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焕利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HPLC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1.0ml/mol,检测波长为240nm.
结果:苯巴比妥在3.94-1...
- 成华郭焕利王安民赵景勤
- 关键词: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我院185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我院185例癫痫患儿进行血中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浓度监测。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血样苯巴比妥为61.19%,卡马西平为75.78%。结论我院抗癫痫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郭焕利庞新莉
- 关键词: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
- 178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分析
- 2021年
- 目的:了解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提取我院2019年10月^(-1)2月诊断为川崎病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178例,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时机下(早期、常规、晚期)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1 g·kg^(-1)·d^(-1),2 d;2 g·kg^(-1)·d^(-1),1 d)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情况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阿司匹林不同给药剂量下(80~120 mg·kg^(-1)·d^(-1)、30~50 mg·kg^(-1)·d^(-1)、<30 mg·kg^(-1)·d^(-1))三组患者体温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24 h的退热比例(76.9%)高于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者应尽早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给药方式推荐2 g·kg^(-1)·d^(-1),1 d,考虑一次性输注的不良反应可分2 d给药。急性期阿司匹林剂量推荐30~50 mg·kg^(-1)·d^(-1)或更低。考虑到退热效果和经济性,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者首推激素治疗。
- 米洁成华郭焕利李媛李洋刘家华
-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激素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在姜黄素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压力性心肌肥厚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减轻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所致的心肌肥厚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信号的调控。方法 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TAC)造成心脏后负荷压力增大,诱导心肌肥厚模型,C57/BL6小鼠共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TAC模型组(TAC)、Cur联合TAC组(TAC+Cur)以及Cur和SIRT1抑制剂EX527共处理TAC组(TAC+Cur+EX527)。以小鼠心脏重/体重比、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纤维化程度以及心肌组织中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的表达作为心肌肥厚程度的评价指标;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评价心脏功能;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IL-6以及心肌中SIRT1和乙酰化转录因子(FOXO1)(Ac-FOXO1)的表达。结果 和Sham组相比,TAC组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纤维化程度以及ANP和BNP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同时LVEF和LVFS值明显降低;心肌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显著增加;心肌中SIRT1的表达明显降低、Ac-FOXO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TAC+Cur组可显著降低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纤维化程度以及ANP和BNP的表达,并增加LVEF和LVFS值、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同时上调SIRT1的表达,并下调Ac-FOXO1表达;而EX527能阻断Cur对TAC的这些作用。结论 Cur能够减轻小鼠压力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症反应和激活SIRT1信号有关。
- 熊凤梅刘瑞萍郭焕利武冬梅孙娜
- 关键词:姜黄素心肌肥厚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炎症反应主动脉弓缩窄
- 238例临床药师参与的儿科会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及典型病例介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总结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病例的特点,以提高我院会诊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2019年1月至12月参与会诊的238例会诊记录,分析患儿基本信息、会诊情况及典型病例。结果会诊原因以参与抗感染方案调整为主的有197例(82.77%),其次为用药剂量调整16例(6.72%);会诊意见被临床全部采纳102例(42.86%),部分被采纳84例(35.29%),病例治疗有效率为81.72%。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 李媛王韦艨米洁郭焕利海文利成华
- 关键词:临床药师会诊儿科
-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减轻川崎病诱发的心肌损伤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诱发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幼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4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Res对照组(Res组)、干酪乳酸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actobacillus casei cell wall extract,LCWE)注射模拟KD组(KD组)以及LCWE注射模拟+Res处理组(Res+KD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es组腹腔注射Res(100 mg/kg),KD组腹腔注射LCWE(1 mg/mL), Res+KD组腹腔注射LCWE(1 mg/mL)和Res(100 mg/kg)。4周后,采用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关联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β(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β,LC3B)、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 1)、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 5,Atg5)和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ne-1,p62)表达,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D组LVEF和LVFS均明显降低(均P<0.01),Bax/Bcl-2比值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均P<0.01),而LC3BII/LC3BI比值、Beclin 1、Atg5和p62表达也均显著增加(均P<0.01),自噬小体增多;与KD组相比,Res+KD组LVEF和LVFS均增加(均P<0.01),Bax/Bcl-2比值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均减少(均P<0.01),LC3BII/LC3BI比值、Beclin1、Atg5和p62表达也均显著降低(均P<0.01),自噬小体的形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Res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减轻KD引起的心肌损伤。
- 熊凤梅刘瑞萍郭焕利武冬梅孙娜
- 关键词:川崎病白藜芦醇自噬细胞凋亡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三号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三号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1), 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an-1。结果黄芩苷在0.292-1.46μg范围内,进样量(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51%,RSD=1.78%(n=5)。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三号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 郭焕利成华张领娣王安民
- 关键词: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α-亚麻酸-阿霉素前药的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合成具有酸敏特性的α-亚麻酸-阿霉素前体药物,并观察其抗肿瘤活性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方法:以BocNHNH2、α-亚麻酸、阿霉素为主要反应原料,先后合成Boc保护的α-亚麻酰肼、α-亚麻酰肼和α-亚麻酸-阿霉素腙键连接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LC/MS方法研究连接物在不同pH介质中的药物释放行为;采用MTT法观察连接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α-亚麻酸-阿霉素前体药物,波谱分析提示为目标产物。通过在体外酸性条件下水解连接物,我们发现该连接物具有显著的pH值敏感性。同时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我们发现相比于游离阿霉素,该合成连接物α-亚麻酸-阿霉素对HepG2、MDA-MB-231和MCF-7三种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而且细胞毒性作用可被外源性α-亚麻酸抑制。结论:α-亚麻酸-阿霉素连接物能经α-亚麻酸受体介导靶向于α-亚麻酸受体丰富的肿瘤细胞,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 梁春辉郭焕利姚希梅庞薪莉周四元
- 关键词:Α-亚麻酸阿霉素细胞毒性肿瘤靶向
- 浅谈中药颗粒剂生产中的稠浸膏相对密度问题被引量:6
- 2003年
- 郭焕利金林
- 关键词:中药颗粒剂相对密度
- 小儿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优化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利用临床用药路径对小儿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进行合理性干预,为小儿神经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临床用药路径,调取小儿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儿出院病历1484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用法用量和疗程按照年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神经外科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前(2016年)为23.85%,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20.28%,17.86%,17.28%,均低于30%;药物品种合理率干预前60.26%,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97.26%,98.57%,100.00%;用药时机合理率干预前93.59%,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97.26%,100.00%,100.00%;用药疗程合理率干预前为26.92%,干预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76.71%,82.86%,84.29%。结论临床用药路径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小儿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
- 李洋米洁熊凤梅郭焕利成华武冬梅
- 关键词:抗菌药物小儿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