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边锐

边锐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战败
  • 1篇政权
  • 1篇蜀汉
  • 1篇蜀汉政权
  • 1篇夏口
  • 1篇接班
  • 1篇接班人
  • 1篇汉政
  • 1篇赤壁之战
  • 1篇存亡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边锐
  • 3篇朱子彦

传媒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吕布被引量:1
2007年
吕布叛丁原投董卓,事出有因,应置于汉魏之际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吕布为人豪爽,性格直率,并无自立为王之野心。至于他后来“下降”,乃是他相信曹操会需要他这样的豪杰来平定天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他们之间只有利益,没有诚信。见利忘义,反覆无常者多矣,岂独吕布哉!刘备、张绣、马超等那一个不是朝三暮四,反覆无常。与他们相比,吕布缺乏的仅是权术和战略眼光,所以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朱子彦边锐
从夏口之战略地位论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被引量:2
2007年
赤壁之战胜败原因后人多有评说,几成定论。但鲜有从夏口的地理位置、战略形势的角度检讨曹操失败之因。夏口“分荆襄之胜而压荆襄之口”,是荆、扬二州的“心喉”。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夺取江陵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而忽视了夏口的重要战略地位,没有乘胜追击势单力孤的刘备,占领夏口这一战略要地,致使刘备得到喘息之机,并与孙权联合,最终导致了曹操的惨败。
朱子彦边锐
关键词:夏口赤壁之战
诸葛亮接班人与蜀汉政权存亡被引量:2
2007年
诸葛亮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开府治事,治理蜀汉朝政,至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逝于北伐军中,前后达12年之久。其间,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实行对内以法治蜀,对外联合东吴、共抗曹魏的战略方针,维持了蜀汉政权与魏、吴两国鼎足而立的局面。诸葛亮死后,其培养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等人先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直至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
朱子彦边锐
关键词:接班人蜀汉政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