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伟
- 作品数:27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002年
- 正值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之际,市委宣传部、市社联、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理论座谈会,天津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也专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召开学术研讨会,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这对于今天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到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一脉相承,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现将部分学者的论文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 陈尚伟
-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质论
- 论邓小平现代生产力观的构成及其理论贡献被引量:1
- 2001年
- 科技、教育与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三大智能要素 ,智能化成为现代生产力的最显著特征 ;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使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强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人类对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以此为基本框架 ,本文从科技、教育、管理、经济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与生产力五个方面 。
- 陈尚伟
- 关键词: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教育邓小平
- 论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被引量:3
- 2012年
- 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人的需要须通过欲望或利益的形式而实现,因此要把握需要合理性,对真实需要与被欲望扭曲的需要进行区分,并对利益的社会合理性进行考察。人的需要具有结构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实现需要自身结构的合理性,要坚持其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实现生产实践的合理性,要解决技术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的矛盾;而实现需要的合理性,则要解决需要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性和消费方式的合理性问题。
- 陈尚伟高永强
- 关键词:欲望消费主义
- 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论被引量:3
- 2006年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理论,为当代人学异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人的异化是对人与世界三重基本矛盾(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割裂,是对人的本真的类本性的背离,是历史在特定阶段必经的历史过程。在个人主体和私有财产的历史阶段中,异化经过暴力、权力、资本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为自身的扬弃作了准备。当今世界已经出现的人类性问题使异化的扬弃开始作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在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 李承福陈尚伟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异化理论资本
- 中国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进路及启示——基于“自主—开放”互动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漫长历史过程,也是国家自主性与国家开放性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国家自主性与开放性循环往复的交互运动,规定了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特殊进路。当前要挽回流失了的国家自主性,排除国内外特殊利益集团对深化改革的阻挠和干扰,确保国家治理目标顺利实现,关键在于落实自主创新、民主法治、包容共享的理念,并将其及时转化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 庞庆明陈尚伟
-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
- 如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兼论邓小平的理论贡献被引量:1
- 2001年
- 马克思关于先进生产力代表理论的有关论述 ,特别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为后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后 ,如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邓小平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一课题 ,其理论成果构成马克思先进生产力代表理论的当代形式。
- 陈尚伟
- 关键词:先进生产力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与美丽中国视域中的生态意蕴
- 2013年
-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分析其原因,提出并发展了生态文化思想,其内容可以从价值观、实践观、科技观和消费观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美丽中国"的建设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指导构建当代先进文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 郎振红陈尚伟
-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意蕴
- 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改革开放
- 本文从现代性视阈对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历史性、前瞻性的评价与探讨。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将现代性价值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剥离出来,并将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整合起来,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
- 陈尚伟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价值体系
- 在现代解释学语境中对马克思解释原则的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马克思哲学以改造世界为取向,但也蕴含了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深刻思想。马克思实践解释学涵盖了解释的主体性、社会性和真理性三大原则。其主体性原则蕴含解释的对象性、互主体性和视域性思想,与现代解释学所彰显的理论维度相吻合;解释的社会性原则关涉解释的社会基础、社会功能及社会评价,是马克思的独特贡献;在解释的真理性原则中,马克思将真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主张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价值性的解释活动仍具有客观真理性。
- 陈尚伟
- 关键词:解释学现代解释学
- 国民素质理论研究的新思维——评单培勇著《论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
- 2007年
- 陈尚伟
- 关键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