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48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介入
  • 8篇动脉
  • 8篇放射学
  • 7篇血管
  • 6篇内支架
  • 6篇介入放射
  • 6篇介入放射学
  • 4篇动脉闭塞
  • 4篇动脉闭塞性
  • 4篇动脉闭塞性疾...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动脉硬化闭塞
  • 4篇性疾病
  • 4篇腔内
  • 4篇下肢
  • 4篇梗阻
  • 4篇恶性
  • 4篇闭塞性
  • 4篇闭塞性疾病
  • 4篇成形术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14...

作者

  • 14篇郭锋
  • 14篇张希全
  • 13篇董戈
  • 11篇朱伟
  • 8篇潘晓琳
  • 5篇凌宝存
  • 4篇袁磊
  • 3篇王胜强
  • 2篇刘长伟
  • 2篇张清
  • 1篇刘恩靖
  • 1篇李丽
  • 1篇刘新枝
  • 1篇刘绵春
  • 1篇鹿咏红
  • 1篇李长海
  • 1篇潘晓林
  • 1篇刘海军
  • 1篇张晓席
  • 1篇丁乃睛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当代医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7例LEAOD患者接受了PTAS治疗,制订治疗成功标准并疗效随访,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4%(124/127),除3例LEAOD患者PTAS失败外,其余病例均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37±0.15上升为0.87±0.18(P<0.05)。随访3~60个月,53例髂动脉均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无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和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阻塞,PTAS后6、12、36、60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78%、91.11%、84.44%、75.56%及89.66%、79.31%、72.41%、65.52%。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LEAOD,可使闭塞血管得到长期的有效开通,显著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希全凌宝存朱伟潘晓琳董戈郭锋袁磊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放射学介入性
直结肠恶性梗阻及肠腔渗漏病变内支架治疗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直结肠恶性梗阻及肠腔渗漏的临床意义和效果。方法:47例无手术治疗指征的直、结肠恶性梗阻和9例肠腔渗漏,在X线透视下,经肛门置入镍钦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结果:56例患者,共植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62枚(6例因再次梗阻二次植入支架)。52例支架一次置入成功,占93%(52/56);4例经二次支架置入成功,占93%(4/56);5例因肿瘤破溃形成肠瘘,4例结肠癌手术吻合口瘘,置入覆膜支架成功封堵瘘口。所有病例支架置入后梗阻症状迅速解除,腹胀逐渐消失,可进半流质饮食,一般情况好转。生存6个月以内30%(17/56),6个月以上70%(39/56),5例已超过13个月,现仍在随访中。结论:直结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直结肠恶性梗阻和肠腔渗漏病变,首选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临床效果显著。
张希全张晓席邹娜郭锋刘绵春丁乃睛
关键词:结肠金属内支架介入放射学
经皮穿肝经口腔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3例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17例先经皮肝穿刺置入金属支架解除胆管梗阻,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后,再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置入记忆合金网状十二指肠内支架。6例因胆管与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并存,先置入十二指肠内支架并同时置入胆管支架。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体重并进行t检验。结果:23例患者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成功后,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后,消化道梗阻症状迅即解除,当日即能进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0个月进食情况均良好。结论:经皮肝穿经口腔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
张希全刘长伟王胜强潘晓琳董戈朱伟郭锋
关键词:胆管十二指肠梗阻
792例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引流随访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792例恶性胆管梗阻中,高位胆管梗阻398例。中低位胆管梗阻394例,采用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置入,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置入配合外引流的治疗方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直接胆红素下降为主。生存满6个月578例,73%(578/792);生存6个月以上505例,64%(505/792);生存一年或一年以上329例,45%(329/792)。结论①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配合外引流,均能实现梗阻胆管全面充分内引流。②支架置入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降低支架再梗阻的发生。
朱伟张希全潘晓林董戈郭锋
关键词:胆管梗阻内支架多发性
多穿刺入路途径血管腔内治疗膝以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2010年
目的探讨多穿刺入路途径血管腔内治疗膝以下动脉闭塞性闭塞疾病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2010年6月,采用多穿刺入路途径血管腔内治疗下肢中小段动脉(膝以下动脉)闭塞性疾病94例,其中37例伴有股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17例伴有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均>70%,63例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完全闭塞。结果经PTA+PTAS或单纯PTA后,股浅动脉及动脉狭窄或闭塞均消失;膝以下动脉DEEP球囊PTA即时成功率为100%,63例胫前、后动脉完全闭塞,37例采用顺行内膜下血管成形(subintimal angiop lasty,SIA)再通成功,26例顺行SIA再通失败后,改用胫后动脉(内踝处)穿刺逆行SIA均再通成功,最终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腔内技术个体化联合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所致慢性严重肢体缺血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希全李长海朱伟董戈郭锋张清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下肢血管腔内技术介入放射学
