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君填

作品数:48 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肿瘤
  • 8篇细胞
  • 8篇肠癌
  • 7篇手术
  • 6篇切除
  • 6篇贲门癌
  • 5篇胆管
  • 5篇荧光
  • 5篇切除术
  • 5篇外科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胃癌
  • 4篇胃肿瘤
  • 4篇疗效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 4篇老年
  • 4篇病理
  • 3篇胆管癌

机构

  • 46篇汕头大学医学...
  • 7篇汕头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天津市合成材...
  • 2篇汕头市第四人...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情...
  • 1篇东莞市第三人...

作者

  • 48篇陈君填
  • 33篇李威
  • 21篇曾永明
  • 21篇郭毓文
  • 15篇李欣欣
  • 13篇章斐然
  • 12篇陈广灿
  • 10篇吴宝安
  • 8篇王懿儒
  • 5篇谢澳斯
  • 4篇闫峰
  • 3篇刘婉秀
  • 3篇郑仰
  • 3篇曾毅
  • 3篇孙淑明
  • 3篇刘淑慧
  • 3篇温翠琪
  • 3篇许建衡
  • 3篇陈葵
  • 3篇陈胜林

传媒

  • 4篇消化肿瘤杂志...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静脉高压症脾亢脾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HT)脾亢脾和正常脾巨噬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为从基因水平观察巨噬细胞在门静脉高压症脾亢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脾巨噬细胞和正常脾巨噬细胞的总RNA,分别用标有荧光素的dCTP反转录制备cDNA探针,将探针与含有14112点cDNA的Biostar-H140s cDNA表达谱芯片杂交后扫描荧光强度,上述方法重复3次,从而筛选出恒定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3张芯片分别检测到896、1 330和898个差异表达基因。恒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21个,占总基因数的0.86%。其中表达上调的已知基因有21个,表达下调的已知基因有73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骨架和运动、细胞受体、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免疫相关等多个方面。结论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了解脾脏巨噬细胞在门静脉高压症脾亢发生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闫峰李威陈君填曾永明郭毓文章斐然李宗芳
关键词:巨噬细胞基因表达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在贲门癌中应用的近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46例,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式组(全胃切除组)2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式组(近端胃切除组)20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全胃切除组高(P<0.05);全胃切除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呃逆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结论对比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贲门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近期生活质量。
黄燕鹏陈君填陈迪群
关键词:贲门癌腹腔镜胃切除术
复发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CIST)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5年间收治的30例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予伊马替尼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有效(RD组)的18例中有13例、疾病进展(PD组)的12例中有1例共计14例(46.7%)患者肿瘤获得完全切除。RD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4.9个月,PD组的PFS为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切除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无效的GIST患者分为两类:局限性进展的GIST,在评估手术可以完整切除局限进展肿瘤的情况下,仍建议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可继续原剂量伊马替尼或增加剂量治疗,也可选择舒尼替尼治疗;广泛进展的GIST,不建议采取手术,可以增加伊马替尼治疗,或改用舒尼替尼治疗。
章斐然谢澳斯陈君填李威
关键词:肿瘤转移肿瘤复发伊马替尼
胃肠道间质瘤21例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2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部位:胃16例(76%),小肠2例(9%),结直肠3例(14%)。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52%)和腹部肿块(47%)。21例均行手术切除。全组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6~45个月,随访率为100%。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存活3年以上者1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好发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化的结合。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陈君填李威曾永明郭毓文吴宝安闫峰陈广灿李欣欣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特点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讨论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手术疗效较好。
林更佳陈君填李威
关键词:肠结核肠梗阻并发症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治疗被引量:1
1998年
不能切除肿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治疗方法繁多,本文介绍自1989年以来,采取开腹经不同途径的带支撑导管胆肠内引流的方法治疗30例,减黄确切,尚对7例高位胆管癌在解除胆道梗阻的基础上行术后(192)Ir和(60)Co联合放疗,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及延长了生命。
李威陈君填王懿儒曾永明郭毓文
关键词:联合放疗梗阻性黄疸
Epstein -Barr病毒与肝炎病毒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英文)
2004年
目的 EBV作为肿瘤相关病毒已获公认 ,为探讨EBV与HCC的关系及与肝炎病毒有无协同作用 ,进行本研究。方法 采用PCP、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HCC标本中EBV、HBV、HCV和HDV。结果 PCR测HBVDNA(X基因和 (或 )S基因 )阳性率为 5 6 .4 % (4 4例 /78例 ) ,EBVDNA(BaimHⅠW和 (或 )LMP1)阳性率为 2 8.2 % (2 2例 /78例 )。RT -PCR测HCVRNA阳性率为 5 .6 % (1例 /18例 ) ,HDVRNA阳性率为 0 (0例 /18例 )。免疫组化测EBVLMPl多定位于肿瘤细胞中。结论 EBV在HC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值得注意 ;HBV对HCC发生起重要作用 ,与EBV无明显关系 ;本地区HCV发病率不高 ,但其与EBV在HCC发生中有无协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HDV与HCC无明显关系。
李威林莹杜海军吴宝安李曼红曾毅曾永明陈君填郭毓文
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肝炎病毒
潮汕地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潮汕地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贲门癌病例304例,建立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选取年龄、性别、肿瘤长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标本切缘7个临床病理特征因素,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2 844枚,平均清扫9.36枚/例,总转移度为28.9%(822/2 844),总转移率为445%(275/618)。淋巴结转移部位包括腹腔和胸腔,腹腔淋巴结的转移度和转移率均明显高于胸腔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807/2 749)比15.8%(15/95),46.3%(266/574)比20.5%(9/4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长径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OR=2.898,95%CI:1.446~5.807,P=0.003;OR=1.763,95%CI:1.053~2.950,P=0.031]。结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既向腹腔转移也向胸腔转移,主要以腹腔转移为主。肿瘤长径和分化程度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陈广灿陈君填李威林雯婷郭丹刘淑慧
关键词:贲门癌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
2-DG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与5-氟尿嘧啶(5-Fu)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DG(10 mmol/L)、及5-Fu(5.0μg/L)单药及联合用药作用于人胃癌细胞MGC-803,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2-DG+5-Fu)对MGC-803增殖抑制率为(70.93±3.84)%,显著高于2-DG组(30.61±1.72)%和5-Fu组(47.08±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8.96±2.62)%,2-DG、5-Fu单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70±1.42)%、(25.56±2.64)%,联合用药组分别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G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DG与5-Fu联合应用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
章斐然李威郑仰陈君填
关键词:胃癌增殖细胞凋亡
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 分析胃肠道神经鞘瘤的发病概况并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12 例胃肠道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术前确诊仅1 例,手术切除10 例,术中活检2 例;良性5 例,2 年内死于伴发病2例,存活已> 2 年3 例;恶性4 例,1 年及3 年内死亡各为3 例及1 例;恶变倾向3 例,2 年内死亡1 例,已存活> 6年2 例。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靠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与平滑肌瘤鉴别。良性者可行局部切除,恶性或恶性倾向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
李威曾永明陈君填郭毓文王懿儒黄杰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