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颅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多层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信号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透析
  • 1篇隐匿性骨折
  • 1篇脂肪抑制
  • 1篇脂肪抑制序列
  • 1篇中毒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小结石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尿管

机构

  • 7篇长江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郑卫华
  • 5篇庹艳红
  • 4篇雷红卫
  • 3篇彭婕
  • 1篇刘迎军
  • 1篇程骏章
  • 1篇莫继安
  • 1篇黄劲柏
  • 1篇王远梅
  • 1篇胡新杰
  • 1篇雷清风
  • 1篇吴菊秀
  • 1篇蔡杰
  • 1篇金凤城
  • 1篇王晓彬

传媒

  • 4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颅内黑色素瘤出血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23岁。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诊断为左侧顶枕叶区脑出血,行开颅引流积血手术,术后头痛症状缓解出院。两月后患者来我院复查。查体:神志清醒,颈强,颌下三指,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周身皮肤黏膜70%可见黑色胎记覆着,皮肤科会诊意见为先天性巨大色素痣。
郑卫华庹艳红雷红卫
关键词:黑色素瘤颅内出血
MRI诊断颅内畸胎瘤破裂一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男,52岁。因间断头晕3年伴抽搐发作1次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双侧上、下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生理反应存在、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无特殊。MRI表现:右侧鞍旁可见团块状混杂信号灶,边界清晰,病灶内示分层,上部呈短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下部及周边轻度强化(图1~3);
郑卫华庹艳红黄劲柏
关键词:畸胎瘤破裂MRI诊断颅内脂肪抑制序列T2信号抽搐发作
影响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非技术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相关非技术因素,降低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对38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扫描心率控制在60次/min以下30例,心率波动小于5次/min34例,影像质量基本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3例因扫描期心率未能控制,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1例造影剂外渗,无1例屏气失败。结论:细致有效处理好检查相关的非技术因素,是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重要保障。
彭婕雷红卫胡新杰刘迎军金凤城吴菊秀郑卫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请您诊断》病例73答案:不典型肝癌误诊为囊腺瘤
2013年
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起感间断上腹部隐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肝胆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左叶占位性病变.
郑卫华庹艳红彭婕
关键词:血管成像肝脏肿瘤
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在输尿管小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对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价值。方法:对30例疑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泌尿系CT平扫及输尿管多平面重建(MPR)。结果:30例MPR成像均清楚显示输尿管,其中结石29例,未见结石1例,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及范围。结论: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
郑卫华庹艳红蔡杰彭婕雷红卫
关键词: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输尿管小结石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工业酒精中毒10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工业酒精的疗效。方法:10例患者均行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D+HP)治疗(德国贝朗Dialog++单泵透析机),直接血管穿刺或留置单针双腔导管,血流量150~200ml/min,肝素钠抗凝,首剂0.8~1.0mg/kg,维持量5~10mg/h,治疗3h后取下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治疗1.5~2h。结果:10例患者治愈率达100%,其中8例经1次HD+HP治疗后,中毒症状全部消失,眼底检查视网膜水肿、视乳头水肿、出血灶及动静脉均恢复正常;2例经2次HD+HP治疗后痊愈。结论:早期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工业酒精中毒疗效肯定。
庹艳红程骏章郑卫华雷清风莫继安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工业酒精中毒
螺旋CT平面重建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端胫骨6例,肘部2例,肩2例,髌骨1例,腕舟骨1例,耻骨支1例,腰椎椎体1例,颈椎1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若急性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严重,X线平片又未发现有明确骨折征象者,于X线检查后行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CT检查应为最佳的检查手段。结合轴位及多平面像,可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处理。
王晓彬雷红卫郑卫华王远梅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