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利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民族
  • 3篇社会
  • 3篇社会性
  • 3篇社会性别
  • 3篇跨界民族
  • 2篇东北三省
  • 2篇哲学
  • 2篇女性
  • 2篇女性主义
  • 2篇普遍史
  • 2篇文化
  • 2篇辽宁民族地区
  • 2篇精准
  • 2篇决胜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扶贫
  • 1篇性别差异
  • 1篇性别分工
  • 1篇性别视角

机构

  • 9篇沈阳师范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作者

  • 15篇金利杰
  • 2篇周巩固
  • 1篇曹萌
  • 1篇韩毅

传媒

  • 3篇边疆经济与文...
  • 2篇满族研究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尔达·勒纳女性主义史学思想研究
格尔达·勒纳是美国女性主义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她搜集、整理、编辑了大量有价值的女性史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解构了女性及其他历史活动者的“他者”身份,批判了传统史学中历史分期标准的狭隘性,尝试将女性史研究引向“普遍史”的发展...
金利杰
关键词:哲学体系历史地位
文献传递
对女性主义史学的再认识被引量:4
2014年
近20年来,中国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女性主义史学"这一西方舶来的术语,同时又对其加以解读。然而,学者们对女性主义史学的内涵、方法、兴起的时间等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女性主义史学与女性史学的比较,阐明了女性主义史学的研究主题、认识视角、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明确女性主义史学并非对传统史学的彻底否定,它更多地是史学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方法与立场。
金利杰
关键词:社会性别
辽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路径新探索
2019年
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辽宁民族地区在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引领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从政策视角分析,辽宁民族地区仍存在政策引导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辽宁民族地区率先进入精准扶贫攻坚决胜期。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扶贫主体必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工作、金融扶贫、鼓励寻求多方合作的扶贫政策。
金利杰
关键词:辽宁民族地区扶贫政策
文化视阈下辽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路径新探索
2019年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辽宁民族地区①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9年,辽宁省民族地区率先进入精准扶贫决胜期。然而,辽宁省民族地区仍存在贫困老龄化加剧的问题,贫困人员脱贫意志不足、缺乏合作互助精神、获取脱贫信息意识弱等亟待攻破的难题。归根结底,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文化的贫困。因而借助文化贫困理论,扶贫主体可以通过放宽老年人贷款限制,帮助贫困人员拓展眼界、增强合作观念和集体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内在素质和话语权等实现扶志与扶智基础上的真正脱贫。
金利杰
关键词:辽宁民族地区文化贫困
女性史研究的独特方法--格尔达·勒纳的社会性别解释方法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格尔达·勒纳是美国女性主义史学的开创者,也是美国黑人女性史研究的奠基人。她率先明确提出,女性史需要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并努力为之构建社会性别的解释方法。她的解释方法可具体化为解构法,整体法和多维综合法。社会性别解释方法冲破了语言、观念对女性史研究的桎梏,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侧重研究其共性,也将女性作为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个体阐释女性间的差异性,并希冀从中探寻两性的普遍史。尽管勒纳的社会性别解释方法的前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是女性史解释的有效方法,并前瞻性地指明了女性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韩毅金利杰
关键词:社会性别
论东北三省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被引量:2
2017年
东北三省有五个跨界民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俄罗斯族。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视阈下,东北三省跨界民族与邻国同源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提升跨界民族非遗保护的国际地位,展示中国多元文化的世界窗口,促进跨界民族文化的国际交流,促进各国经济交往,有利于提高东北三省在全国和国际中的文化地位和经济地位。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要同源跨界民族非遗比较与协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辅相成,加快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合作开发,加强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完善法律保护机制责权明确。
金利杰
关键词:东北三省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
国际视阈下东北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中有五个跨界民族.这五个跨界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与邻国同源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国际视域下,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环境下,对东北跨界...
金利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民族资源保护文化交流
沃尔什历史哲学思想探究
W.H.沃尔什,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哲学家,1951年出版了《历史哲学——导论》一书,开辟了历史哲学研究新领域。沃尔什批判的继承了历史哲学的分类方法,将历史的哲学称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将历史学的哲学称为分析(或...
金利杰
关键词:历史哲学思想英国哲学
文献传递
从“填补史”到“普遍史”——勒纳的女性史学分期理论被引量:2
2011年
1975年,现代美国女性历史研究的缔造者之一格尔达·勒纳发表的《置女性于历史之中:定义与挑战》一文,使她成为对女性史学分期理论首次进行系统阐述的学者。对勒纳分期理论的重新审视,不仅可以厘清西方女性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理解如何将女性历史的研究引向"普遍史"。
金利杰
郑和与马可·波罗的中国文化传播被引量:2
2016年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郑和与马可·波罗的活动都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实施的对外传播。他们都是以离开本国进行远程文化考察与实践而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活动在传播学上成为古代异国文化的垦荒者。他们的文化贡献在于对殊方异域文化的勘察探险和描述追踪,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实践的先驱,郑和下西洋给沿岸各国带去了中华文化中的仪式文化;马可·波罗在西方传播的中华文化除了货币制度文明外,还把中国的造船、修船技术以及养殖珍珠、采摘珍珠的技术传播到欧洲;《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元朝各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社会文化,开拓了欧洲人的思维,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曹萌金利杰
关键词:中国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