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嘉儿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图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病变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病
  • 4篇冠状动脉病变
  • 4篇病变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电描记
  • 2篇心电描记术
  • 2篇离散度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儿童
  • 1篇导联

机构

  • 6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6篇李小英
  • 6篇谢嘉儿
  • 6篇周惠明
  • 4篇梁慧
  • 1篇陈兆鸿

传媒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585例健康儿童QT离散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2004年
目的 测定健康儿童 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离散度 (QTd)平均值。方法 对 5 85例≤ 14岁健康儿童 ,用日本光电ECG - 932 0心电图机采集 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数据 ,以 2 5mm/s的速度、10mm/mv的灵敏度和 5 0mm/s的速度、2 0mm/mv的灵敏度记录两种不同的平均波形 ,由专人测量QTmax、QTmin ,用Bazett公式校正QTcmax、QTcmin ,计算QTd(QTmax减QTmin)及QTcd(QTcmax减QTcmin) ,进行微机数理统计。结果  14岁以下儿童QTmax平均值为 319 6 7± 2 1 99ms,QTmin平均值为 2 84 2 7± 2 1 4 0ms,QTcmax平均值为 4 16 86± 2 2 4 8ms ,QTcmin平均值为 36 9 98± 2 3 5 5ms,QTd为 35 16± 11 98ms ,QTcd为 4 6 91± 15 82ms。在年龄组间与男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儿童QTd <5 0ms ,QTcd <6 0ms,与年龄、心率及性别相关均不密切。
梁慧李小英周惠明谢嘉儿
关键词:儿童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离散度测定心血管疾病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心电图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倒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周惠明李小英谢嘉儿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动态心电图心电描记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及处理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 2 87例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 7例患儿术后出现心律失常 79例次 ,发生率为 2 3.3%。包括各类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 度或 度房室传导阻滞。复杂心血管畸形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低年龄、心功能差、体外循环和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低血钾和低心排出量是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P<0 .0 1。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手术复杂程度、患者年龄、心功能、术中体外循环和阻断主动脉时间、术后低血钾和低心排出量有密切关系。术前设法改善心功能 ,术中尽量缩短体外循环和阻断主动脉时间 ,术后及时纠正低血钾和低心排出量 ,是预防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措施。
陈兆鸿李小英谢嘉儿周惠明梁慧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心律失常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的QT间期离散度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QT间期离散度 (QTd)变化对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川崎病 2 6例冠状动脉损伤组 (CAD组 )与 31例无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 (NCAD组 )患儿的QTd进行测量分析 .结果 CAD组QTd、QTcd较NCAD组显著增大 (p<0 .0 1) ;QTd≥ 4 0ms与QTcd≥ 5 0 ,预测冠状动脉损伤的敏感性分别为 90 .5 %与 91.3% ;特异性分别为 80 .6 %与 85 .3%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73.1%与 80 .1% .
李小英梁慧谢嘉儿周惠明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动态心电图在儿童川崎病并冠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病变组患儿,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标准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结果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总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病变组(p <0 .0 1) ,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 5 .5 %、95 .6 %、88.2 % .其中主要包括2 4h平均心率增高和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在儿童川崎病患儿中,建议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尤其注意与发热不相符的持续存在的窦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并结合常规心电图分析,对协助诊断冠状动脉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小英周惠明谢嘉儿梁慧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动态心电图儿童
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对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与非川崎病发热患儿及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与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进行标准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比较检查结果 ,并用卡方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崎病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川崎病发热组 (P <0 0 5〉 ,两组对照ST -T改变、Q -T间期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心电图改变比非川崎病发热患儿明显 ,其中以ST -T改变、Q -T间期延长更显著 ,对早期预测川崎病有一定的意义 ;而单独的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无明显帮助。
李小英周惠明谢嘉儿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心电描记术K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