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朝晖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实验组患儿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短,而且对患儿循环呼吸影响小。
- 邹朝晖
-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诱导患儿全身麻醉
- 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比较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给药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腹部及下肢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PCIA):5μg/ml芬太尼、50μg/ml咪唑安定、20μg/ml枢复宁共100ml;Ⅱ组(PCEA):5μg/ml芬太尼、0.1%布比卡因、20μg/ml枢复宁共100ml。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于术后24h时镇静稍深,组间、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Ⅰ和Ⅱ均为临床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镇痛确切,不良反应少。
- 邹朝晖
- 关键词:麻醉镇痛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
- 颈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用于颈椎后路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 苗韶华戴燕雪王海峰王秋芳邹朝晖
- 对颈神经后支的解剖研究表明:第一颈神经后支支配头后直肌、头上、下斜肌。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即枕大神经,外侧支支配头最长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第三颈神经后支内侧深支支配多裂肌,外侧支支配头最长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第四至...
- 关键词:
- 关键词:阻滞麻醉脊神经后支颈椎后路手术
- 细针穿刺引导置管腰硬联合麻醉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导丝引导置管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方法的可行性,以减少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100例择期下腹、下肢手术ASAI级~II级病人,年龄16岁~6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细针穿刺导丝引导置管CSEA组(I组)和18#Touhy针CSEA组(II组)。I组用9#8cm长细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26G腰麻针通过细针内穿刺施行腰麻;腰麻成功后退出26G针,从9#针内置入"S"形硬膜外导管导丝后退出细针,导管套入导丝,送入硬膜外腔;II组采用经典的针内针法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所用药物种类、剂量和硬膜外腔留管长度5cm相同。术后用相同药物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2d。观察并记录两组操作所用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有无异感、首次药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和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腰背痛情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操作所用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或置管异感、首次药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明显性(P>0.05),但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腰背痛VAS评分I组明显低于II组(P<0.01)。结论:细针穿刺导丝引导置管CSEA不仅减少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 苗韶华邹朝晖戴燕雪
- 关键词:细针穿刺腰硬联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