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

作品数:11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洪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肠道
  • 3篇发病
  • 3篇肠道感染
  • 3篇肠道功能
  • 3篇肠运动
  • 2篇动功
  • 2篇一过性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食管
  • 2篇综合征
  • 2篇胃肠
  • 2篇肥大
  • 2篇肥大细胞
  • 2篇感染后
  • 2篇肠道功能紊乱
  • 2篇肠功能紊乱
  • 2篇肠易激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1篇大细胞
  • 1篇性疾病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陈洪
  • 10篇段丽萍
  • 5篇叶嗣懋
  • 5篇朱元莉
  • 2篇温燕
  • 2篇夏志伟
  • 2篇杨燕琳
  • 1篇林三仁
  • 1篇王琨
  • 1篇杨燕玲
  • 1篇李渊
  • 1篇张莉
  • 1篇朱丽

传媒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一过性肠道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建立大鼠一过性肠道感染模型。方法 云南大理株旋毛虫幼虫囊胞 (4 0 0 0条 1mlNaCl)感染成年雄性SD大鼠 ,分别于感染后 7、14、2 8、5 6d取大鼠小肠及结肠组织 ,4 %多聚甲醛 4℃固定过夜 ,常规石蜡浸润包埋 ,5 μm切片 ,HE染色 ,用组织形态学积分评定肠道炎症的变化。结果 大鼠于感染后 7d肠道明显充血水肿 ,糜烂 ,黏膜下出血 ;组织学观察肠黏膜绒毛破坏、融合变短 ,隐窝加深 ,绒毛隐窝比减小 ,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感染后 14d黏膜破坏程度最为严重 ,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小肠病变最为显著。感染后 2 8d肠道炎症明显减轻 ,5 6d肠道黏膜恢复正常。结论 大鼠旋毛虫感染所导致的肠道病理变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肠道一过性感染的动物模型 ,可用于感染后肠道功能改变的研究。
段丽萍陈洪温燕叶嗣懋朱元莉杨燕玲
关键词:肠道感染旋毛虫肠道功能肠易激综合征IBS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分析引起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 收集 1998-0 1~ 2 0 0 0 - 12收治的急性胰腺炎 2 2 6例 ,根据胰腺炎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和复发组 ,对两组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单次发作组 185例 (81 9% ) ,复发组 4 1例 (18 1% ) ,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别 ;复发组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1) ,年龄相对集中于 2 0~ 4 0岁。单因素分析显示 :饮酒、高脂血症病史、血清高甘油三酯 (TG)及高血糖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RAP)相关 ;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高TG血症、饮酒为RAP最有可能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5 0 9、1 2 4。复发组病人发生重症胰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单发组 (P <0 0 1)。结论 高TG血症及饮酒等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 ;
段丽萍陈洪李渊王进吕愈敏
关键词: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高危因素预后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胃肠道功能紊乱(FGIDs)中最具代表性疾病之一,多呈慢性复发过程,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国外健康人群中10%~20%曾罹患此病,国内北京地区其流行率在7%左右。IBS虽为良性病变,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
陈洪段丽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胃肠道功能紊乱腹部不适大便性状
脊髓损伤患者直肠肛门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节段脊髓完全/不完全损伤患者的直肠肛门运动及感觉变化特点。方法 22例由于外伤所致单纯或复合性颈、胸、腰段脊髓完全或不完全损伤患者(男性19例,女性3例,男:女= 6.33:1),年龄20~52岁(平均36....
陈洪段丽萍
文献传递
肥大细胞、5-羟色胺与感染后肠运动功能紊乱发病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陈洪段丽萍朱元莉叶嗣懋杨燕琳
关键词:肠黏膜肥大细胞运动功能紊乱发病关系感染后5-羟色胺
胃食管酸反流与顽固性咽喉部症状
2003年
夏志伟朱丽段丽萍陈洪张莉
关键词:咽喉部顽固性
肠道感染在肠运动功能紊乱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3年
陈洪段丽萍叶嗣懋
关键词:肠道胃肠通过时间结肠大肠
肥大细胞、5-HT及CGRP在感染后肠道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
2003年
段丽萍陈洪朱元莉
关键词:肥大细胞CGRP肠道功能
肠道感染在肠功能紊乱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通过观察SD大鼠肠道旋毛虫感染自愈后肠道功能(肠道通过时间及结肠测压)的改变,探讨感染在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云南大理株旋毛线虫感染成年雄性SD大鼠,用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评定肠道炎症的变化和恢复。
陈洪叶嗣懋朱元莉
关键词:肠道感染肠功能紊乱发病
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酸暴露的特点比较被引量:48
2005年
目的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 (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各亚组食管酸暴露特点。方法 具有典型反酸 烧心等症状的 12 8例患者 ,经胃镜等系统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便携式 pH监测仪行胃食管 2 4hpH监测 ,DeMeester积分≥ 15分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 结果  12 8例患者中 ,37例 (2 8 9% )存在RE ,91例 (71 1% )为NERD。pH监测阳性在RE组和NERD组中分别为 2 5例 (6 7 6 % )和 4 6例 (5 0 5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DeMeester积分均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5 3 4 5± 6 2 0 4比 4 0 0 4± 6 1 80 ,P >0 0 5 )。RE组长反流次数显著高于NERD组 (8 16±10 2 7比 3 96± 6 87,P =0 0 0 4 )。以症状指数 >5 0 %为阳性 ,NERD阳性组 (pH值监测异常 )症状指数阳性率显著高于NERD阴性组 (pH值监测正常 ) (43 5 %比 15 6 % ,P <0 0 0 1)。NERD阴性组中具有阳性症状指数的患者 7例 (15 6 % ) ,阴性症状指数者 38例。前者总反流次数及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后者。RE患者中 ,12例 pH监测阴性者食管及胃内pH的中位值显著高于 pH监测阳性者。结论 RE患者长反流发生率高于NERD患者 ;症状的发生与酸反流相关 ;NERD患者根据酸反流与症状关系可分为不同的亚组。
王琨段丽萍陈洪夏志伟林三仁
关键词:NERD酸反流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组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