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局部溶栓,血栓碎吸,经皮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angioplasty,PTA)和内支架置入,联合治疗急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周围动脉阻塞接受了介入治疗共259例。急性动脉血栓性闭塞58例,局部溶栓+血栓碎吸;动脉狭窄合并急性血栓闭塞61例,局部溶栓+PTA;慢性动脉狭窄阻塞140例,局部溶栓+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总的介入治疗成功率98.8%(256/259)。局部溶栓+血栓碎吸成功率100%(58/58),血管完全开通91.4%(53/58),部分开通8.6%(5/58)。局部溶栓+PTA治疗成功率85.2%(52/61),9例辅以内支架置入治疗获得成功;PTA+内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率97.8%(137/140)。并发症发生率7.7%(20/259),局部溶栓+血栓碎吸8.6%(5/58),局部溶栓+PTA14.8%(9/61),PTA+内支架置入4.2%(6/140)。结论:经皮经腔综合介入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恰当选用局部溶栓、血栓碎吸、PTA和内支架置入技术并个体化有机地组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和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张希全凌宝存潘晓琳朱伟董戈郭锋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局部溶栓介入放射学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6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了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3%(149/169),除4例LEAOD患者支架置入失败外,其余病例均治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1~0.59,平均(0.37±0.19)上升为0.69—1.16(平均0.88±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60个月,仅统计6、12、36、60个月的通畅率,68例髂动脉为:98.53%、92.65%、91.18%、89.71%;60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为:91.67%、86.67%、81.67%、73.33%;41例股浅动脉下1/3段阻塞为:85.37%、78.05%、68.29%、56.09%。结论: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治疗LEAOD,可使闭塞血管得到长期的有效开通,显著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希全凌宝存朱伟潘晓琳董戈郭锋袁磊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球囊
腘动脉穿刺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腘动脉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 lasty,SIA)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经腘动脉穿刺逆行SIA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慢性硬化闭塞19例,采用PTA+内支架(stent)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100%(19/1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9例股浅动脉闭塞经腘动脉穿刺逆行SIA后,随访3~48个月,血流仍保持通畅为94.74%(18/19),1例股浅动脉逆行SIA并支架置入12个月出现再阻塞,经局部溶栓,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平均0.25(0.12~0.43)和0.89(0.69~1.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腘动脉逆行SIA是治疗股浅动脉起始部长段硬化闭塞,所致慢性严重肢体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希全张清刘静朱伟董戈郭锋
关键词:内支架介入放射学
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和胸腔胃——支气管瘘及支气管残端瘘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金属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和胸腔胃-气道瘘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段位置、长度,瘘口位置、大小、范围及程度,设计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型管状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26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裸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复合狭窄8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覆膜支架治疗胸腔胃-右支气管瘘5例,支气管残端瘘4例。支架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病变部位。结果43例共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管状裸支架24枚,覆膜支架7枚(5例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重新置入覆膜支架)。17枚气管-支气管分叉型支架,其中9枚覆膜。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憋喘及呛咳等症状即刻缓解,碘水造影显示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出。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依据影像资料选择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胸腔胃鄄气道瘘、支气管残端瘘,能迅即解除呼吸困难和封堵瘘口,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希全刘长伟董戈潘晓琳朱伟王胜强郭锋
关键词:气道胸腔胃内支架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腔内支架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腔内支架治疗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PAOD患者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治疗成功率98.1%(158/161),12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平均0.35(0.11~0.58)增至0.87(0.67~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髂动脉和25例锁骨下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3~52个月,无一例临床症状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和腘动脉阻塞,内支架置入治疗后6~52个月,血流保持通畅率分别为91.1%(41/45)和79.3%(23/29);9例肱动脉阻塞,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PAO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的局部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PTA和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张希全凌宝存朱伟潘晓琳董戈郭锋袁磊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内支架介入放射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