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油二酯转酰基酶-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甘油二酯转酰基酶-1(DGA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69名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68名健康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含量,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法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DGAT1基因C79T位点和K378N位点多态性。【结果】尚未发现中国汉族儿童DGAT1基因K378N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不同性别儿童的C79T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儿童DGAT1基因C79T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儿童DGAT1基因C79T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和女童的C79T位点基因型TT型和TC型间TG、CHO和BMI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未发现DGAT1基因K378N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肥胖儿童DGAT1基因C79T位点的TC基因型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稍高于健康对照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陈斌李海飞谢建生刘一心郝颖吴维青
- 关键词:多态性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风险分层在深圳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初筛阳性人群分流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其导致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差异。方法2015年3月1日至6月15日,在深圳市选取1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招募30~59岁2 717例女性参与宫颈癌筛查,分析HPV基因分型、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及以上(CIN2+)为终点,计算不同HPV基因亚型组合筛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2 717例研究对象中,HPV感染率为15.9%(432/2 717)。高危型HPV感染率前5位分别为HPV52(22.9%,99/432)、HPV16(12.7%,55/432)、HPV53(10.0%,43/432)、HPV51(8.6%,37/432)和HPV58(8.1%,35/432)。HPV33/16阳性预测CIN2+的灵敏度(57.1%)高于HPV16/18阳性(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33/16和HPV16/18阳性预测CIN2+的特异度分别为87.3%和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细胞学检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以上(LSIL+)联合HPV33/16阳性和液基细胞学检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以上(ASC-US+)预测CIN2+的灵敏度分别为75.0%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细胞学检查LSIL+联合HPV33/16阳性和液基细胞学检查ASC-US+预测CIN2+的特异度分别为83.5%和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感染HPV的女性罹患子宫颈高级别CIN的风险因HPV基因亚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风险排名前5位的基因亚型分别为HPV33、HPV16、HPV58、HPV56和HPV68。在HPV基因亚型检测技术普遍应用的前提下,液基细胞学检查LSIL+联合HPV33/16分型可考虑作为发达地区城市人群HPV阳性者的分流策略。
- 刘植华林威王月云吴波袁世新姚吉龙赵晓山陈斌乔友林赵方辉陈汶胡尚英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宫颈癌筛查
- 深圳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学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深圳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学调查特征。【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11 454名0-6岁儿童,以WHO身高标准体重标准为肥胖的判断标准。【结果】总的肥胖检出率为4.2%,男童4.9%,女童3.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4.749,P〈0.001),总的超重检出率为10.2%,男童10.6%,女童9.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1.954,P〉0.05)。0岁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于1岁组,1-5岁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之间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超重=65.937,χ^2肥胖=121.402,P值均〈0.001)。特区内、外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超重=0.74,χ^2肥胖=3.045,P值均〉0.05)。出生体重≥4 kg、父亲低学历、父亲肥胖、母亲肥胖、4个月前人工喂养为主、剖宫产、小儿经常看和食品有关的广告、小儿睡前1 h进食奶类、小儿食欲好、吃饭速度快、父亲鼓励小儿多吃、母亲鼓励小儿多吃、小儿每天运动时间〈1 h等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率急剧上升,饮食行为、运动及遗传等是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应在全市采取统一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干预措施。
- 陈斌李海飞王功军刘一心雷雨李素丽
- 关键词:肥胖流行学儿童
- 1998-2004年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分析及随访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总结分析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建立深圳市所有产科医院的筛查网络,以非选择性新生儿为对象,在出生72 h,充分母乳后采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苯丙氨酸、半乳糖含量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筛查覆盖率97.07%。筛查阳性者,以血清标本复查确诊。结果6年多共筛查新生儿325 498人,其中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96人,苯丙酮尿症(PKU)12人,半乳糖血症1人,G-6-PD缺乏症1082人。经早期诊断治疗,患儿的智能和体格等发育无明显异常。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PKU、G-6-PD缺乏症和半乳糖血症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采取早期治疗能有效地防止患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低下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
- 刘一心黄晓春陈斌黄谨王虹林艳伍小秋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
- 深圳市0~6岁儿童家长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0~6岁儿童家长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统一设计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流行病学调查表,医疗保健机构采用方便抽样选择调查对象,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获得调查样本5 147例。结果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4%(4 139/5 147),≤25岁的年轻家长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为69.0%(629/911);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年龄组、户籍及文化程度是0~6岁家长出生缺陷知晓的影响因素。知晓组和不知晓组婚前检查(χ~2=220.945,P〈0.001)、孕前检查(χ~2=141.297,P〈0.001)及产前检查行为(χ~2=111.586,P〈0.001)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岁的年轻家长、文化程度低、外来流动人群是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应予以重点关注。
