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炬飞

作品数:25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妊娠
  • 7篇妊娠期
  • 6篇蛋白
  • 5篇儿童
  • 4篇血红蛋白
  • 4篇糖化
  • 4篇糖化血红蛋
  • 4篇糖化血红蛋白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红蛋白
  • 4篇反应蛋白
  • 3篇代谢
  • 3篇新生儿
  • 3篇血清
  • 3篇血压
  • 3篇饮食
  • 3篇妊娠期高血压
  • 3篇妊娠期高血压...
  • 3篇妊娠期糖尿病

机构

  • 23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连炬飞
  • 15篇曾丽
  • 8篇曾文
  • 7篇陈柳青
  • 5篇赖科峰
  • 5篇郑冼华
  • 5篇江演珠
  • 4篇林珠
  • 4篇欧阳凯
  • 3篇王挺
  • 3篇冼懿雅
  • 3篇周永贤
  • 3篇邝炎波
  • 3篇赖有行
  • 2篇付玉梅
  • 2篇叶青
  • 2篇刘紫菱
  • 2篇梁惠芬
  • 1篇夏燕琼
  • 1篇陈汉彪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 BA,EMAb 及 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封闭抗体(BA),抗子宫磷脂抗体(EMAb)及抗心磷脂抗体(ACA)联合检测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P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144例,偶发性自然流产166例和正常体检孕妇188例,检测其 BA,EMAb 和 ACA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RSA 组分别与偶发性自然流产组及对照组相比较,BA 阴性率(74.31%,25.30%和50.53%),EMAb 阳性率(35.42%,7.23%和6.91%)和 ACA 阳性率(26.39%,5.42%和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344~74.180,P 值均<0.05;χ2=37.837~42.586,P 值均<0.05;χ2=26.355~29.270,P 值均<0.05)。URSA 组的 BA,EMAb 和 ACA 联合检测阳性率(84.72%)明显高于偶发性自然流产组及对照组(χ2=35.532~93.076,P 值均<0.05)。结论BA 的缺乏,EMAb 和 ACA 的产生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存在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对辅助诊断 URSA 及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陈柳青连炬飞曾丽赖科峰林珠
关键词:封闭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
血清β-(1,3)-D-葡聚糖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血清β-(1,3)-D-葡聚糖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该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诊治的10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10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β-(1,3)-D-葡聚糖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清β-(1,3)-D-葡聚糖检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1,3)-D-葡聚糖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0%、63.00%、67.83%、74.12%。结论血清β-(1,3)-D-葡聚糖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呈高表达水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行。
连炬飞叶青曾丽曾文欧阳凯
关键词: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
联合检测尿mALB、血清β2-MG和CysC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意义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C)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HDP患者245例作为HDP组,正常孕妇2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检测尿mALB、血清β2-MG和CysC和尿素氮(BUN),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DP组孕中、晚期尿mALB、血清β2-MG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孕晚期与孕中期比较,尿mALB、血清β2-MG和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孕中、晚期尿mALB、血清β2-MG、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孕晚期与孕中期比较,尿mALB、血清β2-MG、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BUN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血清β2-MG、CysC是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HDP早期肾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赖科峰陈柳青连炬飞曾丽
关键词:尿微量清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
糖化血红蛋白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TINIA)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实验评价方案进行精密度、线性、方法比对及偏倚实验,结果采用回归方程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Alc浓度在3.9%-15.2%范围时无论是TINIA还是HPLC法,都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线性关系,但以HPLC法更佳。偏倚对比分析显示在高水平TINIA与HPLC成负偏倚,低水平时成正偏倚。在方法比对实验中的两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INIA测定结果为Y轴、HPLC的为X轴进行相关性分析:y=0.7857x+1.264,r=0.89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方法学评价,本实验室两种方法测定HbAlc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符合临床要求,结果具有可比性;HPLC法的重复性更住、更适合临床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监测。
曾文曾丽郝彦强陈柳青连炬飞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探讨游离脂肪酸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子痫前期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联合监测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9例子痫前期患者(PE组)和93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分别检测FFA、Hb 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Cholesterol,TCH),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E组与对照组比较,重度PE组和轻度PE组相比较,FFA、Hb A1c、FPG、TG、TC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FFA与Hb A1c呈正相关(r=0.768),且FFA和Hb A1c浓度与PE病情轻重呈正相关(r=0.668、0.528)。结论高FFA和Hb A1c血症与PE糖脂代谢异常存在密切的关系,联合监测对了解PE糖脂代谢异常及其病情发展、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陈柳青连炬飞周永贤赖科峰林珠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糖化血红蛋白子痫前期糖脂代谢异常
妊娠合并梅毒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优生优育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及其妊娠结局的回顾性分析,为优生优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8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正规抗梅毒治疗、接受治疗时间是否<12孕周、分娩前梅毒螺旋体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是否≤1∶4分别进行分组,即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接受治疗时间<12孕周组与≥12孕周组,TRUST滴度≤1∶4组与≥1∶8组,分析治疗因素及TRUST滴度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8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分娩足月儿50例(58.14%),早产儿15例(17.44%),流产、死胎、畸胎21例(24.42%)。治疗组的足月儿出生率高于未治疗组,而早产儿、先天性梅毒儿和流产、死胎、畸胎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治疗的孕周越早,越有利于正常新生儿的出生率,而先天性梅毒儿、流产、死胎、畸胎的发生率越低,接受治疗时间<12孕周组与≥12孕周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前TRUST滴度越高,先天性梅毒儿和流产、死胎、畸胎的发生率越高,分娩前TRUST滴度≤1∶4组和分娩前TRUST滴度≥1∶8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有效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几率,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连炬飞黄瑞玉刘紫菱赖有行吴利
关键词:妊娠合并梅毒先天性梅毒优生优育
高膳食纤维干预对妊娠糖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高膳食纤维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8例GDM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72例由患者自行控制饮食,治疗组76例由营养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高膳食纤维干预。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的变化情况,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经饮食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TG和TC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生产婴儿平均体质量为(3.82±0.72)kg,治疗组为(3.22±0.63)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现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膳食纤维干预对GDM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合理的饮食治疗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连炬飞夏燕琼王挺曾文郑冼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治疗膳食纤维
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166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98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9.10%;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15株,检出率为48.95%,构成比为82.8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18株,检出率为19.10%;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7株,检出率为5.23%,构成比为8.84%;共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47株,检出率为2.82%,构成比为4.78%。2016-202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检出率逐年递增。金黄色葡萄球菌2016-2019年各年份的检出率与202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率最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性一般,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极低,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结论急性乳腺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耐药情况严峻,应重视耐药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连炬飞曾丽曾文叶青欧阳凯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鉴定耐药性
PCT、hs-CRP及WBC检测在广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89例、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0例,检测其PCT、hs-CRP和WBC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时PCT与hs-CRP、WBC呈正相关(r=0.807、0.764,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P<0.05)。结论 PCT、hs-CRP、WBC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儿童支气管肺炎、动态监测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陈柳青连炬飞刘紫菱赖科峰曾文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支气管肺炎儿童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防、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诊断筛选200例21~30孕周、年龄19~40岁的孕妇,以IADPSG新的推荐标准,分为正常妊娠组100例和妊娠糖尿病组(GDM组)100例。两组分别进行FPG、OGTT和HbAlc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FPG、OGTr和HbAlc。结果GDM组FPG、OGTr和HbAlc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GDM组的HbAlc阳性率高达82.0%,而正常妊娠组HbAlc的阳性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阳性率,联合FPG和OGTY对血糖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连炬飞曾丽曾文赖有行郑冼华
关键词:血糖妊娠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