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秀娟

作品数:38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重症
  • 6篇心肌
  • 6篇血管
  • 6篇手术
  • 6篇重症监护
  • 6篇监护
  • 6篇创伤
  • 5篇心脏
  • 5篇术后
  • 4篇心肌损伤
  • 4篇心血管
  • 4篇心脏手术
  • 4篇休克
  • 4篇重症患者
  • 4篇重症监护病房
  • 4篇监护病房
  • 4篇非心脏手术
  • 4篇病房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疾病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7篇赵秀娟
  • 29篇朱凤雪
  • 21篇李纾
  • 13篇安友仲
  • 6篇付春
  • 5篇陈红
  • 4篇王天兵
  • 4篇赵慧颖
  • 4篇杜安琪
  • 3篇刘健
  • 3篇李帮清
  • 3篇任景怡
  • 3篇宋俊贤
  • 3篇吴昆
  • 2篇马玉良
  • 2篇周刚
  • 2篇王晓旋
  • 2篇邓玖旭
  • 2篇迟骋
  • 2篇刘传芬

传媒

  • 7篇中国医药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第三届北京大...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THE 22...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2025年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中、高危APE合并RVD的住院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7.3±10.9)岁。根据是否收治ICU分为入ICU组(31例)和未入ICU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与未入ICU组比较,入ICU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低,心功能指标中B型利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高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凝血功能指标中D-二聚体(D-dimer)较高,合并创伤/骨折病史比例较高(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BNP、hs-cTnI、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BP>119 mmHg(AUC=0.879,95%CI:0.811~0.947)时进入ICU可能性降低,BNP>416 pg/ml(AUC=0.996,95%CI:0.988~1.000)、hs-cTnI>321.15 pg/ml(AUC=0.801,95%CI:0.694~0.907)、D-dimer>686 ng/ml(AUC=0.852,95%CI:0.771~0.933)和PASP>41 mmHg(AUC=0.967,95%CI:0.905~1.000)时进入ICU可能性增加(均为P<0.001)。根据上述指标是否为高优或低优指标进行赋值,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即Score1模型(取值范围[0,5]),截断点值为3分(AUC=0.999,95%CI:0.996~1.000,P<0.001),即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增加;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降低。结论SBP、
付春朱凤雪陈源源李纾赵秀娟姜娟王振洲刘健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不全重症监护室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lt;br&gt;  方法: 连续入选2002年10月到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病时间明确的...
赵秀娟李帮清宋俊贤迟骋陈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2年10月到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病时间明确的AMI患者,共874例.统计AMI发病时间的昼夜节律,找出AMI发病的清晨高峰,用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AMI发病清晨高峰的影响因素.结果 AMI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高峰在6:01~9:00时(146例,16.7%,与其他时间段比较,P<0.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4,95%CI:1.11~2.73,P<0.05)、高血压病史(OR=1.71,95%CI:1.17~2.51,P<0.01)和梗死前心绞痛(OR=1.61,95%CI:1.08~2.38,P<0.05)是AMI发病清晨高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MI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清晨高峰现象,男性、高血压病史和梗死前心绞痛是AMI发病清晨高峰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秀娟李帮清宋俊贤迟骋陈红
关键词:心肌梗死发病时间
右美托咪啶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为达到镇静镇痛效果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包括丙泊酚、苯二氮(草)类等镇静药物、以阿片类为代表的镇痛药物及其他抗精神病相关药物等.目前ICU镇静治疗的目标多为浅镇...
王晓旋赵秀娟肖增丽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药理作用副作用重症监护病房
药物洗脱支架断裂的影像认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借助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的影像资料,确定支架断裂的发生和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 021例冠状动脉造影和183例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资料。结果共发现3例患者的6处支架断裂,其中2例经IVUS证实。3例支架断裂均发生在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且均发生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年以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4处支架断裂为完全断裂伴断裂处支架移位。IVUS证实3处支架断裂为完全断裂,2处为部分断裂;1处断裂靠近支架重叠处;1处支架断裂伴有血管瘤形成。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可以帮助确定支架断裂的诊断。
