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盐酸
  • 1篇盐酸雷洛昔芬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异黄酮
  • 1篇雷洛昔芬
  • 1篇黄酮
  • 1篇HPLC
  • 1篇大豆异黄酮

机构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诸佳珍
  • 1篇金滔
  • 1篇尚小广
  • 1篇金倩倩
  • 1篇陈修克
  • 1篇刘敏臣
  • 1篇李范珠

传媒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豆异黄酮对盐酸雷洛昔芬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盐酸雷洛昔芬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并观察大豆异黄酮对盐酸雷洛昔芬药动学参数以及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参数的影响。方法:取SD雌性大鼠8只(390±10)g,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盐酸雷洛昔芬片(RH)组,实验组为大豆异黄酮盐酸雷洛昔芬片(RH-SIF)组,按剂量10.7 mg/kg灌胃给药,分别于0.5、0.75、1、2、4、6、8、12、24、48、72、96、144、192 h取血,处理样品后,以RH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两组血浆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并拟合药时曲线,得出药物动力学参数。采用AIC判别法确定两组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血药分布所符合的房室模型,并通过AUCT.DR/(AUCR.DT)计算得到RH-SIF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结果:①以盐酸雷洛昔芬(RH)为检测指标,给药后两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实验组:Ka为(0.67±0.22)/h,Ke为(0.01±0.00)/h,Tmax为(2.13±0.12)h,Cmax为(0.78±0.02)μg/ml,AUC为(74.64±8.62)μg.h/ml;对照组:Ka为(0.27±0.02)/h,Ke为(0.01±0.00)/h,Tmax为(4.36±1.05)h,Cmax为(0.48±0.13)μg/ml,AUC为(62.73±5.53)μg.h/ml。②与市售的RH片相比,大鼠服用RH-SIF片后,达峰时间明显缩短,达峰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两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有显著差异(P<0.01)。③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ie:AUCT.DR/(AUCR.DT)=165.68%。结论:两组制剂在大鼠体内均符合权重为1/C2的单室模型分布,且大豆异黄酮盐酸雷洛昔芬片能明显提高雷洛昔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金倩倩陈修克金滔诸佳珍尚小广刘敏臣李范珠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HPLC药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