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晓芳
- 作品数:17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明党参和川明参居群分布调查被引量:3
- 2012年
- 对中国的两个单种属明党参属和川明参属居群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的15个明党参居群,四川、重庆和湖北的12个川明参居群。调查二者居群所处生境特征,并统计了现存居群大小。研究发现,前人记载的湖北兴山地区分布的明党参实为川明参,表明这两个种的分布区出现了隔离,而非交叠,并推测二者的分布与长江水系有一定关系。
- 宋春凤刘玉龙褚晓芳刘启新
- 关键词:明党参川明参
- 蓝莓叶片与抗旱性相关的解剖结构指标研究被引量:39
- 2008年
- 为用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评价蓝莓(Vaccinium spp.)的抗旱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蓝莓抗旱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测定分析了蓝莓8个品种的7项与抗旱性相关的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分别为叶片主脉直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气孔密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8个品种在每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上总体差异均为极显著。对各品种进行了两两之间的单因素多重比较,筛选出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和上表皮角质层厚度3项主要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值法对8个品种的抗旱性大小排序为:园蓝>阳光蓝>梯芙蓝>灿烂>密斯黛>南月>布里吉塔>蓝鸟。
- 张德巧徐增莱褚晓芳姜燕琴於虹
- 关键词:蓝莓叶片解剖结构抗旱性
- 江苏省湿地被子植物新记录
- 2023年
-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发现江苏省湿地被子植物新记录7种1变种,分别为北美黄亚麻Linum medium(Planch.)Britton、毛龙葵Solanum sarrachoides Sendtn.、断节莎Cyperus odoratus L.、疣果飘拂草Fimbristylis dipsacea var.verrucifera(Maxim.)T.Koyama、海边月见草Oenothera drummondii Hook.、细花丁香蓼Ludwigia perennis L.、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L.)Lam.、水茫草Limosella aquatica L.,其中水茫草属Limosella L.为江苏省新记录属,北美黄亚麻、毛龙葵、断节莎和海边月见草4个种为江苏省外来归化植物新记录。凭证标本保存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
- 褚晓芳崔键董晓宇顾子霞姚东瑞梁珆硕
- 关键词:湿地被子植物
- 伞形科东当归的果实形态和解剖结构被引量:8
- 2007年
- 对伞形科(Apiaceae)当归属(Angelica L.)东当归〔A.acutiloba(Sieb.et Zucc.)Kitag.〕的分生果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了全面观察。该种分生果的外观呈倒椭圆状长卵形,有三角状萼齿,果棱、棱槽和腹面表面均有黄白色斑点。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外果皮终止于果棱顶端的腹面处,合生面宽阔,外果皮和中果皮细胞中有大量淡黄色晶体,油管在棱槽和合生面处连续分布等。东当归的这些果实形态及解剖结构明显不同于当归属的其他种类,其分类地位有待重新探讨。
- 褚晓芳刘启新
- 关键词:东当归
- 中国植物标本馆数字化发展的缩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被引量:4
- 2022年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 刘启新褚晓芳董晓宇惠红周义峰
- 关键词:植物标本
- 南方高丛蓝浆果‘南月’实生后代果实特性的变异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对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实生后代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种子数、果色、口感以及蒂痕类型等果实特征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月’实生后代的单果质量为0.64~2.15g,果实横径为10.0~16.4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1%-15.8%,其中有37%的单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0%以上;单果种子数为3~93粒,有18%的单株单果种子数小于25粒;果实颜色以蓝紫色和黑蓝紫色为主,比例分别为50%和42%;果实口感以中等和好2个等级为主,比例分别为50%和40%。在对果实的主要特征和经济性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21个‘南月’实生后代优良单株。
- 张德巧於虹姜燕琴褚晓芳
- 关键词:实生后代果实特性
- 中国伞形科前胡族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其分属价值
- 由于扫描电镜应用于伞形科分类群的研究,果实表面的微形态特征能够得到详尽的观察了解,但是至今为止研究的属种并不多。我国伞形科属种较多,有100属600余种,但是对于该科主要分类依据的果实性状,很少或几乎没有开展过这方面的研...
- 褚晓芳刘启新惠红
- 关键词:微形态特征分类群伞形科
- 我国伞形科药食两用性芳香蔬用植物及其经济价值
- 伞形科(Apiaceae)是被子植物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科,约270属2 800余种,广布于北温带至热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区.中国约有伞形科植物100属610余种,产全国各地,以西部为最多.伞形科植物在食用、药用、香料等方面...
- 褚晓芳刘启新
- 关键词:伞形科物种资源
- 明党参花后果实发育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被引量:6
- 2010年
- 中国特有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花后果实发育过程可分为幼果、中果和熟果3个发育阶段,后两个阶段可分别划分为3个时期。正常成熟的明党参果实为2个分生果完全分离并悬垂的双悬果,属于伞形科中果体轻度背腹压扁、无果棱的类型,并雏形于幼果阶段、成形于中果阶段、完成于熟果阶段;果实中的2个分生果有时有不均等发育现象。花柱及花柱基伴随果体发育并宿存于果体,形成果体与花柱基-花柱的复合体。随果体的增大,果体形状由最初的近陀螺形发育为双肾状长圆形;果棱在幼果和中果阶段时可见,至成熟阶段消失;熟果初期棱槽油管可呈现明显的横隔样结构;果体颜色由幼果期的深绿色变为中果后期的浅绿色,完全成熟时呈褐色或黑棕色。花柱分叉角度从幼果期的60°-90°增大至中果阶段的90°-220°,成熟阶段大于220°;花柱基由圆锥形变为圆台状;幼果、中果和熟果阶段花柱基高度与果体长度的比值分别为1.0-0.8、0.8-0.1和小于0.1。花柱分叉角度和花柱基高度与果体长度的比值可作为判断明党参果实发育程度和阶段的重要标志。
- 刘玉龙刘启新宋春凤褚晓芳王珂李美芝
- 关键词:伞形科明党参果实发育
- 福建省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首次发现了福建省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分别为齿鳞草(Lathraea japonica Miq.)、无翅参薯(Dioscorea exalata C.T.Ting&M.C.Chang)、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岳麓紫菀(Aster sinianus Hand.-Mazz.)、东方藨草(Scirpus orientalis Ohwi)和少花紫珠(Callicarpa pauciflora Chun ex H.T.Chang),其中齿鳞草所在的齿鳞草属(Lathraea L.)为福建新记录属。上述新记录的凭证标本存放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
- 顾子霞董晓宇梁珆硕褚晓芳张明霞汪琼