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涌涌 作品数:5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电流感觉阈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6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起病隐匿,发病率高,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潘雪 顾峻菱 胡华斌 黄璞 刘冬梅 陈涌涌关键词:神经传导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以WHO-西太平洋区成人肥胖诊断标准,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为切点分为非肥胖组87例,肥胖组70例,分析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结果:肥胖组年龄(P=0.0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P=0.036)、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P=0.010)均低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r=-0.191,P=0.017)、TBA(r=-0.211,P=0.008)与2型糖尿病肥胖发病呈负相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r=0.178,P=0.027)与2型糖尿病肥胖发病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A(OR=0.551,95%CI=0.317~0.957,P=0.034)使2型糖尿病肥胖发病的风险降低了44.9%。结论:胆汁酸可能是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 陈满 陈涌涌 赵璐 胡华斌 陈香均关键词:肥胖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多功能内分泌因子Nesfatin-1的研究近况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代谢调节因子,这对脂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发病机制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日本学者Oh-I等[1]提出了Nesfatin-1存在的第一个信息。 陈涌涌 胡歆 杨刚毅关键词:肥胖症 进食 食欲调节 摄食行为 NESFATIN-1 新诊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定义标准,即年龄45岁为切点分为青年组60例、中老年组97例。比较分析新诊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生化指标,以探索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发现,青年组男性比例、体重指数(BMI)、空腹葡萄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均高于中老年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汁酸(TBA)均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发病与男性(r=0.199,P=0.013)、TC(r=0.159,P=0.048)、TG(r=0.253,P=0.001)、UA(r=0.298,P=0.000)呈正相关,与TBA(r=-0.226,P=0.005)、HDL-C(r=-0.176,P=0.029)呈负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OR=1.978,95%CI:1.068~3.662,P=0.030)、UA(OR=1.004,95%CI:1.000~1.009,P=0.039)增加了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发病的风险,TBA(OR=0.509,95%CI:0.283~0.913,P=0.024)使2型糖尿病青年发病的风险降低了49.1%。结论TG和UA可能是新诊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BA可能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陈满 陈涌涌 赵璐 胡华斌 陈香均 汪志红关键词:青年 影响因素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Diabetes mellitus","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Aldosereductase inhibito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末次检索日期为2012年5月,根据入排标准全面收集相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相应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ARIs与安慰剂相比,改善静息心率变异(WMD=0.25,P=0.04)、30∶15比值(WMD=0.04,P=0.001)、立卧位SBP变化(WMD=-5.9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除托瑞司他外,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RIs治疗早期或亚临床期DCAN方面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胡歆 李生兵 陈涌涌 杨梦柳 杨刚毅关键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糖尿病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