- 王月云张燕茹聂绍发任晓慧陈斌
- 关键词:先天畸形流行病学研究
- 深圳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深圳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PV感染和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深圳市对2 694名成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宫颈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HPV的感染率为17.8%(480例),单纯高危型和单纯低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6.0%和1.8%。高危性HPV感染者432例,以52型、16型、53型、51型、58型为主,感染率分别为3.6%、1.9%、1.5%、1.4%、1.2%;低危型感染者48例,主要致病亚型为HPV81(0.8%)、HPV6(0.3%)和HPV11(0.3%)。单因素分析后,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首次性生活年龄、丈夫婚外性行为、生产次数、流产史、性伴侣数、生殖系统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性生活年龄(≤20)、丈夫婚外性行为、生产次数(>1)、流产史、性伴侣数(>1)、生殖系统感染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妇女HPV感染率较高,最常见感染型别为HPV 52,其次是HPV16、HPV 53、HPV 51和HPV 58。感染高峰年龄为30~<40岁和45~<6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及妊娠次数、流产、丈夫婚外性行为和生殖系统感染是影响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 王月云唐朝刘植华林威袁世新陈斌吴波乔友林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女性
- 深圳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布情况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以深圳地区2017年1—9月参与子宫颈癌HPV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结果阳性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HPV感染亚型分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7年1—9月,深圳地区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0.3%(10 328/100 222),其中5 258例HPV感染者纳入型别分布分析,中位年龄为36岁(P25~P75:31~44),汉族占99.6%(5 238例),已婚者占96.8%(5 090例),单一型别感染者占78.7%(4 13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占94.3%(4 960例)。在4 960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52、HPV16、HPV58、HPV51和HPV18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26.1%、17.4%、14.7%、8.9%和8.4%。在298例低危型HPV感染者中,HPV6、HPV43、HPV11、HPV42和HPV44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30.5%、20.8%、20.1%、20.1%和11.7%。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筛查形式和医保类型的HPV阳性者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女性子宫颈HPV感染以单一型为主,HPV52是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
- 林威刘植华王月云富诗岚袁世新陈斌吴波乔友林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子宫颈
- 深圳市1998—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分析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对筛查检出率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自动连续微量流动荧光分析技术、荧光酶免法、酶联免疫法、细菌抑制法等技术,检测出生3d新生儿足跟血干血片中苯丙氨酸、促甲状腺素、总半乳糖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进行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结果1998至2008年筛查了深圳市782630名新生儿,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27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15例,高苯丙氨酸血症8例,四氢喋呤缺乏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58例,2002年8月至2008年12月筛查新生儿631878名,检出高半乳糖血症12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937例。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避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所致智障残疾等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 黄晓春伍小秋黄荣彬刘一心陈斌文伟
-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管理的104例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于每次到院时接受喂养保健指导与定期体检,研究组采取全方位的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比较两组婴幼儿6个月与12个月时体重与身长的变化,以及铁、锌的低下率与贫血率。结果研究组婴幼儿6个月与12个月时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身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身长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婴幼儿铁、锌的低下率与贫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可以有效保障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 赖桂英陈斌李金华黄桂芳
- 关键词:婴幼儿
- 我国11城市3~6岁儿童单纯肥胖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0
- 2011年
- 目的探索我国城市3~6岁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的关系,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成都、济南、深圳、沈阳、上海、重庆、郑州、西安、长沙、青岛和海口11个城市中随机抽取3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幼儿园6所,所有在园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以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加2个标准差作为肥胖判断标准。将调查中确诊的单纯肥胖症儿童与同性别、同年龄、同班级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1∶2配对后,对所有肥胖儿童和配对的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家长自填问卷调查,回收的完整调查问卷中2218份肥胖问卷和5380份正常体重问卷,分别作为本研究的肥胖组和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OR=1.48)、母亲受教育程度低(OR=1.20)、父母超重(OR=1.55、OR=1.81)、每周食用甜饮料≥3次(OR=1.34)、食欲好(OR=4.07)、进食速度快(OR=2.77)、4个月前非纯母乳喂养(OR=1.71)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有45.6%和84.9%的肥胖儿童家长对儿童体型和肥胖对健康危害的认识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和存在错误认识;分别有53.4%、43.3%和51.2%的肥胖儿童家长有鼓励进食、食物奖励和不限制零食的行为。结论 3~6岁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育儿观念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李晓慧丁宗一文红王文媛王念蓉王红向伟陈斌郭建华钟燕陈社菊黄哲张晶蒋竞雄
- 关键词:肥胖症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