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生
- 作品数:45 被引量:47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出场语境及其行动框架被引量:13
- 2023年
- 共同富裕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工具,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转型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也有力推动着共同富裕进程。从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出场语境讲,“继承与发展”的历史演进、“共建共融共享”的理论逻辑与“三生共融”的现实理路,共同构建了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三维通道。从其行动框架看,“富裕”与“共同”的价值共识要求其内容既包括发展智慧农业释放产业活力、提高村民数字技能构建数字乡村共同体、培育乡村数字平台的数字乡村赋能共富增量,也包括聚焦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再造数字服务供给、完善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数字乡村赋权共富成色。从赋能与赋权的两维讨论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行动,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
- 陈桂生徐铭辰
- 关键词:数字乡村共同富裕
-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德国鲁尔区的经验及启示被引量:5
- 2014年
- 优化政府治理过程,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德国鲁尔区区域整治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联邦、州和鲁尔区政府治理鲁尔的特有模式和路径。通过明确政府政策导向、设立权威机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基础设施、加大环保力度等一系列整治措施,逐步改变了鲁尔区高耗能、以环境为代价谋取发展的老路。通过培植有竞争力的新兴替代产业,拉动了结构转型,较好地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经济停滞和环境恶化的难题。鲁尔区的经验为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借鉴。
- 陈桂生
-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经济政府治理
-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及其推进机制被引量:2
- 2025年
-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数字农业生产的技术嵌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能转换、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跃升,是解说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框架。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的内在逻辑包括以“强”“富”“美”为意涵的价值逻辑,以动力、组织、调适为内容的驱动逻辑,以现实需要和创新任务为目标的现实逻辑。就其推进机制而言,从迭代新技术增动能、重组新要素增形态与拓展新空间增场景等三方面着手,是持续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韧性的有效解。
- 陈桂生陈桂生
-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
- 数字乡村协同建设研究:基于SFIC模型的分析被引量:36
- 2022年
-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数字化赋能工程。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社会组织和村民等多主体的数字化协同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建设数字乡村的动力源。按照SFIC模型的协同逻辑讨论数字乡村协同建设,既是数字赋权在乡村场域的理论应用,也是数字乡村建设互动协作的实践需求。从SFIC模型的结构要素出发,梳理了数字乡村协同的起始条件鸿沟、催化领导乏力、制度设计缺陷、协同过程不畅和协同效果欠佳等建设困境。夯实资源对接的协同基础、提升组织催化效能、锚定目标适恰的政策设计、再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程序、聚焦评估与反馈兼具的机制创新,是优化数字乡村协同建设的政策工具集。
- 陈桂生徐铭辰
- 关键词:数字乡村协同治理
- 基于利益博弈的药品价格规制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药品作为一种关乎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价格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以药品价格规制过程中的多元利益主体间博弈为视角,从药品使用者、医疗机构、医保机构、药品企业和政府等五个维度就药品价格规制失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别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按照利益博弈的逻辑,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完善医疗机构的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公民社会对规制机构权力的制约以及扩大医保机构谈判话语权等方面,对药品价格的有效规制作了相应讨论。
- 陈桂生刘梦琦
- 关键词:药品价格利益博弈政府规制
- 空间、技术与包容:迈向共同富裕的数字乡村建设动力机制与行动框架被引量:5
- 2023年
- 乡村场域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技术的嵌入与应用,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赋能价值日益凸显。从理论范式演进与目标耦合以及实践中的富裕增量与富裕共享的逻辑看,数字乡村建设嵌入共同富裕发展系统。就其运行动力而言,从空间嵌入、技术驱动与平权共享等机制切入,数字乡村建设系统地丰富着共同富裕的“中国之治”模式。在行动框架上,提升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适配性的空间重构、打开数字赋能共同富裕新引擎的技术增效、共享和美乡村红利的数字包容等协同行为,是数字乡村推动中国式共同富裕进程的题中之义。
- 陈桂生史珍妮
- 关键词:共同富裕数字乡村乡村建设
- 数字赋能乡村空间治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解释被引量:27
- 2023年
-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与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的深入开展,数字技术“解构-重构”乡村空间形态的数字治理转型进程愈发加快。按照空间生产理论的逻辑,“物质生产-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相耦合的空间治理模型可适用于乡村“空间转向”的数字化治理实践。从空间区隔问题看,数字赋能乡村空间治理在“物质生产-社会治理-精神文明”三维分别存在乡村产业的内生动能乏力、乡村社会治理功能弱化、乡村文明的情感价值嬗变等治理顽疾。为提升数字乡村治理效能,从空间重构的理路,数字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数字融合乡村社会结构、数字孪生乡村公共生活场景等因应之策,将有助于数字乡村物质生产空间的丰富、社会治理空间的拓展以及精神文明空间的融合。
- 陈桂生吴合庆
- 关键词:数字乡村
- 从职业认同到工作投入: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8
- 2018年
- 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探索职业认同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基于有机整合理论,本研究运用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了职业认同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303份样本数据分析表明:职业认同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间接通过公共服务动机来实现;自我效能感不但正向调节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关系,而且会增强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政府情境中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对政府部门从职业认同角度提升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
- 陈文春张义明陈桂生
- 关键词:公共服务动机自我效能感
- 乡村振兴视角下推进农村创业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中部县域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以我国中部省份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为样本,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搭建平台、财税政策、金融供给、特色资源和产业融合五个前因变量促进农村创业创新的组态结构。结果显示:金融供给是农村创业创新的必要条件;财税政策是农村创业创新的充分条件;产业融合是特色资源优势发挥的“催化剂”;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更多取决于多变量的组态效应。坚持因地制宜、优选政策工具组合,是协同共进农村创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解。
- 陈桂生岳喜优
- 关键词:农村创业县域经济
- 生产性服务业何以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基于组态效应的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以我国27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效应分析入手,探究金融、供应、农机、科技、销售、信息等6类生产性服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组态构型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无法通过单项服务达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的,而是以组态形式发挥作用;农机、科技和信息服务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条件,在不同组态路径中起到主导作用;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可归结为:科技+信息主导型、农机+科技+信息主导型、科技主导型、农机+信息主导型。
- 陈桂生岳喜优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