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江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射洪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诊断
  • 2篇体层摄影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前臂
  • 1篇缺血坏死
  • 1篇周围型
  • 1篇周围型小肺癌
  • 1篇左前臂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小肺癌
  • 1篇脑病
  • 1篇狼疮
  • 1篇狼疮脑

机构

  • 5篇射洪县人民医...
  • 1篇射洪县中医院

作者

  • 5篇谭江
  • 4篇李安松
  • 2篇杨强弟
  • 2篇张毅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附32例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及早期肺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直径小于等于2cmSPLC29例,经临床证实3例。全部病例先行常规扫描,病灶区再行薄层或高分辨率CT扫描,21例做了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先平扫。结果32例CT均表现为单发结节,其中,实性软组织密度结节23例,中心实性周边磨玻璃密度结节5例,不均匀较低密度结节4例。病灶具有毛刺征25例,分叶征21例,胸膜凹陷征10例,血管集束征8例,棘状突起征6例,小泡征5例,支气管气相征3例,脐凹征3例,小结节堆砌征1例,高密度点条征1例。结论CT,特别是HRCT对SPLC及早期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征象出现越多肺癌的可能性越大;合理的窗技术对SPLC征象的显示有重要帮助。
谭江李安松张毅杨强弟
关键词:肺癌
CT、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CT 和MRI 两种方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 例患者均给予CT 和MRI 检测股骨头部位,比较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I 期CT 检出率显著低于MRI,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x^2=3.844,P〈0.05),结论:MRI 较CT 可以提高早期ONFH 诊断率.
谭江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MRICT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诊断(附8例报告)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评价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T表现异常。其中4例表现为双额叶、3例表现为双顶、枕叶弥漫性低密度影,以累及脑白质为主,并累及部分脑皮质及基底节区,分布对称;另1例表现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结论CT对脑部病变的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该病CT表现无特异性,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谭江李安松张毅杨强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冠心病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与诊断价值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互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后,进行CT和MRI检查。时比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和彩像学表现。结果:CT检查诊断准确率和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影像学方面表现,囊腔数目,液一液平面、病理骨折比较差异其有境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诊断中,患者使矾CT联合MIR两种方法进行检查,临场诊断价值较高。患者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无任何创伤,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谭江李安松
关键词:冠心病CT诊断MRI诊断
左前臂血管瘤合并假性Madelung畸形1例
2004年
高仕福李安松谭江
关键词:血管瘤放射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