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2篇肾图
  • 2篇肾显像
  • 2篇肾脏
  • 2篇肾脏损害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显像
  • 2篇红斑狼疮患者
  • 1篇毒性
  • 1篇盐酸
  • 1篇盐酸万乃洛韦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治愈
  • 1篇天疱疮
  • 1篇涂剂
  • 1篇皮病

机构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皮肤病...

作者

  • 8篇钟幸福
  • 2篇凌绍贤
  • 2篇刘次伟
  • 2篇许德清
  • 2篇林宝珠
  • 1篇卜少庸
  • 1篇李伯有
  • 1篇蔡小嫦
  • 1篇许怀麟
  • 1篇陈伟雄
  • 1篇卞宗沛
  • 1篇罗邦国
  • 1篇林宝珠
  • 1篇林泽
  • 1篇罗迪青
  • 1篇李绍兴
  • 1篇蒋宁一
  • 1篇蒋宁一
  • 1篇徐广坤
  • 1篇许德清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抗皮肤真菌药联苯苄唑溶液的Ⅱ期临床试验
1997年
联苯苄唑是一种新的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本项临床研究以1%克霉唑溶液作对照,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和开放试验,评价1%联苯等唑溶液治疗皮肤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共治疗患者257例,其中联苯苄唑组132例,克霉唑组125例。两组的治愈率分别是78.8%和73.6%,有效率分别是90.2%和87.2%,真菌阴转率分别是89.4%和81.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5.3%和4.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苯苄唑溶液组的起效时间平均4.3±2.4d,而克霉唑溶液组平均5.4±2.7d,联苯苄唑溶液的起效时间较克霉唯溶液快(P<0.01)。
林宝珠钟幸福刘次伟凌绍贤徐广坤卜少庸林泽蔡小嫦
关键词:联苯苄唑克霉唑
盐酸万乃洛韦治疗病毒性疱疹被引量:10
1998年
林宝珠钟幸福陈明春吕翠珍卞宗沛罗邦国唐素华李慕庄张桂林李绍兴
关键词:病毒性疱疹疱疹盐酸万乃洛韦药物疗法
脱屑性红皮病15例临床分析
1990年
脱屑性红皮病又名Leiner氏病,是一种可致死的新生儿皮肤病,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我科近10年来收治住院的15例患者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及发病年龄男性11例,女性4例,男多于女;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但国外报告以女性为多。
钟幸福刘次伟
关键词:脱屑性红皮病病因
用肾图定量分析法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损害
1999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用 99m Tc-DTPA作示踪剂,对58例患者进行常规肾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并对肾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Gates法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与肌酐清除率有高度相关性。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与患病时间长短无关。本组中肾图异常者为50%,但肾图经定量分析后,半排时间、15分钟残余率的异常率分别为对.1%和85.3%,远较临床综合判断有 67.3%的患者肾功能受损为高。即使是肾小球滤过率在正常范围时,亦有88.5%的患者显示半排时间延长。此外,半排时间与15分钟残余率对肾异常的检出率比尿素氮和(或)肌酐明显为高。结论对肾图进行定量分析可提高其对肾脏功能损害判断的敏感性。
罗迪青钟幸福许德清蒋宁一
关键词:红斑狼疮肾显像
环孢菌素A加皮质激素联合治愈2例难治性重型天疱疮
1996年
环孢菌素A(Cs-A)是一种高效免疫抑制剂,我们应用其治疗2例难治性重型天疱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例1,男,42岁,工人。因反复全身水疱,糜烂3年,加重2月收治。患者收入院前3年,无诱因于胸前出现红斑、痒、搔抓后糜烂,渗液,皮疹逐渐扩展至全身,当地医院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先后予激素、雷公藤多甙、环磷酰胺(CTX)等治疗,病情控制不理想,入院前2月,皮疹明显增多,并累及口腔、眼睑粘膜、皮疹疼痛明显而转我院。入院体检:系统检查除双髋关节压痛,外旋,外展受限,
郭庆钟幸福
关键词:环孢菌素A皮质激素天疱疮
SLE患者血中DNA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991年
本文检测了163例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29例皮肤病患者和23例其他胶原病患者血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SLE血清及血浆中DN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血浆与血清DNA含量无明显差别。缓解期患者DNA含量低于活动期患者,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皮肤病及其他胶原病患者血清DN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SLE患者血中DNA含量无明显差别。因此血中DNA含量无诊断的特异性。本文再次证明血中DNA含量与病情有关,DNA含量高者比含量低者预后不佳。作者认为用二苯胺法检测血清DNA有助于观察病情及估计预后。
许德清钟幸福凌绍贤李伯有陈惠霞
关键词:红斑狼疮全身性DNA
普萨非林涂剂治疗病毒疣疗效观察
1995年
普萨非林涂剂治疗病毒疣疗效观察陈伟雄,许怀麟,钟幸福,林宝珠(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510120)关键词疣,治疗,普萨非林普萨非林涂剂(Posalfilin)是主要由足叶草脂和水杨酸组成的用于治疗病毒性疣的一种外用药,由澳洲诺津大药厂...
陈伟雄许怀麟钟幸福林宝珠
用肾图定量分析法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损害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 用 99m Tc-DTPA作示踪剂 ,对 5 8例患者进行常规肾显像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并对肾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用 Gates法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与肌酐清除率有高度相关性。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与患病时间长短无关。本组中肾图异常者为5 0 % ,但肾图经定量分析后 ,半排时间、15分钟残余率的异常率分别为 93.1%和 85 .3% ,远较临床综合判断有 6 7.3%的患者肾功能受损为高。即使是肾小球滤过率在正常范围时 ,亦有 88.5 %的患者显示半排时间延长。此外 ,半排时间与 15分钟残余率对肾异常的检出率比尿素氮和 (或 )肌酐明显为高。结论 对肾图进行定量分析可提高其对肾脏功能损害判断的敏感性。
罗迪青钟幸福许德清蒋宁一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显像肾脏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