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华 作品数:9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常州市卫生局重大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06年 郑素华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改良PICC预处理法预防化疗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预处理法预防化疗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130例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生理盐水100ml浸泡并冲洗导管,研究组用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混合液浸泡并冲洗导管,浸泡时间均为5min。比较两组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两组局部渗血、导管阻塞和导管相关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PICC预处理法可以明显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而且不增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素华 余兰芳 顾琰关键词:PICC 机械性静脉炎 预处理 化疗 新型硅酮泡沫敷料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三种类型敷料的对比,观察新型硅酮泡沫敷料在预防中晚期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8例Braden评分≤14分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资料,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使用气垫床、督促或指导患者及家属每3h变化体位一次并在患者骶尾部、双足跟部及双侧股骨大转子处给予敷料保护,根据使用不同敷料分为水胶体敷料组、无纺布棉垫组、硅酮泡沫敷料组。比较三组患者骶尾部、双足跟部、双侧股骨大转子处使用保护性敷料2周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骨隆突周围皮肤情况的比较。结果在股骨大转子和骶尾部使用水胶体敷料较使用无纺布、硅酮泡沫敷料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笔者双足跟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骨隆突处周围皮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硅酮泡沫敷料在中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减压效果良好,可重复使用,便于皮肤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巢红芳 徐慧黎 张亚琪 郑素华关键词:敷料 肿瘤 携带式微量注射泵治疗铁过载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皮下注射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携带式微量注射泵为55例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皮下注射甲磺酸去铁胺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关护理。结果 55例患者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10例因铁过载致继发血糖升高患者治疗后血糖均降至正常水平,皮肤色素沉着变淡;33例患者红细胞输注间隔时间延长;所有患者副反应轻微,2例患者出现皮下硬结,2例患者出现发热,其中1例因败血症而中断治疗。结论皮下注射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疗效高、安全性好,护理人员对输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建立祛铁治疗档案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连续性。 郑素华 余兰芳 顾琰关键词:去铁胺 铁过载 皮下注射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1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给药前做好心理护理,给药时密切监护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5例骨髓瘤患者中有4例完全缓解(26.7%),11例部分缓解(77.3%)。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感觉异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经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患者均完成药物治疗。结论对于应用硼替佐米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只有给予足够重视并及时处理,才能保证治疗安全;而耐心、细致的护理对于硼替佐米治疗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余兰芳 郑素华 陶玲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耳穴贴压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疲乏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取耳穴肝、脾、胃、神门、内分泌为主穴进行耳穴贴压干预,15d后用简易疲乏量表和生活质量问卷评价两组病人的疲劳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后病人的疲乏程度、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余兰芳 郑素华 陶玲关键词:耳穴贴压 乳腺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透明敷贴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透明敷贴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危重长期卧床,易受汗液尿液粪便等因素刺激的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改良组用透明敷贴贴于患者骶尾部足跟部皮肤,传统组按常规保护皮肤,两组都进行常规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定期临床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情况。结果:二组病人皮肤受损因素(高热、出汗、腹泻、尿液刺激)未见有明显差异(χ2=0.508,p=0.917),改良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Z=-4.538,P<0.001)。结论:应用透明敷贴贴于皮肤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陶玲 袁静 郑素华关键词:压疮预防 透明敷贴 临床护理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患者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化疗常见的副反应,且为无法有效解决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适应水平。本文就适应的概述、适应的评估工具与CIPN测量量表、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干预方式还需进一步挖掘和改善,干预效果需进一步验证,本文旨在为今后扩大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周肖 丁彩艳 刘慧 郑素华 孙志琴关键词:化疗副反应 适应性 影响因素 不同部位皮内注射DC疫苗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接受DC疫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按入院治疗先后分成腹股沟组和腋窝组各15例,分别在腹股沟淋巴结富集区和腋窝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DC疫苗。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比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及疼痛程度。结果注射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腹股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腋窝组(P<0.01)。两组DC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高于注射前(均P<0.01)。结论DC疫苗两种部位皮内注射均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但腹股沟淋巴结注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余兰芳 郑素华关键词:恶性肿瘤 化疗 DC疫苗 皮内注射 免疫功能 腋窝 外周血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