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摆位
  • 3篇放疗
  • 3篇鼻咽
  • 3篇鼻咽癌
  • 2篇肿瘤
  • 2篇摆位技术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方法
  • 1篇等中心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咽肿瘤
  • 1篇影像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许洲莹
  • 6篇李莉萍
  • 5篇付庆国
  • 3篇周桂娥
  • 3篇陆锋
  • 3篇杨海明
  • 2篇杨超凤
  • 1篇邓烨
  • 1篇陈龙
  • 1篇李文庄
  • 1篇李春燕
  • 1篇乔德应
  • 1篇杨超风
  • 1篇梁文杰

传媒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鼻咽癌全颈前切野摆位技术的分析
2008年
目的: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全颈前切野摆位体位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寻找较为理想的体位摆位法。方法:将来3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A、B、C组,,楔形枕放置不同的体位情况下,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体位的达标率和重复率。结果:治疗前达标:A组占63%,B组占84%,C组占80%;治疗后体位变化A组占6.25%,B组占7.14%C组占22.22%。结论: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摆位过程要因人而异。通过对比B组为较理想的全颈前切治疗体位。
李莉萍周桂娥许洲莹
关键词:鼻咽癌摆位技术
鼻咽癌350例常规放疗的摆位技术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分析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原因,寻求解决摆位误差的方法。方法:摆完治疗体位放射治疗前,测量治疗室激光定位线与定位时激光线标记的吻合度。结果:在1 750人次的测量中,95%能达到治疗体位的标准,还有5%需要修正,方可进行治疗。结论:为了确保常规放疗的质量保证,定期做好各项设施的调整与校正是很必要的;放疗师的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李莉萍杨超凤周桂娥许洲莹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体位
BMI在直肠癌IGRT精准体位固定技术影响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直肠癌放疗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对体位固定技术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将40例直肠癌患者按体重指数和体位固定技术分为四组,每组各10例,分别是:A组(BMI<24、真空垫、仰卧)、B组(BMI<24、真空垫、俯卧)、C组(BMI>24、真空垫、仰卧)和D组(BMI>24、真空垫、俯卧)。利用CBCT技术获取并分析四组患者的摆位误差。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数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与B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C组与D组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C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D组有明显差异(P<0.05)。B组与C组有明显差异(P<0.05)。B组与D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任何体重指数下仰卧位放疗重复性优于俯卧位。
李莉萍陈龙付庆国邓烨陆锋许洲莹梁文杰雷应满
关键词:BMI摆位误差
鼻咽癌调强放疗安全外放边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利用Elekta iview测量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摆位误差,从而确定计划设计中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安全外放边界。方法22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采用头颈肩面罩固定,应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拍摄正侧位射野验证片1次,采用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计划系统所形成的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进行比较,记录其摆位误差,根据所测的误差数据计算CTV到PTV的外扩边界。结果22例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在各个方向上的总体系统误差分别为X轴(0.14±1.29)mm,Y轴(-0.33±1.39)mm,Z轴(0.04±1.13)mm;随机误差分别为X轴(±0.49)mm,Y轴(±0.57)mm,Z轴(±0.93)mm。根据文献CTV-PTV扩边公式MPTV=2∑+0.7δ得到X、Y、Z三个方向的外扩值分别为2.9、3.2和2.9mm。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应用我科的固定及摆位技术,CTV到PTV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安全外边界为2.9mm,在头脚方向上的安全外放边界为3.2mm是可行的。
杨超凤付庆国杨海明陆锋乔德应许洲莹
关键词:鼻咽癌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骨髓脂肪对定量CT骨密度测量值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采用放射疗法构建巴马小型猪腰椎骨髓脂肪化模型,观察骨髓脂肪变化对椎体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值的影响。方法: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头,验证组4头,正常组4头。实验组、验证组均采用放射疗法构建腰椎骨髓脂肪化模型,正常组不予干预。建模前一天与建模后第14天,所有动物行腰椎QCT和MRI IDEAL-IQ序列扫描,测量各椎体松质骨的QCT BMD值(BMD_(QCT))和骨髓脂肪分数(BMFF)。最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椎体钙含量(VCC)。结果:建模后,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验证组腰椎BMFF明显增高,BMD_(QCT)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腰椎V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建模前、后腰椎BMD_(QCT)差值(建模后BMD_(QCT)-建模前BMD_(QCT))与BMFF差值(建模后BMFF-建模前BMFF)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677,回归方程:Y=-0.921X-2.820,P<0.001,调整R^(2)=0.448,Y代表BMD_(QCT)差值,X代表BMFF差值。即腰椎BMFF每增加1%,BMD_(QCT)则减少0.921 mg/cm^(3);利用回归方程计算验证组腰椎BMD_(QCT)(校正),与正常组BMD_(Q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脂肪影响QCT BMD测量的准确性,在椎体实际骨矿物质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越高,QCT BMD值越低,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运用QCT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时需校正骨髓脂肪的影响,以提高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及骨折预测的准确性。
黄子奉李春燕许洲莹符维艳曾凡萍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骨髓
肿瘤放射治疗机房的教育教学
2021年
本文针对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在肿瘤放射治疗机房实习时存在的问题,结合放疗机房实际建立有效的带教方法和模式,着重阐述了在病人安全、工作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方面带教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
赵书学许洲莹陆显发付庆国
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实习生带教方法
肺癌呼吸门控技术放射治疗5例报告
2007年
局部晚期或晚期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根治性机会,放射治疗是该期患者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应用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疗效仍较差。影响肺癌晚期放疗疗效的因素很多,肿瘤随呼吸上下移动是其中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放射治疗方法一呼吸门控技术。
李莉萍付庆国杨海明许洲莹
关键词:肺癌CT
数据化乳腺托架在乳腺癌等中心1/4野切线技术中的应用
2007年
李莉萍付庆国杨海明陆锋许洲莹李文庄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切线野照射乳腺托架等中心术后放射治疗改良根治术
胸腹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摆位技术的体会
2008年
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渐变成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的控制,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证精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定位和重复摆位是实现3DCRT的根本措施闭。本文通过我院长期以来使用3DCRT技术治疗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目的是探讨胸腹部肿瘤定位和摆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3DCRT的摆位精确度。
李莉萍杨超风周桂娥许洲莹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摆位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