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曼英 作品数:31 被引量:17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FLT3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FLT3)表达水平与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突变(FLT3-ITD突变)、临床表现和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8例AML患者初诊时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表达水平,以FLT3基因表达量〈35%作为低表达组,≥35%作为高表达组,并探讨不同FLT3基因表达水平的FLT3-ITD突变、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疾病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LT3基因高表达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和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剔除1例不合格的M2患者RNA样本,最终纳入127例进行分析。AML患者初诊时FLT3表达量为0.01-180.68(均值14.65)。FLT3基因表达水平在WHO的AML分型中M1最高,M6最低,但各亚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LT3基因高表达组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较低表达组高(P〈0.01),且高表达组患者更容易发生贫血及发热临床症状(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FLT3基因高表达的可能相关因素为WBC〔回归系数(B)=1.508,比值比(OR)=4.518,95%可信区间(95%CI):1.465-13.390,P=0.009〕及贫血(B=2.142,OR=8.513,95%CI:3.201-22.644,P〈0.001)。FLT3基因低表达组AML患者完全缓解率(CR)为81.82%(36/44),高于FLT3基因高表达组38.55%(32/83),(P〈0.05)。生存曲线显示,FLT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短(P〈0.05)。Cox回归显示,FLT3基因表达高水平患者死亡风险是FLT3基因表达低水平者的3.810倍(B=1.338,相对危险度3.810,95%CI:1.820-7.947,P〈0.001)。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为56.63%,低表达组为70.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T3基因高表达可能与AML患者WBC及贫血症状有关。FLT3基因高表达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唐思诗 叶远馨 周燕虹 周易 周娟 余江 郭曼英 陆小军 应斌武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念珠菌菌血症引起仪器血细胞计数结果假性增高1例 被引量:1 2009年 曾素根 郭曼英 韩秀华 朱新勤 庄利芳 弥艾莉 左永太 李倚 贾永前 孙玉明关键词:计数结果 假性增高 仪器 血细胞 革兰氏染色 血液常规检查 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监控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性能监控,保证所有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参照CAP(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要求和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制定出包括仪器校准、室内质控、不同仪器和不同检测模式间新鲜全血比对、相关性比较、携带污染、精密度、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美国CAP的能力比对和线性检测等9项性能指标;对每项监控指标均有明确规定,需要的材料、每年完成的最少次数、操作步骤、计算及失败后的纠正措施等,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化。结果:CAP及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结果均为100%。结论:建立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监控在保证不同仪器及同一仪器不同检测模式,检测结果的一致和准确十分重要;CAP及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结果取得的优秀成绩证明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曾素根 李倚 贾永前 左永太 郭曼英 韩秀华 粟军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实验室管理 从CAP实验室认证看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监管体系 被引量:10 2009年 美国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实验室认证,主要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的标准和操作指南制定认证规则,适合临床实验室。在亚洲通过CAP认证的临床实验室,主要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台湾等)。近几年,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也有少数医院参加CAP认证,我院的临检血液室是通过CAP认证的临床实验室之一。 曾素根 韩秀华 庄利芳 朱新勤 郭曼英 左永太 李倚 弥艾莉 贾永前关键词:血液细胞分析仪 病人全血质控监测系统在全血细胞计数中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pathologists,CAP)实验室认证,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计数质量控制的要求很高,除日常室内质控、在线质控、X-Bar浮动均值、室间质评/能... 金咏梅 毛志刚 郭曼英 李倚 左永太 曾素根关键词:全血细胞计数 人全血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监测系统 参加卫生部血液、体液学室间质评10年总结 1999年 我国血液、体液学室间质评工作由卫生部临检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这项工作从1989年开始,迄今已进行了10年。我室是最初参加室间质评的46家实验室之一。现就这一工作的开展、发展情况作一总结。1一般情况11参加方式中心每季度以邮寄的方式发放一次标本... 粟军 江虹 郭曼英 朱新勤 弥艾莉 彭志勇 魏新玉 万朝铭 余健 左永太关键词:血液 体液 室间质评 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的比较 1999年 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一方面可提供较多的血液学参数,同时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其发展迅速,如白细胞分类指标从两项到五项甚至更多。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是否可作为常规的过筛试验指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现应用东亚公司NE-1500型(五分类)、雅... 郭曼英 江虹 左永太 魏新玉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 CellaVision DM96自动化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对CellaVision DM96自动化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简称DM96)的临床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选取422例外周血样本经自动涂片染色后,采用DM96进行白细胞分类,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仪器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相关性;计算基于自带参考细胞库和扩充的参考细胞库DM96分析软件预分析识别细胞符合率;计算检出率,分析采集110、210、310、410个细胞时仪器识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细胞的能力;统计仪器分类与人工镜检所花费的时间。结果经过线性回归分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仪器分析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关系数较大(0.91和0.88),而单核细胞的相关系数较小(0.31);DM96分析软件预分析识别早、中、晚幼粒细胞、原始细胞和变异淋巴细胞的符合率从基于自带参考细胞库的27.56%、37.96%、41.85%、45.12%、29.76%提高到基于扩充参考细胞库的33.23%、56.86%、48.33%、58.08%、31.25%;分析110、210、310、410个细胞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细胞检出率分别为87.50%、92.65%、94.85%、97.59%;人工镜检花费(2.50±0.41)min/例,而仪器分析花费(1.98±0.20)min/例,人工审查确认预分析结果花费(0.91±0.14)min/例;使用初始参考细胞库和扩充参考细胞库分析所需时间分别为(2.01±0.39)和(2.09±0.54)min/例,而随着系统分析细胞数量增多分析所花费的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DM96对白细胞分类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骥斌 曾婷婷 郭曼英 韩秀华 江虹关键词:实验室自动化 性能评价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 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 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 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 曾素根 毛志刚 朱新勤 郭曼英 庄利芳 韩秀华 左永太 李倚 江虹关键词:白细胞 不同脂血浓度对血液分析仪的影响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脂血对血液分析仪参数的干扰情况。方法正常新鲜全血标本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后,将标本离心使血液中细胞与血浆分离,用相同体积的脂肪乳液置换出血浆,使血液中的甘油三脂(TG)>4.0 mmol/L,制成人工脂血标本,再用相同方法对脂血标本进行CBC分析,了解脂血对不同参数的干扰作用。结果当TG>4.0 mmol/L时,可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参数假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液中TG>14.45 mmol/L时,脂肪颗粒可使白细胞(WBC)计数假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血液中TG>4.0 mmol/L时,Hb、MCH和MCHC等参数需要进行纠正;TG浓度越高对Hb、MCH和MCHC的干扰越大;且Hb浓度越低受TG干扰程度越大。当血液中TG>14.45 mmol/L时,需要对WBC进行纠正。 曾素根 曾婷婷 江虹 庄利芳 朱新勤 韩秀华 郭曼英 弥艾莉关键词:血液细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