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琦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的表达及临床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淋巴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管的增生。乳腺癌早期主要经淋巴道转移,淋巴结受累程度是一个关键的预后指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其受体VEGFR-3是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VEGF—C与VEGFR-3特异性的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它可以诱导淋巴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并形成淋巴窦,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㈦。本研究拟通过对乳腺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的检测。旨在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陈润琦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乳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R-3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生成因子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5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乳腺癌是现代临床医学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时重要的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乳腺癌研究的逐步加深,手术切口也逐渐缩小。但是腋窝淋巴结的清扫仍然是目前这种手术的重点。据有关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阴性率为70%以上,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不但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反而还会因为对患者的损害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目前临床医学上认为,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通常最早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帮助患者判断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陈润琦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现代临床医学妇女健康
- 注射器负压连接套管针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寻找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308例分别采用针吸抽取和注射器负压连接套管针的方法处理,对总抽取液量和愈合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后者总抽取量明显少于前者,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新方法较针吸法疗效更优。
- 田富国韩国晖陈润琦
- 关键词:皮下积液注射器负压套管针
- Ⅰ、Ⅱ期乳腺癌的病理分析及外科治疗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症状,探讨Ⅰ、Ⅱ期乳腺癌的病理学机制和找到好的外科治疗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在2010~2012年间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治疗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进行临床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32.3%,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42例,占患者总数的67.7%,患者的治疗效果/肿块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和治疗方法有直接关系。结论临床上对Ⅰ、Ⅱ期乳腺癌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理学分型,进行适当的外科手术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对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陈润琦
- 关键词:乳腺癌
-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这一治疗术式一经推广,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1]。本研究旨在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年龄39~63岁,平均(48±6)岁。肿瘤直径1.20~2.86 cm,平均(1.81±0.54)cm。
- 刘丽平陈润琦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手术保乳手术肿瘤直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
- 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VEGF-D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分析乳腺癌组织内部淋巴管生长因子的不同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80例人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石蜡切片分别进行检测,观察VEGF-D的表达状态。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62例VEGF-D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7.5%(62/80);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78.8%(41/52)。结论乳腺癌细胞中存在VEGF-D,其表达状态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VEGF-D可能是原发灶肿瘤细胞和周围淋巴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旁分泌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在淋巴管转移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陈润琦李建民
-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免疫组化肿瘤转移
- 分析食疗在肿瘤中医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医饮食护理即众所周知的食疗,是指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利用不同种类食物的性味,实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肿瘤中医的康复治疗过程使用了中医辨证施护以及整体观念理论,在康复治疗手段以及传统康复护理的综合搭配下,能够对肿瘤患者带癌生存期、化放疗恢复期起到良好的调理作用,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
- 陈润琦
- 关键词:肿瘤食疗中医护理
- VEGF-C VEGF-D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陈润琦徐恩伟李建民
- 关键词:区域淋巴结转移VEGF家族VEGF-D淋巴管内皮细胞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方案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950mg/m^2,2次/d,口服,第1天至第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9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4.76%(23/42),临床获益(CBR)率64.2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P)10.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5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76.1%和71.4%)、手足综合征(45.2%)和恶心、呕吐(52.3%),多数为Ⅰ~Ⅱ度。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方案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较高,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田富国武海明陈润琦张国琛韩国晖梁小波王玉高峻崔灵芝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
- 全文增补中
- VEGF-C、VEGF-D与其受体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 目的: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40例乳腺纤维瘤以及80例人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的检测,旨在...
- 陈润琦
-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