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华
- 作品数:103 被引量:1,05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森林结构调查中最适样方面积和数量的研究被引量:33
- 2009年
- 以30块100 m×100 m的模拟样地为研究材料,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吻合率关系对模拟的小样方进行研究,并以1块100 m×100 m的实地调查样地为例,验证新确定样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实际调查样地的调查时间来分析比较样方间的调查时间和成本,进而确定较优的样方面积和样方数。结果表明:(1)空间结构参数中的角尺度与抽取的样方面积大小和样方数量有关。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和样方数量的增加,所估计的林木空间结构均趋于稳定;(2)从林木空间格局来看,样方面积为10 m×10 m、15 m×15 m、20 m×20 m、25 m×25 m、30 m×30 m抽样数分别为42、23、12、9、4时,均能准确的表达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3)在考虑调查时间和成本时,样方面积为30 m×30 m、抽样数为4是林分空间结构调查时较适合样方调查面积和调查数。
- 周红敏惠刚盈赵中华林天喜张显龙吴相菊张秋艳
- 关键词:空间结构角尺度
- 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树种分隔程度空间测度方法被引量:41
- 2008年
- 树种分隔程度是林分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恰当描述是进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首要条件。该文提出了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树种分隔程度空间测度方法;利用2类8种理论数据和3个不同气候带的3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树种分隔程度进行分析,并与目前的计算树种分隔程度的林分混交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种的分隔程度取决于树种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树种数量越多且混交度越大,树种分隔程度就越高;相同树种数量的树种分隔程度取决于树种在林分中的空间分布情况,树种混交度越大其分隔程度越高。该文提出的树种分隔程度空间测度指数,既能恰当地进行不同群落树种分隔程度的比较,也能对同一群落的树种分隔程度相对大小做出合理的判断。
- 惠刚盈胡艳波赵中华
-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被引量:72
- 2013年
- 建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u_a_CIi),该指数能够同时表达出竞争木对对象木的上方遮盖和侧翼挤压。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1),无量纲,指数值越大,表明树体越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大,清晰直观地表达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相对竞争态势。从理论上阐明大的竞争邻体比小的竞争邻体对对象木有更大影响,不仅反映在上方的遮盖也体现在侧方的挤压中。该指数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常用的HEGYI竞争指数。在测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竞争指数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惠刚盈胡艳波赵中华袁士云刘文桢
- 关键词:单木
- 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幼龄期生长比较旺盛的3个油茶无性品系长林4号、长林166号和长林53号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林4号比长林166号更适合在高温干旱和强光合有效辐射照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整体效率比长林166号、长林53号高。生理特征分析表明,长林4号在叶片构造和叶水分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生理特征支持上述结论;长林4号在幼龄期光合特性上具有比较优良的种质优势。
- 黄义松牛德奎赵中华汪洪丽余林郭晓敏
- 关键词:油茶光合特性生理特性
-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2
- 2007年
- 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中龄油茶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油茶在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生理指标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油茶的光合特性和产量水平。施肥处理对油茶光合性能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不施肥或施过量的肥料对油茶光合性能影响均不明显,要提倡平衡施肥。
- 赵中华郭晓敏李发凯汪洪丽张斌程磊刘亮英乔婧芬
- 关键词:油茶光合生理特性平衡施肥
-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被引量:169
- 2007年
- 采用5块实地调查样地和30块模拟样地,通过基于Ripley K-函数的L-函数、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方法在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在判断的准确性方面优于L-函数;角尺度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面比L-函数和双相关函数更强,并且它能利用角尺度分布图和均值同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使其优势更加明显。
- 惠刚盈李丽赵中华党普兴
- 关键词:L-函数角尺度分析方法
- 一种确定人工林造林密度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人工林造林密度的方法,先设计模拟多种造林密度方案,然后,比较每种方案的林木潜在的生物物理扩展空间△S,当△S处于稳定时所对应的密度就是最大造林密度;△S按公式(1)计算:<Image file="DD...
