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电影
  • 2篇文学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单片机程序
  • 1篇电路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电视媒体
  • 1篇电影文本
  • 1篇电源
  • 1篇电源监测
  • 1篇电子电路
  • 1篇信号发生器
  • 1篇性格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拍摄
  • 1篇云台
  • 1篇云台控制
  • 1篇知识

机构

  • 12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2篇赵宇
  • 2篇于鹏
  • 1篇杨奇
  • 1篇肖怀宇
  • 1篇王春志
  • 1篇钟涛
  • 1篇王楠
  • 1篇章文辉
  • 1篇董跃

传媒

  • 5篇当代电影
  • 2篇当代电视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影人物造型在CG技术时代的局限与自由被引量:4
2020年
电影人物造型长期依靠手工物理技术实现设计目标,其中也因物理技术原因使得设计意图受到种种局限,CG技术与AI技术让电影人物造型设计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令创意拥有了无限可能性的自由。本文旨在探讨CG技术、AI技术与传统物理技术对电影人物造型革命性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的可能。
赵宇
关键词:人物造型设计数字技术
陌生化:电影表达中文学性特征与动力被引量:6
2011年
"陌生化"作为文学性的重要特征,是要让创作者以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与事物,让平常的事物变得陌生和新鲜,并寻找到贴切的、新颖的表现形式,以表达出生活的本质。电影创作者要有"陌生化"的认识态度与能力,并具有"陌生化"的表现手段,"陌生化"是电影创作的动力与根本。
赵宇
关键词:陌生化创作动力
面向高校电子电路实验室的智能电源监测系统
一种面向高校电子电路实验室的智能电源监测系统属于监测系统技术领域,由电源监测终端,网络协调平台,移动终端组成。由于高校电子电路实验室对大量教学电源的传统管理维护手段存在局限性,如滞后性和被动性,电源监测终端对实验室内所有...
赵宇邓炜峰于鹏
文献传递
科学类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和传播
2018年
科学类电视节目现状.科学长期以来的形象就是高冷、艰深,也因此与大众的趣味相背离,在互联网时代,科学知识普及的传播方式大大丰富。打通渠道,围绕“传播者媒介接受者”三个维度重新建构起一个科学传播的模式,让大众走近科学、了解科学进而参与科学,是科学传播的最终闷标。据2016年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通过电视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高达93.4%。①可见,电视仍然是大众了解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赵宇
关键词:科学知识普及综艺节目公民科学素质电视节目互联网时代
翁同书《宋四六选》评点考论被引量:3
2016年
《宋四六选》产生于清代骈文中兴的乾嘉时期,清人选宋人骈文结集而成,是骈文史上的重要选本,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宋四六选》尚存无评本和手评本两大系统,手评本有翁同书和翁曾源评本。本文重点对翁同书的评点进行探讨,翁评既注重考据,也注重审美价值,采用校勘、注释、评论三者结合的方式,用史事补足文章背景,引用前人著作帮助理解文章,其评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钟涛赵宇
关键词:评点
浅析《加油!向未来》在科学传播上的创新被引量:1
2020年
《加油!向未来》在科学节目的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包括对于抽象知识的可视化呈现、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的重建、话语体系的转变、融媒体传播渠道的打通等,这些创新和尝试可以为电视媒体的科学传播提供一些参考。
赵宇
关键词:电视媒体
守候与超越——关于文学名著改编电影的当代性被引量:5
2014年
将文学名著改编成为电影,就如同创作者自己从经典文学名著中发现真理,亦或是将自己探寻真理的艰辛之路呈现出来。当小说的创作者要表达的生活被用电影的方法书写时,观影者不仅仅是要看到文字如何转化为影像,更是要看到创作者的态度。电影的结构、风格样式、独特的表达方法都取决于创作者本人对小说、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取决于他对现实的关注,不论反映哪个时代的小说,改编成为电影都要与当下的生活相关联,这样的电影才能真正地感染人们,才能具有存在的价值。
赵宇
关键词:文学名著文学精神
内隐之谜:基于电影文本中冲突核心建构的创作观被引量:1
2022年
"内隐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通过细微的自动化反应表现出来,并且很难有意识控制的态度。与之相对应的外显态度,指的是我们意识到的并且能够轻易分辨。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内隐的态度,"内隐态度"在不同形式的偏见中扮演的角色依然是当前心理学研究基础的主要关注点。在电影创作中,冲突的基础是人物,如何利用冲突塑造人物,关键是找到激发矛盾冲突的手段,把握人物的"内隐态度"决定了如何确立人物形象,它驱动了叙事主体在故事线上的运行。本文将以《黑暗面》《蓝色茉莉》《伯纳黛特,你要去哪》为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电影中人物的"内隐态度"度对矛盾冲突核心的设置起到的推动作用。
赵宇
关键词:外显态度
喜剧美学观在家庭剧中的新拓展被引量:1
2010年
有这样一类家庭电视剧,与情景喜剧不同,它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用轻松活泼的情调、豁达乐观的胸怀、自由的精神,真实、深入地展现了现代人的家庭生活和情感。它将喜剧美学注入家庭剧的创作中,让它从个体悲情、苦情、展现反常伦理现象家庭剧中跃然而出,在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中,观众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由。《媳妇的美好时代》、《大女当嫁》等就是这类家庭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作品。
赵宇
关键词:情景喜剧家庭剧美学观表现手法喜剧美学
探析“后戏剧电影”中人格贫化的悲剧性创作取向
2023年
“后戏剧电影”的创作取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某种趋势,是电影艺术对戏剧艺术的重新思考与运用。2022年,有三部电影不约而同地选择相似性的表现手法,分别是马丁·麦克唐纳编剧/导演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托德·菲尔德编剧/导演的《塔尔》、鲁本·t·奥斯特伦德编剧/导演的《悲情三角》。它们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外部冲突,人物关系单一,更没有复杂的戏剧结构、悬念,而是将所有的篇幅都集中于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冲突,人物性格模糊多元,由此展开的情节集中于更加固定的空间。本文将从对人格贫化下人物内心冲突的表达、对经典戏剧中人物性格不一致性的再思考、对固定空间的利用三个层面进行有关于“后戏剧电影”的创作取向进行探讨。
赵宇
关键词:人物性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