刘健赵秀娟王伟民卢明瑜马玉良刘传芬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对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估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简称脱机)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86例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患者资料,比较脱机成功组(n=205)患者和脱机失败组(n=81)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手术情况、术后氧合以及cTnI水平等多个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MINS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TnI水平对患者脱机的预测价值。结果:脱机失败组患者的cTnI水平显著高于脱机成功患者[2.04(0.20,10.05)ng/ml vs 0.11(0.05,0.55)ng/ml,P<0.001]。对两组患者多个脱机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高(OR=1.086,95%CI:1.009~1.168;P=0.027)和cTnI水平升高(OR=1.462,95%CI:1.264~1.692;P<0.001)是MINS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TnI水平预测脱机失败的AUC为0.760,若cTnI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则AUC为0.763。结论:cTnI水平是MINS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脱机失败有预测价值。
李纾杜安琪赵连泽赵秀娟朱凤雪安友仲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I
药物洗脱支架断裂的影像认识
目的:借助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的影像资料.确定支架断裂的发生和类型.&lt;br&gt;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 021例冠状动脉造影和183例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资科.&lt;br&gt;  ...
刘健赵秀娟王伟民卢明瑜马玉良刘传芬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冠状血管造影术超声检查
一种床旁辅助侧卧位固定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床旁辅助侧卧位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靠上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主体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气囊,两个所述气囊的内部之间...
赵秀娟朱凤雪李纾付春赵飞凡王振洲
白细胞介素33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3(IL-33)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以外源性IL-33蛋白对小鼠进行干预。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接受假手术;CLP组,接受CLP手术;IL-33组,接受CLP手术,并在术前24h和1h接受2次重组IL-33蛋白腹腔注射(1μg/次)。实验第1部分,连续7d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率的差异。实验第2部分,术后24h处死小鼠,透射电镜观察肝脏和肾脏的病理结构,对血液及腹腔中细菌进行培养,计数细菌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数量及凋亡情况,并检测CD3T淋巴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变化。结果与CLP组小鼠相比,IL-33组小鼠生存率高[60.0%(6/10)比10.0%(1/10),P〈0.05],器官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减轻,血及腹腔中细菌清除增加,细菌菌落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8.0±0.8)×10^6CFU/ml比(12.0±1.2)×10^6CFU/ml,腹腔灌洗液:(13.0±2.0)×10^6CFU/ml比(18.0±1.8)×10^6CFU/ml,P〈0.05],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IL-6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均下降,炎性反应受到抑制。IL-33组小鼠脾脏中CD3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CD19^+B细胞的凋亡较CLP组减少(42.2%比57.2%、15.3%比21.2%、18.0%比34.8%、17.9%比26.4%)。CD3^+T淋巴细胞中活性caspase-3,caspase-8以及caspase-9水平降低(21.3%比28.1%、17.6%比22.4%、13.8%比19.3%)。结论IL-33可以减少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同时抑制了调节细胞凋亡的内源性通路以及外源性通路有关。
李纾朱凤雪赵秀娟安友仲
关键词:脓毒症T淋巴细胞凋亡
非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了解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MINS)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非心脏手术后的重症患者1087例,观察病史、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等临床指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定义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94/1087)8.6%,MINS发生率(168/1087)15.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3,95%C/1.01~1.05,P=0.002)、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OR3.12,95%C/1.44~6.74,P=0.004)、术后24hcTNI升高(OR2.04,95%C/1.16~3.58,P=0.014)、术后24h使用升压药(OR2.34,95%C/1.25~4.38,P=0.008)是非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非心脏手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MINS的发生率高,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术后24h cTNI升高、术后24h使用升压药是导致非心脏手术后重症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秀娟朱凤雪李纾张洪斌张柳吴昆安友仲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危重病心血管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