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祜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理中丸(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 1986年
- 理中丸(汤)出自《伤寒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内科、儿科等临床各科。70年代始对本方又进行了实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从60年代起至今有关本方的文献报道达40余篇,其中近五年来的文献占一半以上,今择其要者综述如下。一、临床应用(一)内科以理中汤治疗虚寒性胃脘痛,临床报道较多,其中包括溃疡病,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等多种疾病。郎氏等以理中汤加黄芪、陈皮、茯苓。
- 金永祜
- 关键词:理中丸《伤寒论》浅表性胃炎理中汤
- 《伤寒论》大柴胡汤与《金匮要略》大柴胡汤辨析被引量:6
- 1999年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分别载有大柴胡汤,但2方的组成并不相同,《伤寒论》大柴胡汤(下简称《伤寒》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7味药组成,《金匮要略》大柴胡汤(下简称《金匮》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
- 金永祜
- 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大柴胡汤
-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泻心汤辨析被引量:4
- 1998年
-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泻心汤辨析金永祜关键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组成;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但后世医家多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应当有黄芩为是,并进一步将大黄黄连泻...
- 金永祜
- 关键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泻心汤
- 《金匮要略》活血祛瘀十法
- 2001年
- 金永祜
- 关键词:活血祛瘀《金匮要略》祛瘀生新破血逐瘀
- 《伤寒论》外治法举隅
- 2000年
- 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中辨证论治体系也包括外治法的内容 ,《伤寒论》中的外治法有针、灸、温覆、熏、导、温粉等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用于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固涩、祛湿、预防传变等若干方面。
- 金永祜
- 关键词:外治法中医药疗法伤寒论
- 大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8
- 1992年
- 大黄系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味苦涩、气清香。具泻热通肠、凉血解毒及逐瘀通经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较强的抑菌、消炎、降血压、降血脂、利疸以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人黄所含化学成分也极为复杂,近代研究报道得较多的是蒽醌类及鞣酸等。而大黄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有报道。现将我们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对掌叶大黄中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的结果报告如下。一、样品来源药材购自扬州医药采购供应站(甘肃天水产地),经南京中医学院王春根,秦明珠鉴定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1matum L.的根茎。将其粉碎成粗末,按中国药典(1985版)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挥发油(得率0.03%)。
- 张丙生王树槐宋根萍龚跃新陈华圣金永祜
-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
- 略论《脾胃论》升阳药的应用
- 1987年
- 《脾胃论》运用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等升阳药,取其升发之性.以升举清阳、条达肝气、祛风胜湿。具体运用时,又别具特色,组成了许多实用的方剂。李氏用升阳药物的一系列方法和方剂,可供临床借鉴。
- 金永祜
- 关键词:祛风胜湿
- 《伤寒论》治疗咳喘六法浅析被引量:3
- 2000年
- 金永祜
- 关键词:咳喘中医药疗法伤寒论治则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