- 惠刚盈张岗岗张弓乔赵中华胡艳波
- 从美国引进的七种灌木的出苗及幼苗期观测被引量:5
- 2004年
- 从美国引进伏地肤(Kochiaprostrata)、驼绒藜(CeratoidesIanata)、四翅滨藜(Atriplexcanescens)、三齿冰藜(Atriplextridentata)、内华达麻黄(Ephredranevadensis)、沙生胶兔木(Chrysothamnusnauseosusssp.turbinatus)、黑油脂木(Sarcobatusvermiculatus),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⑴伏地肤经水浸处理、四翅滨藜和内华达麻黄经层积处理后出苗率等有明显提高;⑵伏地肤系列、四翅滨藜-2和沙生胶兔木在4月下旬即可播种,而驼绒藜系列、四翅滨藜-1和黑油脂木则在5月上旬播种更适合;⑶三齿冰藜和沙生胶兔木在施肥处理的土壤上幼苗长势最好;驼绒藜系列对土壤肥力条件要求不严格;伏地肤系列、四翅滨藜系列和黑油脂木在沙质土壤更能发挥它们的生长优势;⑷伏地肤系列、四翅滨藜系列和黑油脂木地上部分生长量高于小叶锦鸡儿。
- 吴岚姚云峰李钢铁屈兴红赵中华
- 关键词:灌木引种出苗率幼苗期生长量
- 我国西北主要天然林经营模式设计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研制森林经营模式属于森林经营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将现有的、已被实践检验而富有成效的经营方法与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森林经营模式是目前天然林经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方法]将天然林经营的目标设定为保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根据现有林中大径木的多少确定经营类型,基于众多的试验结果或研究成果进行经营措施安排,期望在百年左右的时段内,通过有序调整小树拥挤度、大树均匀性、林分成层性和幼树开敞度,并进行地力维护以及结构化森林经营等技术措施,使现有天然林演变为恒续林。[结果]设计出了3大类20种经营模式,即9种针叶林(松林、云杉林)复层异龄林模式、4种栎类阔叶林模式以及7种松栎(阔)混交林模式。所设计出的天然林经营模式都包含了林分整体经营和单木经营,而在单木经营中均采用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结论]研究设计出的20个经营模式为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林保育提供了既先进又实用的技术指南,也对我国其它地区天然林经营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 惠刚盈赵中华胡艳波张弓乔刘文桢白超
- 关键词:天然林
- 吉林蛟河不同类型阔叶红松林标记二阶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阔叶红松林林分结构的标记二阶特征,探讨不同标记二阶特征函数提供的结构信息和结构形成的生态过程,为阔叶红松林保护、恢复和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蛟河4种不同类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变量双相关函数、标记双相关函数、标记变异函数、标记大小分化度和标记混交度等二阶特征函数,分析树种和林木大小分化空间特征。[结果]不同类型阔叶红松林林木分布格局差异明显,核桃楸、沙松红松林(样地A)、水曲柳红松林(样地C)和核桃楸、色木槭红松林(样地D)在一定的尺度上呈现显著聚集分布的趋势,而核桃楸、水曲柳红松林(样地B)中的林木为随机分布格局;样地A中在距离为r=0~50 m的范围内林木标记胸径趋向于小于平均胸径且相似大小林木聚集,其中,在r=0~8 m和r=13~33 m的尺度上林木胸径显著小于平均胸径,其他几类阔叶红松林仅在r小于8 m尺度内小于样地平均胸径,其它尺度上林木的胸径大小随机分布;样地B和样地C不同胸径大小的林木呈现空间上不相关的趋势,而样地D在r=0~9 m的尺度上呈现不同胸径大小的林木聚集分布;4类阔叶红松林不同大小林木的分布并非是完全随机分布的格局,样地A在r=0~21 m和r=25~33 m尺度上相似大小的林木聚集在一起,样地B和样地D分别在r=4~6 m和r=0~12 m的尺度上表现出相似大小林木显著聚集的特征,而样地C在r=0~5 m的尺度上不同大小的林木聚集分布;4类阔叶红松林内树种整体属于完全随机分布,但在一定的尺度上存在同种聚集的现象,样地A、样地B、样地C和样地D相同树种聚集的尺度范围分别为r=0~10 m,r=0~25 m,r=0~12 m和r=0~8 m。[结论]不同类型阔叶红松林标记二阶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与阔叶红松林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及干扰程度有关。标记二阶特征进一步细化了不同尺度上的树种和林木大小的分�
- 陈明辉赵中华惠刚盈惠刚盈吴相菊
-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胸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