免疫...
  • 2篇二聚体
  • 2篇发光免疫分析

机构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陈舒颖
  • 3篇王金龙
  • 3篇闵玲
  • 2篇叶伟成
  • 2篇邹红玲
  • 2篇李志阳
  • 2篇杨丽娜
  • 2篇廖明
  • 1篇方晓琳
  • 1篇杨素冰
  • 1篇李志阳
  • 1篇梁冬艳
  • 1篇李秋明
  • 1篇邱芳华
  • 1篇罗凯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患者测定D-二聚体定量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关于测定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对肝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西门子试剂盒检测104例肝癌患者(肝癌组)、45例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并进行对比。结果慢性肝病组D-D含量(1.04±0.51)μg/ml及AT-Ⅲ活性(82.94±11.75)%与健康对照组(0.21±0.15)μg/ml、(93.56±9.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Ⅰ[(0.97±0.80)μg/ml、(79.98±17.53)%]、Ⅱ期[(1.05±1.14)μg/ml、(79.80±1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Ⅲ[(1.90±1.39)μg/ml、(70.45±18.52)%]、Ⅳ期[(3.06±2.19)μg/ml、(61.67±20.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Ⅰ、Ⅱ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与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D-D含量越高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比,同时AT活性越低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反比。
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关键词:D-二聚体肝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195例结直肠癌样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通用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样本中的HPV DNA,随后用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对HPV DNA阳性样本进行HPV分型,同时统计HPV阳性标本的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结直肠癌标本中HPV感染阳性率为17.94%(35/195),以HPV16、18型感染为主,且存在混合感染;HPV感染阳性标本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2.85%,PIK3CA、BRAF基因突变率均为2.86%,HPV感染与三个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中以右半结肠的癌变居多,癌组织以中分化为主,临床Ⅱ期多见,多无淋巴结的转移。结论 HPV感染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K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无关。
李志阳陈舒颖张先言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结直肠癌突变
CE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人癌胚抗原(CEA)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方法生物素标记的CEA McAb、钌复合物标记配对的CEA McAb、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性微粒组成CEA ECLIA试剂,用ECLIA仪检测CEA并做方法学评价。用本法与进口的同类ECLIA试剂对119例结直肠癌、150例肺癌、45例胃癌、32例胰腺癌和3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CE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调查218名志愿者血清CEA正常参考值。结果本法检测CEA的批内CV为1.6%~7.1%,批间CV为2.3%~11.7%,灵敏度为0.2 ng/mL。与CA19-9和AFP无交叉反应。自建ECLIA检测CEA浓度范围为0.2~1000.0ng/mL,正常参考值低于5.6ng/mL。结论自建CEA ECLIA与进口试剂比较(r=0.9641,P<0.05),正常参考范围接近进口同类方法。具备产业化的潜能。
王金龙叶伟成邹红玲罗凯陈舒颖
关键词:癌胚抗原电化学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人糖链抗原24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人糖链抗原242(CA242)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方法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CA242单克隆抗体、钌复合物标记配对的抗CA242单克隆抗体组成CA242 ECLIA检测试剂,在ECLIA分析仪上对其特异性、精密度、灵敏度等效能进行方法学评价;用所建立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7例胰腺癌、14例胃癌、25例肠癌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CA242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构建的CA242 ECLIA分析法与CA199和CEA无交叉反应,批内精密度为1.4%4.7%,批间精密度为2.5%5.1%,灵敏度为2.0U/mL,测量范围为2.0150.0 U/mL,与ELISA检测结果相关性好(Y=1.066 4+0.997 9X,r=0.998 9,P〈0.05),且ELICA检测耗时(18 min)短于ELISA(4 h)。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CA242 ECLIA分析法特异性高、灵敏度好、检测速度快、定量检测、无放射性污染,在胰腺癌。
王金龙叶伟成邹红玲陈舒颖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风险评估
目的:  1.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在妇科门诊初次就诊人群中的感染情况。  2.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联合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与临床价值。  3.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
陈舒颖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宫颈病变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实施免疫化学法检验,分析比较癌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变组织的CIP2A阳性表达率(76.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00%),P<0.05。结论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可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关键词:CIP2A
Sysem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以Sysem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研究分析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方法通过110次Sysemx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研究分析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结果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凝血常规检测失控占比分别为凝血酶时间(TT)为23例(20.90%)、凝血酶原时间(PT)22例(20%)、纤维蛋白原(FIB)28例(25.4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VFF)37例(33.63%);引起失控的主要原因为试剂、仪器以及质控物操作方面。结论失控的主要因素在于试剂失效、检测光强度变弱以及检测仪器存在进样不准确现象等几个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标准合理化操作来避免和减少失控现象。
杨素冰李志阳陈舒颖
关键词:凝血检验
多项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的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同时检测CEA、CA199、CA125、CA242对胰腺癌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1例胰腺癌患者、2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以及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胰腺癌患者的CEA、CA199、CA125、CA242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且比单项诊断为胰腺癌的几率要高。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CA125、CA242能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以及对慢性胰腺炎的转归的提示作用。
方晓琳陈舒颖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标志物
血清DCD、CA199、CA724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皮离蛋白(DCD)、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81例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DCD的表达情况,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D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中CA199、CA724以及CEA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为0.930,DCD、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是0.942,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曲线下面积;病例组TNM分期越高,血清中CA199、CEA的表达量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DC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血清中DCD、CA199、CA724以及CEA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肿瘤联合诊断的标志物,对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舒颖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闵玲
关键词:大肠癌DCDCA199CA724CEA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卵巢癌抗原(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16例肺癌(鳞癌124例,腺癌50例,小细胞肺癌42例)患者和92例良性肺病(炎性假瘤24例、结核32例、其他良性肺病36例)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的含量进行检测,计算其对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的含量分别为(53.26±23.21)ng/ml,(14.95±5.32)ng/ml,(21.94±9.26)ng/ml,(141.64±57.68)U/ml,良性肺病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的含量分别为:(10.63±6.56)ng/ml,(2.36±0.98)ng/ml,(7.69±3.69)ng/ml,(16.98±8.94)U/ml,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分布有明显的病理倾向性,CEA、CA125在腺癌中表达较高,而CYFRA21-1在鳞癌中表达较高,NSE在小细胞癌中表达较高。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对肺癌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高,准确性也较低,四项联合检测则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明显提高,阴性似然比为0.1。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和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为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李志阳王金龙陈舒颖
关键词:肺癌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卵巢癌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