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墀成

作品数:52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艺术

主题

  • 16篇生态
  • 10篇哲学
  • 10篇生态文明
  • 9篇马克思恩格斯
  • 9篇恩格斯
  • 8篇哲学思想
  • 8篇生态哲学
  • 8篇生态哲学思想
  • 6篇主义
  • 5篇文明建设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社会
  • 3篇生态文明建设
  • 3篇维度
  • 3篇文化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和解
  • 2篇调节控制
  • 2篇执政
  • 2篇执政能力

机构

  • 52篇厦门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三明学院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福建警官职业...
  • 1篇福建政法管理...

作者

  • 52篇陈墀成
  • 7篇余玉湖
  • 5篇蔡虎堂
  • 4篇洪成得
  • 3篇邓翠华
  • 3篇廖志丹
  • 2篇张士三
  • 2篇陈劲毅
  • 2篇林雄洲
  • 2篇陈秋云
  • 2篇洪烨
  • 1篇李霞
  • 1篇方轻
  • 1篇郭健彪
  • 1篇郑小敏
  • 1篇周文华
  • 1篇庄世坚
  • 1篇何郁冰
  • 1篇余佳樱
  • 1篇胡延福

传媒

  • 6篇福建行政学院...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自然辩证法研...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东南学术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福建理论学习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传播与创新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的科技是中国各民族的科技,而不是某一民族的科技。每个民族由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往往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国传统科技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工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历史上有过辉煌,传承着特定的文化,延续着特定的生活样式;在科技革命的现时代,它需要吸取外部先进的科技,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延续其历史的辉煌。
陈墀成
关键词:民族文化
科技创新、信息积累与中国传统思维
<正>在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知识信息量爆炸性扩张的当代,每天产生数十亿比特的信息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因应新的信息特点,克服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分析、比较我国传统思维方式...
陈墀成金迪
文献传递
化解“环境悬崖”的思想机理
2016年
"环境悬崖"是指伴随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凶险境况和继续下行的悲惨境遇,表征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程度,反映出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性,如临环境深渊。面对"环境悬崖",除了发出"生态启蒙"的思想呐喊,应积极寻求化解之策,诸多学者竭力从西方寻找化解之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但蕴含着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有用来指导人类克服当代"环境悬崖"的思想机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其内在的精神和自己独特的体系,其价值理念以天人合一为诉求,并有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之相匹配,其中的"天道"与"人道"、万物平等、"道"与"技"和"圣王之制"等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和而不同"的中国生态思想,体现出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1)将"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充分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2)主张人与天地万物是平等的,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整个宇宙系统的生命,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适用性和恒久价值;(3)把技术放在理论和道德的原则驾驭之下,认为理论高于技术,主张"好于道"则"进于技",把技术置于原则驾驭之下;(4)通过"圣王之制"来保护生态作物的生长,用法律来调节自然资源再生能力与人类向自然攫取的矛盾。"圣王之制"是"古之训""思之理""机之制",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也体现出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这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影响到了生活实践,形成"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的伦理道德,也体现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天赋人责"的自觉秉持和担当。
余玉湖陈墀成
大学环境教育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2000年
陈墀成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教育素质教育环境意识实效性
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探悉被引量:8
2006年
科学技术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而蕴涵着巨大的环境价值,其广泛的应用却出现了对环境价值追求的背离。需要探析其深刻的认识论原因和社会原因,通过转变科学范式,确立科技创新的生态导向,为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价值的回归。处于人与自然矛盾之中和市场经济压力之下,推进科技创新,改变科技落后状态是硬道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陈墀成
关键词:价值背离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被引量:10
2014年
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绿色科技提供现实的实践手段,以摆脱陷入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明向自觉发展的转型与质变,为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能源再生与替代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文明的自觉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生态化科技创新在整体和历史维度中提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支撑手段,推动工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造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培育其生态化转向的社会基础。
陈墀成余玉湖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化转型
严复社会进化论蕴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微
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中,引进西方的进化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考察,对中国这样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国家,在与自然、与西方列强的竞争中如何取胜以求得持续生存这一严峻的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他提出一系列精...
陈墀成张建华
文献传递
文明自觉发展的生态路径探索
2015年
文明自觉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于时代、国情和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条件。文明自觉发展的生态路径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解为现实手段,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解。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的发展这个特殊中心,应当协调好环境与发展、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协调好整体和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科技,改变消费模式与理念,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文明自觉发展的生态路径转型。
余玉湖陈墀成
关键词:和解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四向度探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哲学思想,蕴涵着求真、求善、求美和人文关怀四个向度.求真性立足于实证科学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与现实的系统研究;求善性立足于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的观念,从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的本...
陈墀成蔡虎堂
关键词: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楷模与缩影——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被引量:1
2003年
改革开放使厦门这个古老的城市充满活力、焕发生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区人的全面发展,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给世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厦门经济特区20余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是执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也是这一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的有力印证。
洪成得陈墀成
关键词:经济特区缩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