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新 作品数:43 被引量:114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电离层不均匀体漂移速度初步研究 电离层电子密度不规则体的存在,可以引起电离层闪烁现象。有关电离层闪烁的研究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及其它无线电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电离层闪烁直接与信号衰落统计特性、信道设计、测距、测速和测角的精度、图像的分辨率... 冯健 张艳磊 刘钝 邓忠新关键词:极小值 漂移速度 电离层闪烁 文献传递 电离层闪烁对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电离层闪烁是影响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南方区域是全球电离层闪烁多发区之一,开展电离层闪烁对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的电离层闪烁数据和GPS测量数据,从接收机码... 刘钝 冯健 邓忠新 甄卫民关键词:卫星导航 GPS测量 电波传播 电离层闪烁 文献传递 中国区域电离层相关结构对卫星增强系统的影响 利用GPS测量数据对中国低纬区域的电离层相关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和美国区域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低纬地区存在的电离层异常是影响卫星增强系统中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及完好性实现的重要因素,并且即使... 刘钝 冯健 邓忠新 余侯方关键词:电离层异常 数据处理 文献传递 昆明VHF雷达干涉测量天线阵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研究昆明地区场向不规则体的3D空间特征,需要设计干涉观测用天线阵。因此,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并讨论第6组天线不同位置、不同架设高度对原先天线阵方向图的影响,最终选定第3组天线北侧1.6倍波长距离处作为第6组天线的放置位置,并将架设高度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0.5 m,干涉测量天线阵方向图仰角为50°,最大增益21.07 dBi。初步观测结果表明,干涉试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对进一步研究昆明地区场向不规则体特征、形成机制具有较大的意义。 刘瑶 邓忠新 徐彬 徐朝辉 徐彤关键词:天线阵 大气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针对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利用现有模型的部分模块,形成了适用于临近空间的中性大气模型NSPM,并结合一个月的观测数据对其进行精度(适用性)分析。然后利用NSPM模型分析了中国地区临近空间区域的各大气参数(密度、温度、压强、... 陈亮 刘钝 邓忠新 甄卫民关键词:大气参数 VHF雷达空域干涉法探测曲靖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体精细结构 2023年 针对VHF相干散射雷达传统观测方式的探测能力局限,构建了空域干涉法探测实验系统,其具备对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ield-aligned irregularity,FAI)三维精细结构探测能力.结合曲靖E区FAI干涉探测实验数据,实现了对系统相位偏差校正及回波三维空间位置精确获取,得到了不规则体云团的三维精细结构以及漂移运动过程,包括FAI回波散射点的三维空间位置以及FAI云团的三维空间外尺度、漂移运动轨迹和漂移速度等.探测实例结果表明:其东西、南北和高度向分布范围分别为-35~20 km、85~120 km和95~130 km,对应的三维外尺度分别为23.8 km、7.6 km和7.6 km;东西向漂移速度要大于其他两个方向,并呈现出5~6 min的准周期回波特征. 邓忠新 徐彤 刘瑶 朱梦言 徐彬 丁宗华 许正文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电离层Es响应研究 2022年 为研究日环食期间电离层Es演化过程,利用VHF相干散射雷达和便携式垂测仪在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期间开展联合观测试验,得到日环食期间h′Es和f_(o)Es均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强的变化形态.分析表明,该演化过程类似于快速日出日落对电离层Es的影响,其成因是日环食期间太阳活动作为辐射源经历了快速减弱、复原的一个过程.本次试验观测结果对研究和完善电离层Es形成机制、机理有重要意义. 刘瑶 张鹦琪 胡艳莉 张雅彬 邓忠新 徐彬 徐朝辉 李江华关键词:日环食 太阳活动低年低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特征研究 统计分析了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海口观测站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间的L频段电离层闪烁观测数据,结果表明:尽管处于太阳活动低年,发生电离层闪烁时GPS信号的幅度衰落值仍然可达10dB;但随着太阳活动的降低,闪烁活动明显... 冯健 甄卫民 邓忠新关键词:低纬地区 电离层 电波传播 太阳活动 文献传递 大气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参数的获取提出了迫切需求,建立了临近空间中性大气模型(Near Space Parameter Model,NSPM),并对其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对模型精度、残差、标准差的计算,发现密度模型与温度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时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风场模型的输出结果能较好地体现平均观测结果.最后,利用NSPM模型分析了中国地区临近空间区域的各大气参数(密度、温度、压强、经向风、纬向风)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区域性. 陈亮 刘钝 邓忠新 甄卫民关键词:大气参数 中国区域电离层相关结构对卫星增强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GPS测量数据对中国低纬区域的电离层相关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和美国区域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低纬地区存在的电离层异常是影响卫星增强系统中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及完好性实现的重要因素,并且即使在低年,电离层异常的这种影响也存在。 刘钝 冯健 邓忠新 余侯方关键词:电离层 电离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