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秋薇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痛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药效
  • 2篇镇痛
  • 2篇痛风性
  • 2篇痛风性关节炎
  • 2篇尿酸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关节炎模型
  • 2篇风性
  • 1篇多糖
  • 1篇血症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比较
  • 1篇原方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法
  • 1篇芍药

机构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谭秋薇
  • 3篇徐立
  • 2篇时乐
  • 2篇尹莲
  • 1篇潘媛

传媒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08年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多尿酸及尿酸排泄减少并在体内蓄积沉淀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慢性痛风模型—痛风性结囊肿模型及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常见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模型在时效性、稳定性和代谢途径方面还存在不足,尚无理想的动物模型问世。
谭秋薇林燕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二妙丸类方原方及经去多糖工艺处理后药效作用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二妙丸类方(二妙,三妙,四妙,全方)经去多糖工艺处理前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急性高尿酸法以及小鼠碳粒廓清法。结果经去多糖工艺处理以后,二妙丸类方的浓度得以提高,在用药剂量增加的情况下,使二妙丸类方的抗炎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其中二妙方的降尿酸作用增强,且二妙方组对非特异性免疫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结论二妙丸类方的抗炎、镇痛、降尿酸等作用与所含多糖部分无关,可以在去多糖工艺处理的基础上,围绕抗炎、镇痛、降尿酸等药理作用继续开展二妙丸类方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谭秋薇徐立尹莲潘媛
关键词:多糖抗炎镇痛降尿酸
正交设计法对芍药甘草汤主要部位群不同比例组合的药效学比较被引量:5
2007年
时乐徐立谭秋薇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正交设计法解痉镇痛
加味四妙方有效部位群抗实验性痛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方有效部位群(简称A组合)不同剂量的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刺激致小鼠扭体反应、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加味四妙方及其有效部位群不同剂量的镇痛、抗炎和降尿酸作用。结果全方在3 h处对高尿酸小鼠有一定降尿酸作用(P<0.05);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A组合大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高尿酸水平(P<0.01);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醋酸所致扭体均表现出明显抗炎和镇痛作用(P<0.01)。A组合中剂量组在1、3h能降低小鼠高尿酸水平(P<0.05,P<0.01);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小剂量组能抑制小鼠血尿酸的升高(P<0.05);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P<0.01),但未表现出镇痛作用。结论加味四妙方有效部位群代表了全方药效的物质基础,各剂量组在镇痛、降尿酸和抗炎方面有一定量效关系。
时乐徐立谭秋薇尹莲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二妙丸类方抗痛风作用物质基础研究以及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初探
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与中医的下肢“热痹证”相似.引起下肢热痹的病因,多为平素过食膏粱厚味,如过多饮酒,进食高蛋白、高糖、高嘌呤食物,以及感染、过度疲劳、精神性损伤及服用某些药物等,以致湿热内盛,下注关节经络,气血壅滞不...
谭秋薇
关键词:二妙丸抗痛风作用痛风性关节炎中药配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