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邢海燕

邢海燕

作品数:2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动过速
  • 10篇消融
  • 9篇射频消融
  • 8篇射频
  • 7篇射频消融治疗
  • 7篇消融治疗
  • 5篇消融术
  • 4篇阵发
  • 4篇阵发性
  • 4篇护理
  • 4篇房室
  • 3篇心电
  • 3篇心律
  • 3篇折返
  • 3篇折返性
  • 3篇阵发性室上性
  • 3篇阵发性室上性...
  • 3篇射频消融术
  • 3篇室上性
  • 3篇起搏

机构

  • 23篇太和医院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24篇邢海燕
  • 19篇许大国
  • 18篇党书毅
  • 17篇王崇全
  • 17篇张群林
  • 17篇涂远超
  • 5篇葛永贵
  • 3篇余可斐
  • 3篇张绪国
  • 2篇张胜芝
  • 2篇周建华
  • 2篇王俊峰
  • 1篇刘梅讯
  • 1篇杨汉东
  • 1篇李幼萍
  • 1篇高玉林
  • 1篇高明霞
  • 1篇王玮
  • 1篇黎华
  • 1篇许继红

传媒

  • 5篇郧阳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心功能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隔房室旁路失败病例的原困分析
1998年
我院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例,房室旁路(Ap)共69条,首次消融成功65条,另4条旁路,再次消融全部获得成功。本文对4条旁路RFCA首次失败及再次成功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66例AVRT患者中...
党书毅涂远超许大国张群林王崇全邢海燕
关键词:房室旁路射频消融心动过速折返性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复发因素的分析
1998年
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手段,但其约5%左右的复发率也已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1],如何减少复发率,提高一次成功率仍是一个有待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90例PSVT患者RFCA治疗的复发率,对其可能...
党书毅涂远超张群林许大国王崇全邢海燕
关键词:心动过速阵发性导管消融术复发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1998年
目的:总结4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射频消融的标测和消融方法,探讨房速的电生理特点.男女各2例,年龄24-56岁,平时心电图正常,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150-220 bpm,R-P’>P’-R.方法:采用双大头消融导管标测心房,在推测房速的部位交替,移动标测,最早 A 波出现行放电消融.结果:4例均为右房房内折返性房速的房速,消融的靶点:2例在冠状窦中上方,1例在右房外侧壁,1例在右房中侧壁,靶点处 A 波较体表 P’波提前达25-40ms,4例房速消融全部成功,随访1-12M(平均6±3M)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房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最早激动点的标测是其最基本的方法.
党书毅涂远超张群林王崇全许大国葛永贵邢海燕张绪国
关键词:心动过速房性射频消融
全文增补中
射频消融术后心慌心悸原因分析与护理被引量:7
2000年
对 18 0例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 ,172例获得成功。术后 40例患者仍述心慌心悸 ,发生率为2 2 2 %。分析了射频消融术后心慌心悸的产生原因 ,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手术失败或复发 ;(2 )心律失常 ;(3)合并冠心病 ;(4)合并心神经官能症 ;(5 )X线照射时间过长 ;(6 )术后并发症 ;(7)导管损伤血管内膜等。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根据病史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 。
邢海燕许大国余可斐周荣华
关键词:射频消融心悸护理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
1999年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已十分成熟。房性心动过速(AT)在临床上较少见且药物难以控制,RFCA治疗房速的报道也较少[1],其成功率在60%~90%。作者总结了4例房速的RFCA,...
党书毅涂远超张群林王崇全许大国葛永贵邢海燕张绪国
关键词:心动过速房性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手段,但其5%左右的复发率也已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如何减少复发率,提高一次成功率仍是一个有待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90例PSVT患者RFCA治疗的复发率,对其可能的复发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90例PSVT患者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10~73(46.6±15.4)岁,心动过速史0.5~47(26.2±18.4)年。
党书毅涂远超张群林许大国王崇全邢海燕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术复发
形态心电图标准在原有束支阻滞伴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特异性评价被引量:2
1999年
为探讨形态心电图标准是否适用原有束支阻滞(BBB)或心肌梗塞患者合并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选择窦性心律呈BBB的患者205例[左束支阻滞(LBBB)45例、右束支阻带(RBBB)160例],分析形态心电图标准用于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特异性。胸导联QRS波群图形一致、胸导联无RS型;RBBB时任一胸导联RS时限>100ms,V1导联单向(R)或双向(qR、QR、RS)、呈左兔耳征,V6导联或aVF导联Q波,V6导联R/S<1;LBBB时,V1、V2导联r波时限>30ms,V1、V2导联S波降支钝挫,V6导联或aVF导联q(Q)波等12条特异性较高。QRS波群时限>140ms;RBBB时电轴重度左、右偏,aVF导联R/S<1;LBBB时V1、V2导联RS时限>60ms,Ⅰ导联负向QRS波群,V4较V1导联S波振幅更深等7条特异性较低。心肌梗死合并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采用上述标准鉴别诊断有一定局限。
许大国张群林涂远超党书毅王崇全邢海燕王玮
关键词:心电图心动过速束支阻滞心肌梗死
长快径不应期房室结双径路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附2例报告)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长快径有效不应期 (ERP)房室结双径路的产生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报告 2例长快径ERP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及电生理特征。结果 :患者表现为长PR间期时出现心悸、胸闷、气促、颈静脉搏动 ,PR间期恢复正常时症状消失。基础状态下快径ERP延长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和静推阿托品后快径ERP明显缩短。 1例消融慢径后快径ERP缩短 ,无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长快径ERP可能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长、短PR间期与症状出现和消失的对应关系是其主要临床特征。
涂远超许大国张群林党书毅邢海燕周建华
关键词:房室结导管消融术人工起搏器ERP
高血压病患者服药情况调查被引量:19
2000年
黎华张胜芝邢海燕余可斐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机制
异丙肾上腺素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RP′间期是鉴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异丙肾上腺素 (ISOP)对AVRT心动周期尤其是RP′间期的影响 ,以明确是否影响根据RP′间期诊断与鉴别诊断AVRT。方法 :经心内电生理和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 ,由食管心房调搏诱发的 6 1例AVRT患者 ,根据是否系使用ISOP所诱发分为两组 (A组 :47例未使用ISOP诱发了AVRT ,B组 :1 4例使用ISOP后方诱发AVRT)。比较两组心动过速时RR间期、RP′V1、RP′ESO、P′RV1、P′RESO。结果 :B组AVRT时的RR间期、RP′V1、P′RV1、P′RESO均显著短于A组 (P <0 .0 1 ,P <0 .0 5 ,P <0 .0 0 5 ,P <0 .0 5 ) ,两组RP′ESO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ISOP在提高AVRT诱发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心率 ,主要通过加速房室传导系统和房室旁路的传导而缩短心动周期。对房室旁路的传导时间作用短暂 ,不影响根据RP′间期诊断及鉴别诊断AVRT。
涂远超许大国张群林党书毅王崇全周建华邢海燕
关键词: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异丙肾上腺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